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棚傀儡木雕成,半是神形半鬼形。
木雕是一门相当古老的艺术。它最开始发端于实用木器的制作过程,当人有了审美意识、有了创作艺术品的念头,它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门艺术。
具体来说,新石器时期的人们就已经用粗糙的工具制作粗朴的木雕作品。比如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中,便出土了木雕鱼等等实物。
而到了殷商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也促进了木雕工艺的发展,且这一时期的木雕作品已经形成一定的民族特色,对后代木雕艺术有着深远影响。
从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木雕实物来看,当时已经有了施漆、镶嵌和花雕等多种装饰手法,其中木雕与漆器的深度结合更是互有裨益。同时,木雕工艺还被应用到了建筑当中。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冶金工艺的发展,木雕工具变得更为精巧耐用,木雕艺术也有了更多可能。
下图中的这件战国木俑高36.7cm,面部五官雕刻了嘴、鼻、眉,又用漆绘眉、眼及头发,双耳穿孔,双手合拢于胸前。俑身髹黑漆为地,并用红、黄彩绘服饰,服饰纹样主要为涡形云纹。腋下系红色束带,束带以下左右两侧各佩挂1串玉佩饰,可见珩、环、珠、带结等。
这件木俑雕琢细致,细节丰富,装饰精美,可见这一时期的木雕艺术已经比较成熟。
除了主要发现于南方地区墓葬的木俑,各种木制的宗教造像、礼祭用品等也有发现,木家具中也同样应用到了这一工艺。
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大量的木俑、木雕成为了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从发掘实物来看,随葬木器的品类已经相当繁多,仅动物木雕一类就包括牛、羊、马、狗、猪、鸡、鸭等,各类生活器具更是一应俱全。
木俑作为其中的主要门类,更是有男女侍、人首兽身俑、说唱俑、仪仗俑、武士俑、骑马俑、生肖俑、动物俑、神兽俑、乐俑等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传播,为佛教人物造像之风兴起,石雕、木雕、铜铸、陶瓷等工艺各显神通,使佛教造像成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一大特色产物。
此外,晋代以后木偶艺术也逐渐发展起来,蜚声中外的福建漳州布袋木偶就是“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
而到了唐代,这时的木雕工艺已经日趋完美,涵盖生活器皿、宗教造像、建筑、甚至碑文等多个领域,当时还流行木画、木偶戏剧等相关艺术。这些木雕艺术作品还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海外,辐射周边,影响深远。其中佛教造像更是融入了唐朝的雍容气度,拥有令人震撼的艺术性。
唐以后的佛教造像艺术仍然保持了较高水平,《五代名画补遗》中记载过这样一个被称为“伎巧夫人”的奇人,这位夫人姓严,是蕴能和尚的妹妹,尤其擅长木雕工艺,用一段檀香木“刻作瑞莲山龛门。雕成细真珠八花球露重网,然后透刀刻成五百罗汉众相,其形相侍从一一互出,皆慈觉法相”。
明清时期,大木作与小木作各自攀上了巅峰,甚至还实现了精妙无比的深度结合。以徽州木雕为例,匠人们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灵活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使木构建筑的细部亦能满目雕饰,琳琅富丽。
这一时期木雕工艺的进步是多方面的,黄花梨、紫檀等种种价值不斐的良材作为瘿木家具的主力军,同样成为了木雕工艺施展的舞台。而百宝嵌、嵌螺钿等等新装饰技法也成为了木雕必不可少的点缀,同时,木雕作品的题材也更为丰富多样,各种生活风俗、神话传说、带有吉祥寓意的意象都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木雕也出现了地域性的四大流派,分别是: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金漆木雕,它们风格独特,历史悠久,享誉全国。清乾隆年间,朝廷还征召了十多名东阳地区的木工进宫修缮。
乐清黄杨木雕则以雕黄杨木而出名,这种木材色泽淡黄,随着年限逐渐加深,沉郁润泽时更是古雅可爱,十分契合文人雅士的审美。同时它还肌理致密,温润光洁,不易开裂,适宜精雕细琢,可谓是木雕艺术的上等良材。
龙眼木也就是桂圆树,这种木材材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和,往往具有古朴、稳重的美感,龙眼木根部更是虬根疤节,姿态万端,堪称木雕良材。
金漆木雕即在木雕作品外壳上髹金漆,这种方法多用于制作神佛造像或特殊场合使用的木器,开元寺内的挂筒“仙姬送子”、大殿龛桌和“金千佛塔”等,都是明代的金漆木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