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石的赏玩于唐诗宋词的渲染之中诞生,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在赏石理念上深受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的影响。
昆石,其质色如玉、形神空灵、题名如诗、布局深远,古朴不失精致,内敛而不失张扬,若水性之婉约,若女性之阴柔。
空灵的意蕴
昆石,云头雨脚、玲珑剔透、天然成窍,符合古人“瘦、皱、漏、透”的赏石理念。
其色洁白,玉洁冰清、典雅幽静,具有素雅之美;
其质温润,细腻均匀、敦厚温泽,具有玉质之感;
其形天成,玲珑多窍、如梦如幻,富有空灵之韵。
昆石中的雪花峰,温润如玉,晶莹洁白,如雪花般纤细精巧,玲珑剔透,似在峰峦峻秀的山脉上落有层层叠叠的朵朵雪花;
鸡骨峰,玉质感强,洁白细腻,遍体窍孔,由许多薄如鸡骨的半透明石片组成。
二者皆以其外在的“质、色、形”来表现其内在的“清、雅、古”,营造出空灵婉约、宁静致远的意蕴。
诗意的题名
昆石极少象形,多为似山似峰之态,故而人们很难就其形象来命名。
古时,昆石题名多为当时著名文人雅士品赏命名,且这些文人雅士多摘取诗词中的雅句,蕴含诗情画意,并托石寄情、借石言志,意境深远,提升了昆石的赏玩品位。
亭林园中的《春云出岫》《秋水横波》据载为明代的大型昆石,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古代昆石题名的代表。
《春云出岫》上部若流动着的云,而云朵聚积之处又隐约地显露出一座峰峦来,恰似“云无心以出岫”之舒卷悠悠,闲逸缥缈。
《秋水横波》的纹理如秋水碧波荡漾,水波反卷,潺潺于丘壑之间,若“一寸波剪秋水”之潋滟旖旎。
现代人继承了古代文人雅士对昆石的情结,在昆石命名时,亦喜欢请文人学者为其命名,力求题名的立意贴切、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如“武陵琼阁”、“高山景行”、“昆仑风骨”、“壁立千仞”等,亦借鉴了诗词曲赋,赋予了昆石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凝练了昆石赏玩的主旨,陶冶了赏石者的情操。
文人的情愫
包裹于红山泥中的昆石有着高洁、朴素的品性。南宋诗人范成大赞昆石曰:“蝉脱泥涂,同于绝俗。直于高节,此君之独”。
孔传为《云林石谱》作序云:“圣人尝曰仁者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盖所谓静而寿者”。
昆石之形即多为似山似峰形,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旨趣,与古人的恋山情结、山林情愫、隐逸心态相契合。
昆石作为石供,置于书案桌几处,并配以菖蒲、幽竹,是历代文人骚客的雅趣。
南宋陆游在《菖蒲》中描写其所植之“雁山菖蒲昆石”为“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值”;明代周子谅《菖蒲诗》写其桌案前的昆石与菖蒲为:“昆山石筍瘦如龙,银沙九节种春丛。”
古人的昆石赏玩追求“雅致”、“多元”的审美享受;现代昆石鉴赏继承了传统赏石的“瘦、皱、漏、透”理念,又从形、质、色、纹的角度对昆石进行赏析,可谓继往开来,兼容并蓄。
图文源自:《宝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