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西岳华山新发现摩崖石刻揭秘古人的字迹奥秘!

07-26

西岳华山新发现摩崖石刻揭秘古人的字迹奥秘!

导语

华山作为中国的圣山之一,其盛名相信无人不知,而峻峭的山峰上是不是也布满了古代先贤们留下的遗迹呢?

日前,华山景区宣布进行了一项为期一年的石刻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共计统计建档石刻在739处,比起第三次文物普查来多出了137处,其中最早的一块石刻是北宋元祐三年的作品。

摩崖石刻上的书法造型多种多样,有篆书、也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都是古代名家留下的墨宝。

此次调查研究团队建立了一套关于电子信息档案和石刻病害信息库,希望能从此为后人留下重要的资料。

摩崖石刻成书法杰作。

华山上的石刻最早诞生于秦汉时期兵马俑建设的时代,大约相隔了千余年,统计第一次文物普查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来看,历史上确实出现了一些石刻的消失,因此为了保护和保存好这些石刻,华山管理部门便决定进行第四次调查。

作为石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摩崖石刻凭借其独特的石刻背景和书法艺术,成为千古壁一帖的古代书法艺术珍品。

石刻书法的演进经历了从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再到草书几个阶段,其中最早的篆书是春秋至战国时期的产物,流行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字体扁平挺括,仿佛都是方方正正的图章,故被称为篆体。

隶书则是汉字发展到汉代后期的一种文字书体,字体间的笔画平缓绵长,楷书则是从汉代自隶书演变而来。

行书则是书法飞跃的阶段,笔略变粗,线条在写之前有些虚飘飞,因此被称作行书,而草书可谓是书法走向极致。

在创作上,古代书法家大多在山水、高峰和溪水等地方的石壁上用巨大的笔为世人留下了自己的笔触。

从此次华山摩崖石刻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石刻在华山几乎无处不在,尤以最主要的华山主景区和附属区域为主,只要是垂直于地面大于20°小于90°的地方,记载着的都有可能是古代先贤留下的痕迹。

此次对这些石刻的调研工作主要是对其进行重新编号。

研究报告将进行电子化。

一方面是为了对照第四次文物普查标准重新对石刻进行统一编号,另一方面是为了建立遗产的电子档案库。

石刻之多着实让人瞠目结舌,不仅有石壁石刻,还有一些雕刻在岩石里的字体,甚至还有些石刻遗迹没有经过修复,形成了许多石缝字,在人们眼里更具有古韵。

调研团队将这些石刻的基本信息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尺寸、倾角、方位是最基本的三个信息,另外还有保存现状和病害情况。

保存现状主要包括防护与破坏,而病害情况则分为机械性病害,例如断面、开裂、空鼓等,另外还有非机械性病害,易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对每一块石刻上的文字进行了详细记录,为后来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这些电子化的信息还可以用于后续的文化遗产调查,非常受用。

摩崖石刻背后故事多。

第四次文物普查中的石刻大多年代都比较古老,那么,比如一块也比如一百块,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石刻早在秦汉时期是流行的,但是最终作品的产生要到隋唐时期。

比如华山上最古老的一块石刻,它的题字原本是“毘沙门天王”四个大字,意思是警示人们不要造恶之事,经过华山石刻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小组的研究,发现这块石刻的作品年代并不早。

后经过李虎教授的研究,发现这块石刻上的题字是北宋时期所留下的,恰逢是北宋元祐三年的作品,所以被盖了一层唐代的假证,依照北宋元祐三年的年代,该石刻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继而又有一块石刻上刻有大篆“大易九年”四个大字,该作品的确切书写年代也是北宋时期,这依据背后树叶上“绣平仓”四个字的痕迹并对书法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校对。

在历史上,大概只有这个年代的人才会在树叶上写字,因此石刻上的年代才有参考性。

此外,还有一些石刻上刻有像山神、地藏王、弥勒佛等佛教造像,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

佛教是秦汉时期就传入到我国来的,尤以西方为多,因此华山上保存的佛教石刻的造像有很多,有些已经风化殆尽。

这些造像中最著名的是地藏王造像,秦汉时期对地藏王的信仰非常普遍,其实地藏王是佛教中一个地狱中的神灵,人们相信地藏王是冥王地藏在寂静的背景下救助众生的化身,所以人们在家里都会供奉地藏王的画像或者造像。

因此地藏王的造像在石刻中非常常见,而且它的特征是冥冥的低着头,口里含着一块小石头,而耳朵上有耳环,身上穿着一件法衣,手里握着一个钵,所以这些特征在古人看来对地狱有着象征意义。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档案库的建立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石刻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希望我国能够通过这些书法和造像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和佛教文化的脉络,同时还可以通过此了解古代的种种风俗习惯。

因此石刻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崖柏手串价格多少钱

黄玉价格多少钱一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