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布,战国晚期由赵国所铸的一种布币,由圆足布演化而来,因布首和两圆足有空而得名。其分为两种形制,面铭文纪地,背纪值“十二铢”和“一两”,形制“铢小”、“两大”,周边有廓,主铸材质青铜。因早前发现极为稀罕,民国时期即定极珍稀而名声显赫,闻之如雷贯耳,后来得授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长期以来盛名不衰,价值亦至百万以上。
根据历谱所载和披露,三孔布面铭文有多种,同面文分别又有“十二铢”和“一两”二种纪值。曾有文述及其面文达三十余种之多,然,入谱记载的不超其十。而根据后世发现来看,有的铭文极其罕见,实物甚至未有公展披露过。
由于三孔布是为古泉大珍级别,历来也是仿品重灾区,真真假假常常让人迷惑不已。而根据后世发现来看,真品者,其似乎又有初铸足料品和后铸减重品,对于此尚未见历来泉家有过研判乃至细述。
这种没有详尽研判的情况,原因主要在于各铭文者所出甚罕,难有不同样品对照比较研判。我们通常见到的三相一材过关者,其背“一两”的重量均在20克以内,背“十二铢”则在十克左右。这种情况似乎已成定论。
然而,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根据愚的三孔布收藏来看,曾猎获过重量超过常见品的厚重之品,三相一材均无问题,似为愚前面所指的“初铸”品,迄今为止未见公开披露,可谓相当的罕见,未曾披露。时至今日,天时地利人和,特将其中一品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以飨泉界,以证其实。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阳湔(jian)二字,背“一两”二字,皆篆书书体(其中“湔”字的释读,过去有多种字意读法,后由著名古文字学家李家浩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释读为“湔”字,故此采信之。至于详细考证解读在此不再复述。而铭文为“阳湔”的三孔布,早前主流泉谱不载,至今仍然极为罕少。)续观其字,笔划纤细如针,清晰有加,整体书意古朴率真,笔划自然而流畅。毫无疑问,品文识书,其字彰显一种初铸品之品质,也是三孔布突出的书相风格和特征,其时官炉所出,伪所难及,其门直开,难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精整,高度约为77.07毫米,重约43.16克,铸体厚实有加,明显超过我们已见多数之品的厚度,而其高度亦是高出3—4毫米,重量更是超出所见认知品约一倍。续观铸相,边缘有细廓,圆孔边缘凸起,铸体形态标准,厚肉,地章平整,三孔与轮边皆为干净。其字廓纤细凸起,鼓凸彰显自然有度,恰到好处,整体铸相十分规整。无需赘述,观铸识体,结合其高度大小和厚度重量来看,其乃足料之品,伪不可得,是为官铸初炉出品,当可成立,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本品锈相浑身大部灰黑色,间有少量绿锈点染,局部已经泛出水银古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土,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察其锈痂,皮壳叠嶂,分布自然,老而弥坚,十分的紧实。这种灰黑色锈相且带水银古锈的锈相,可谓纯真无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能形成,天下之伪作盖不可得。上手察之更为清晰实在。续可识察,其材质青铜,铜色陈旧无比,无需细表,辩锈识浆,本品锈相好一派自然天成之貌,正是大门洞开,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阳湔背一两三孔布”三相一材,皆为开门见山,无异无邪,是为真实可靠而毋容置疑之品。正如前述,阳湔三孔布,虽非孤仅,然,如此铸相与高度厚度重量之初铸品,则属更加难得,在此当为首发披露,极其珍贵。而三孔布尽管被认为大珍极品,然长期以来其亦有过度神话之嫌,其存世量并非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那么罕少。无论如何,识别其真伪,华山一条路,还是要三相一材四大基本要素综合鉴别,合者便真,而无论其出于何人之手,现身于何时何地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