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闻香,能辨茶。
很多时候,那些劣质烂茶的曝光,不是被“喝出来”的。
而是提前“闻出来”的。
每次,拿到一款陌生的茶。
在没有拆开包装,看到实物前,任谁的心底都没底。
看过干茶实物,能将那些货不对等、用料粗糙、原料不一致的问题劣茶,快速筛出。
但这时,还不能正式下定论,要多闻几遍干茶发散出来的气息。
彼时,凭借直觉本能,能快速分出好坏。
碰上那些气味古怪难闻的茶叶,不用多说,这背后必然有猫腻。
再接下来,也犯不着以身涉险。
明知道面前的“怪味茶”,品质恶劣,就不必再冒险尝试了。
闻气味,是有效辨别茶叶好坏的靠谱方法。
这篇且来盘点一番,6种常见的劣质茶气味。
日后一旦在茶桌上碰到这些怪味茶,可别随便继续喝!
《2》
一、泥土味熟普。
网上看到有人吐槽他刚买的一饼熟普。
“现在入冬降温了,听了别人的建议,买了饼熟茶回家准备煮茶。”
“第一次买这种黑不溜秋的茶,也没什么经验,为啥打开一闻就是一股泥土味?这是工艺造成的吗?还能不能喝?”
如果没猜错,对方遇到的熟普,是不当渥堆发酵的产物。
这里提到的泥土味,有点腥,有点酸,还有些潮湿发闷的气味。
一闻,就让人十分不适。
类似雨季的果园,残缺的次果,被雨水打落后,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股由泥土与腐烂果实混合的气味,怪异不堪!
熟茶在渥堆加工期间,如果工艺水平不过关,堆积发酵时间太长,或者是室内温度太高。
在持续潮湿的状态下,容易引起杂菌滋生,分解破坏茶味物质。
造成一系列古怪难闻的气息,陆续生成。
这样的泥土味劣质熟普,后期哪怕提前透气醒茶,也改变不了本质,不喝为好!
二、香精味花茶。
茉莉花茶,以香出名。
但高端花茶的香气,闻着是很清新雅致的。
缕缕天然茉莉花香,幽香持久。
用盖碗泡着喝,哪怕连泡多次,那股香味在汤水里,依旧清晰浮现。
然而,低端劣质花茶的香气,往往香得很劣质。
隔着包装,就能闻到冲鼻花香。
那股子浓浓的花香,像极了劣质香水、劣质香薰的气味。
乍一闻,特别香。
但多闻两下,鼻子立马觉得不适,过于冲鼻刺激,闻久了还发腻。
碰到那些价格只要几十块一大包,标价特别便宜,但花香却无比浓重的花茶时,大家可要多留心。
在这当中的“花香”,肯定不是用天然新鲜茉莉花窨制出来的,而是走捷径,加入食用香精提香罢了。
等到实际泡开后,泡不到两冲、三冲,香气立马减弱。
这种香气发冲的香精味花茶,说实话,品质格调并不高!
三、沤烂味小青柑。
沤烂味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股植物系腐败腐烂气息。
像那些飘进下水道的枯枝落叶,凑近闻,一股沤臭味。
也像闷在包装袋好长一段时间,直到腐烂发臭才打开发现的变质生鲜水果。
那股又闷、又沤、又臭的气息,别提有多难闻!
日常买茶,很多茶友都听过这样的说法,称网上的小青柑不能随便买。
其实,舍得用好材料,并且制茶操作到位,规范生产,里外彻底烘干透彻的高品质小青柑,作为创新茶的代表,本身并没有错。
但可惜,市面上品质过得去的小青柑,数量太少。
将青柑的柑肉掏空后,只留下空囊快速烘一遍。
再逐一往里添入细碎茶叶(熟普为主)后,再加上原本的柑盖。
整体二合一后,再一起烘干。
这时存在一个工艺难点。
在保留茶叶品质的同时,隔着青柑将里面的茶叶彻底烘透,非常难。
那些跟风加入,大量粗制生产出来的劣质小青柑,往往只是外表的果皮烘干,但茶叶没烘透。
放久之后,自然是一股沤烂、沤臭的气味。
闻到这股难闻怪味,哪里还会有喝茶兴趣?!
四、酸馊味红茶。
买红茶,最怕遇到发酸的变味茶。
酸味,在劣质红茶里很常见。
这还得从红茶的制茶工艺说起。
除了红碎茶外,市面上常见的红茶,以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为主。
新鲜采回来的茶青,一旦在萎凋的时候,闷堆过久。
又或者,鲜叶堆放太厚,让底部大量茶叶得不到透气。
很容易引起酸涩味的出现。
到了静置发酵环境,期间的温度、湿度、以及发酵时间长短等,也要根据每款茶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要是工艺不到位,让一款红茶待在又闷又热的环境下,持续发酵。
此时,很容易引起内在茶味的酸败变味。
等发酵结束,整堆茶都开始发酸!
哪怕后期通过烘干,能暂时从表面将这股刺激的闷酸气味压下来。
但泡茶时,沸水一冲,这股怪异的酸味又会浮现。
碰到这类酸味明显的红茶,很显然不能随便买,随便信!
五、焦糊味岩茶。
听很多新茶友,“抱怨”过他们对岩茶的不满。
“大红袍有什么好喝的,一股焦苦味。”
“喝了几次岩茶,感觉水仙肉桂没啥差别,都是一股被烧焦的味道。”
且慢,大家先别急着一概否定全部岩茶。
因为,这种带焦糊味的茶,属于典型劣质烂茶。
是焙火操作不当,将茶叶彻底焙焦后,才会形成的怪味。
不然,正常焙火的岩茶,哪怕是足火茶,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剪开泡袋,凑近去闻干茶。
里面发散出来的,也是清晰馥郁的焦糖香、烤瓜子香、烤坚果香等。
那是茶叶当中的植物蛋白,在高温焙火时,发生美拉德反应转变出现的香气。
而焙焦的岩茶,不仅茶香受损,香气消失,连茶味也一概“化成空”。
内在茶味焙空,泡开后,茶味很薄,汤中只剩下焦苦刺激味,毫无香醇柔滑体验。
遇到这种焙焦的茶,当然不能继续喝!
六、巧克力味白毫银针。
圈内一直都有这样的观点。
称,巧克力味老银针,很稀有难得。
其实,这是假的。
因为,所谓的巧克力味,不过是白毫银针内部受潮后,慢慢演变出来的怪味道。
要是不相信,亲自做一个小实验。
取一小包本身毫无巧克力味的正常白毫银针新茶,敞开包装。
暂时不做任何密封防潮处理,放任干茶暴露在空气里。
持续短短几个月后,再绑紧袋口密封,隔上一段时间,内部受潮的白毫银针,立马会发散出闷闷的巧克力味。
闻起来,就像放坏的巧克力豆,一点也不清爽好闻。
遇到这样的变味银针,不能随便轻易相信。
正常的老银针,稻谷香、药香馥郁,怎是这股又闷又怪异的巧克力味可以比拟?
《3》
不论一款茶,名头听着多响亮。
也不论当初买茶时,价值几何。
一旦变质变味,最好不喝。
因为,那些发散出怪味杂味的问题茶,没有任何品质保障。
哪怕强忍不适,将它们泡开喝下。
最终难受的还是自己。
喝茶,本身就是为了悦己。
馥郁灵动的茶香,才能增加品茶愉悦感。
那些发酸发闷的怪味茶,既扫兴,又破坏喝茶心情。
继续再留下去,又有何意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