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清朝珐琅瓷与粉彩:无价之宝,每一件都是艺术品

04-01

清朝珐琅瓷与粉彩:无价之宝,每一件都是艺术品

陶瓷是我国的重要发明。而珐琅彩工艺是15世纪中叶由欧洲传入我国的,在清朝成为皇家垄断的工艺。尤其在雍正年间,雍正皇帝亲自下旨命令专人督办。在中国的绘画基础上,结合珐琅彩的颜色特性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达到了巅峰状态。因此民间没有留存,现在我们看到的都是清朝皇室的文物。

以下几件均收藏与国家博物馆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现场实地参观。

1.珐琅彩竹菊鹌鹑图瓶

乾隆年间。

尺寸:高19.5厘米,口径5.55厘米,腹径10.6厘米,底径6.2厘米。

简介:此瓶盘口,短颈圆肩,肩以下渐渐收敛,圈足。胎质莹白如雪,釉色光润柔和。器身用珐琅彩画鹌鹑、湖石,辅以翠竹、花卉等,寓意“长治久安”。底有蓝料双栏篆书“乾隆年制”四字,造型端庄秀巧,图案温润柔丽,堪称乾隆朝珐琅彩的代表作。

2.珐琅彩人物瓶

乾隆年间。

尺寸:高18.8厘米,口径4.25厘米,足径7.5厘米。

简介:敞口外撇,长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部饰黄地珐琅彩云龙纹,辅以绿彩、红彩缠枝花卉,龙身下饰海水纹。腹部上下环绕如意纹,中部描绘两人坐于庭院石旁读书的景象。造型端庄秀巧,发色温润柔丽,图案以工笔描画,细腻生动,在人物图样珐琅彩瓷器中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3.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康熙年间。

尺寸:高7.5厘米,口径14.7厘米。

简介:直口,弧腹,圈足。珐琅彩瓷始于清代康熙,制作方法是由景德镇烧成素胎碗,碗内及底足施白釉,碗外留涩胎。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然后在红炉中烘烤而成。此碗口沿及底足边沿均有一条阴文细线,系施高温白釉和低温蓝釉的标志线。底落“康熙御制”胭脂水料双方框四字款。


4.粉彩旋转瓶

乾隆年间。

尺寸:高24.6厘米、

简介:敞口外撇,长颈,鼓腹,圈足外撇。颈内罩绿釉,颈外与底座主要部分饰黄地粉彩,以胭脂红、矾红、蓝彩和绿彩装饰花卉、蝙蝠和蕉叶纹。腹部三处圆形开光镂雕云龙纹,以胭脂红描绘龙身,从镂空处可见瓶内心所绘图案。底有矾红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器为乾隆时期新创,颈、腹、座分别烧制后组合而成,内心与底座粘烧在一起,套于腹部之内。颈、腹可以绕内心作360度旋转,故名“转心瓶”。各部分可拆可装,造型复杂,工艺精巧,为乾隆时期高超制瓷技术的典型代表。

5.粉彩八仙人物图瓶

乾隆年间。

尺寸:高43.8厘米,口径13.6厘米,底径16.1厘米。

简介:通体呈八角形,盘口,长颈丰肩,腹部往下略收,高圈足外撇。通体分六段制成后黏接成型,并巧妙地以六接痕为界堆贴成规整的曲线,自上至下有六组粉彩纹饰。腹部主体部分八面开光,用粉彩描绘八仙过海图,依次为骑驴的张果老、持花篮的蓝采和、握阴阳板的曹国舅、背剑的吕洞宾、摇扇的汉钟离、策杖的铁拐李、吹箫的韩湘子、捧仙桃的何仙姑。人物姿态各异,曲尽其致,其余部分纹饰皆描绘锦地,缀以寿字、莲花、魑纹、蝙蝠等吉祥图案。自口至底还有六组蓝料回纹。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器不仅人物形象细腻生动,周围辅助纹样也精致入微,为乾隆粉彩瓷器的极精之作。

懂行的读者评论区可以讲解一下,哪一个是最精美的?


天然天珠和人工天珠的区别

铜镜鉴定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