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翠冷双绝出顾渚:一种独特的茶文化

04-03

翠冷双绝出顾渚:一种独特的茶文化

咱们中国啊,有一本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它就是唐代陆羽写的《茶经》。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湖北天门人,他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的。三岁时就被自己的爹娘遗弃,成了孤儿,后被寺庙的僧人收养。陆羽这个名字是收养他的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的。九岁的时候,那个师傅想让他出家,小陆羽不喜欢在寺庙里生活,他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由拒绝了。然后就跑到外面的戏班子里谋生。为了避安史之乱,又去了湖州。在那里,他得到了命中贵人诗僧皎然跟颜真卿的相助,尤其是是皎然,陆羽茶经的很多理念都是源于皎然。

皎然(720—792),俗姓谢,长兴人,是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皎然比陆羽大十三岁,跟陆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皎然在顾渚山有自己的茶园,为陆羽学习跟熟悉顾渚紫笋茶提供了很大帮助。皎然死后,安葬在湖州杼山,陆羽死后,亦同葬杼山。

陆羽一生未娶,把他自己全投入到了对茶的研究当中,整天穿山访茶,乐此不疲。皇甫冉写过一首《送陆鸿渐采茶》,把陆羽醉心茶研究的日常生活描绘得野趣盎然:”采茶非采菜,远远上层涯。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在顾渚山里,陆羽以顾渚紫笋为蓝本,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这就是顾渚紫笋茶的真实写照。所以我跟跟朋友们说,不喝顾渚紫笋,您是不能完全读懂《茶经》的。 我自己每年都要到顾渚,先在大唐贡茶院(历史上第一座国营茶厂)祭拜陆羽,再到山中访茶、做茶,制我自己绿茶三兄妹的大哥“金石冽”。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著有《金石录》一书,其中整理的《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碑刻云:“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它境,可献荐于上”。顾渚紫笋从唐朝的广德年间开始进贡,是历史上最长的贡茶,历经876年。

顾渚紫笋的产地顾渚山,海拔355米,属水口乡顾渚村。水口乡就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城西北,与苏、皖交界,三面环山,东临太湖。去过的朋友都知道,那儿真的是山清溪秀,云雾缭绕,修竹茂林,青苔覆地,是难得的好茶山。你说顾渚山有多神奇吧,茶圣陆羽、茶神裴汶、茶仙卢仝三这位茶界的大仙都与顾渚山有着枕石之情。喜茶的人有谁不知道《茶经》、《茶述》的,又有谁不会背诵“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 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当时的文化名人也常聚湖州,774年(唐大历九年)三月,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朋友潘述家的“竹山堂”中邀请了陆羽、皎然、李萼、陆士修、韦介等十九位名士聚会饮宴。您看,陆羽是茶学的祖师爷,李萼是安史之乱中的名臣,皎然就更不用说了,是陆羽的师傅。用现在的话来讲,这在当时是最高规格的文化名人沙龙了。席间吟诗,每人依次各作两句,相联成篇,由颜真卿书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文化名句帖--《竹山堂连句》。真迹现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去过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朋友应该见到过这个帖子。陆龟蒙在唐朝末年也隐居在长兴,在顾渚置办茶园,与皮日休作诗唱和,留下著名的茶诗《茶中杂咏》跟《奉和袭美茶具十咏》。顾渚山真称得上是中国茶文化的活水源头。

顾渚有两艳,一是贡茶-顾渚紫笋茶,二是贡泉-金沙泉水,二者绝配。正应了明朝田艺蘅在他的《煮泉小品》里写的“鸿渐有云 :“烹茶于所产处无不佳,盖水土之宜也 ”此诚妙论”之言。

顾渚紫笋茶,芽头茁壮高挺,绿叶披卷,芽头比叶子要长出一些。大家要知道顾渚紫笋的紫色,只是表现在野生茶新长出的笋样芽头上,后出的叶片是不带紫色的。它的紫色不同于一般茶叶因花青素含量高而导致的紫色,它的紫色是淡淡的紫色,是品种特征。

金沙泉的特点是水质清冷、甘爽,用来烹煮紫笋茶,茶汤清冽,鲜香扑鼻,入口隽永,茶泉交融,相得益彰。清《长兴县志》记:“顾渚贡茶院侧,有碧泉涌沙,灿如金星”。故而得名金沙泉。过去在唐朝清明前,官府会用特制的银瓶盛金沙泉专程送长安进贡。《新唐书·地理志》:“湖州金沙泉以贡”。中唐诗人杜牧就此写道:“泉濑金沙涌,芽茶紫壁截”,可见紫笋茶和金沙泉堪称绝配。

明前的顾渚山中,游鱼浅戏,山鸟清鸣。我用橄榄炭起火,煮金沙泉水,瀹紫笋茶,枪旗舒展,伫立杯中。饮来如啜甘露,入体却又有金石之气,这一阴一阳两种茶感的存在是其它茶类所没有的,非常特殊。不饮此茶,难以体会。

曾经翠冷双绝艳,今到顾渚再品尝。生之大幸!

南京雨花茶功效

佛珠手串一般多少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