草花石品鉴网

武夷岩茶老茶客的困惑:老丛水仙与肉桂的品质解析

07-28

武夷岩茶老茶客的困惑:老丛水仙与肉桂的品质解析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位老茶客,有点困惑。

老感觉现在喝的肉桂不如以前了。原来还能耐心地冲泡个六七水,现在都喝不到三冲就倒了。

而且,这不是个案,喝谁家的茶,都一个样。

我问她,是觉得肉桂不耐泡了,还是对肉桂这个品种审美疲劳了?

她也没法具体说原因,毕竟前前后后喝的不止一款肉桂,有耐泡的也有不耐泡的。

我又问道,是不是移情别恋到别的茶上了?

她说,把老丛水仙与肉桂放一起,觉得老丛能将就着多喝几水,肉桂就不行。

她叹气道,怀疑自己喝岩茶的阶段和状态是不是进入“返祖”期了。

其实,喝了多年武夷岩茶的老茶友有这种感受,在当下的岩茶圈子里,极为正常。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

《2》

当下岩茶江湖里肉桂的状态,用一个成语形容,叫做“五花八门”。

拿黄观音、瑞香拼的有之;其他高香品种拼的有之;直接把小品种拿来当肉桂卖的亦有之。

山场的标注则更加随性,各种坑、涧名随意填写,外山蒙混正岩的肉桂比比皆是,就算正岩的也不一定纯,有可能用了高山茶拼配其间。

工艺就更不用说了,故意嫩采的,有意加重发酵的......是以,没做好的肉桂也占了大半壁江山,还有些科技与狠活掺杂着。

肉桂这样一款岩茶里的明星品种,硬生生地被玩坏了。

是以,好多某薯来的茶友反映,他们在网上买到的肉桂,有的竟然“活”不过三冲。

比如拿小品种去拼配肉桂,喝起来香气就比肉桂要妖艳很多。

但若是工艺不佳、拼得不好,就会出一些奇怪的浊香,黏腻感十足的香气就像中年油腻男子,喝个两水就会反胃。

有些拼配更是无下限,把生熟不同、发酵不同、火功不同的茶拼一起,喝起来不仅香气怪,还会让肠胃感到不适。

这只能怪肉桂的圈子太卷了,茶农要想让自家的肉桂出圈,肯定要另辟蹊径。

这才会出现各种天马行空的思路,付诸实践之后,整出了一堆四不像肉桂——

香不香,臭不臭,青不青,熟不熟。

一冲泡,竟然熬不过三水。

《3》

外山肉桂就更不用说了,耐泡度严重不足,强撑到四水就彻底滑坡。

对于常喝肉桂的人,口腔和味蕾已经形成了对浓厚、冲击感的肌肉记忆。

外山茶本来就滋味寡淡,三水后更是空洞无力,从一开始就让他们提不起兴趣。

如果这位茶友喝到的肉桂都没有以上那些问题,那么审美疲劳应该是一大原因。

哪怕再喜欢某种美食,也经不起天天吃、顿顿吃。

况且肉桂的香气虽比不起高香品种,却也不差,浓郁的香气一开始会让人上头,久了以后多少都会有些腻烦。

老丛水仙,在香气、滋味的表现上,与肉桂就有明显的区分。

老丛的香气一般以木质、粽叶香为主,质朴无华,贴近山野的原始之味。

别看它香气上无大起大落,滋味感却不逊于肉桂。

喝起来,茶汤像米汤一般,有粮食谷物填充的饱满扎实之感,虽绵柔,却于水底暗藏力量,回甘生津迅猛持久。

眼肉桂比起来,算是极富后劲的力量型选手。

《4》

从茶友们对老丛和肉桂迥然两异的态度,可以看出当下岩茶市场的一些风向。

在口感方面,岩茶友们,开始从求香过渡到重水了。

从派别上来说,肉桂代表香气的一派,水仙则代表滋味和水感的一派。肉桂的表现更偏表象的初浅的一个层级,老丛水仙则是精神内在的一种追求。

从喝香到喝水感,是喝岩茶水平的一次升级。

从这一刻开始,大家在喝茶时,不再流于香气和外表,而开始注意到内在和底蕴。审美的提升,终归是品味和精神追求以及文化层级的提升。

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般。

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老丛比肉桂要宗正。

肉桂的造假成本低,随便有些香的茶,都能糊弄成肉桂。

到时候茶客有质疑,就整一套“特殊工艺、特殊山场”的说辞,也能搪塞过去。

可老丛就很难找到替代品了。

树龄够不够,丛味的表现摆在那里。

总不能拿新丛水仙去冒充老丛吧,充其量也得是高丛,喝起来丛味弱一些,好歹有丛味呀;更不能拿别的品种来蒙混吧,水仙的特征还是相当好抓的。

不比肉桂能生造出各种香来,老丛水仙要么就兰底丛香的,要么就纯丛香的,整不出那么多妖娥子来。

所以茶友喝到老丛时,哪怕树龄短一些,倒也能将就,可不像样的肉桂就多了去了,不好喝就三冲倒。

《5》

茶友有了疑惑,大可不必完全把问题往自己的身上揽。

这些喝茶体验,其实反映的未尝不是武夷岩茶的“尴尬期”。

当大家都在自私盲目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岩茶的品质不断下滑。

市面上越来越混乱离谱的岩茶产品,只会让茶客们逐渐对岩茶失去信心和好感。

不好卖时,该卷的不是销售方式,而是产品的品质与服务的态度。

只有品质得到提升,只有稳定地输出品质,才会赢回市场的信任与眷顾。

良好的喝茶体验,比打多少折都更具吸引力。

难道武夷山人,要把市场让回给普洱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宠物的种类大全

篆刻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