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茶与油腻中年:审美的灾难还是转变?

04-24

茶与油腻中年:审美的灾难还是转变?

饮茶,往往被视为中国古代文人清雅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民间社会不可或缺的日常。不过,在过去几年里,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喝茶=油腻”的社会印象……“油腻中年”的形象,往往与大肚子、盘串儿、炫耀喝茶、收藏普洱茶饼、喝茶爱讲茶文化等联系在一起。

今天,喝茶这件事在不断现代化。我们有各式的茶艺复兴,也有附庸风雅的茶道,星巴克式的茶馆,遍地开花的奶茶店……不同的玩茶兴味,与生活的富裕、生活的闲暇和工作的繁忙各有关联。

春日饮茶正当时,本期反向流行邀请作家、资深茶文化爱好者王恺分享有关茶的一切。哪些喝茶是故弄玄虚?饮茶界多“民科”?茶是炫富奢侈品?奶茶大流行,人们究竟是爱糖还是爱茶?所谓茶道,是“被发明的传统”?想要体面喝茶,请听本期反向流行。

为了方便大家收听长节目,反向流行已经在书评周刊的微信小程序,以及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等多个音频平台上线,在以上平台搜索“反向流行”也可以听啦!

(长按二维码即可收听)

01茶与油腻中年:一场审美灾难?

董牧孜:这几年,我们似乎形成了一种关于喝茶的新刻板印象:油腻。

王恺:茶道的形式之所以能流行,最初一定是美的。但后来很多人只走形式,却不知道那些做法的原由。早年《三联生活周刊》做“茶之道”,全国各地都邀请我们去他们的茶空间,当我看到第5、第6个的时候就已经要快疯了:所有人都一样,互相抄互相学。我觉得这未必是油腻,而是一场无关男女的审美灾难。

董牧孜:变成了附庸风雅的社交行为。

王恺:前几天与古琴老师戴晓莲老师聊天,她提到中国文化往往是没有标准的,古琴不像西方钢琴有清晰的考级标准。茶艺的系统也比较随意。茶有相对玄虚的一面,不是纯粹的农产品,比如有人会说“这个茶我喝了之后浑身发汗”,有些神秘的体验。这种玄虚,会被不懂的人利用,变成一种流行的营销话术。

我最恨一句话,“茶都是平等的”。你去很多地方,都会有人拿很差的茶给你喝,上来却说一句,“茶都是平等的”“你跟这茶有缘”。茶怎么可能是平等的?肯定有好有坏。这种话术与认知、见识和审美有关,道听途说罢了。

董牧孜: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向来不“定量”,比如我们做菜会说“加盐少许”,不追求标准化。

余雅琴:一切东西都有标准,但标准的制定本身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究竟是谁在决定什么是好茶?为什么其他农产品,不像茶这样被赋予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意义?

王恺:中国茶的标准,是一种文化标准,而不是品鉴标准。中国民间喝茶,最早不过是把茶当作植物,有日本人类学家在西双版纳调查,发现当地人把茶当菜吃,凉拌嫩叶。魏晋、唐代寺院里喝茶,很多人往茶里加盐和胡椒,这就是一种菜汤,而不是纯粹的饮料。《金瓶梅》里王婆卖茶,茶叶总是与各种花和香混合在一起。

陆羽写《茶经》,说“茶有真香”。他为中国茶树立了一套很高的文人标准。茶不能混合别的原料,不许添加,要顺应茶的香气,汤要醇厚。此后,这成了中西品茶的关键差异。英国下午茶里有名的伯爵红茶,添加了很多佛手柑精油;但如果中国的卖茶人跟你说,咱们这茶里加了很多白糖,你就会觉得这茶好低端。

陆羽《茶经》

所以,中国茶的标准,还真就是中年男性的口味。比如桂花茶、荷花茶,大家会觉得这是小女孩喝的,而不是文人士大夫的标准。艳丽、香浓或刺激的花茶,是年轻人的茶,在喝茶人的眼里不叫茶。茶大概是中国人基因里有的东西,到了一定年纪,大家似乎就开始普遍喝茶。

董牧孜:中国人喝茶的习惯根深蒂固。瑞幸咖啡说要在中国推广咖啡文化,其实能拓展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无论茶还是咖啡,都在占用和争夺人的咖啡因摄入量。

02像星巴克一样的中国茶馆,能成功吗?

余雅琴:中国城市现在大力推广的咖啡馆文化,往往是把咖啡馆视为一个商务会谈的办公空间。中国茶似乎缺乏这样的商业化推广?

王恺:这种尝试不少,一直有人在做。前些年市场上钱多的时候,整天都有人高呼要做“中国的星巴克”。很多做茶馆的人,本身就是星巴克高管出来创业。台湾有“一茶一坐”,但后来变成了饭馆。

星巴克这种空间,根本不是以咖啡好喝而著称,而是一个谈事儿的地方。茶的冲泡饮用方式,与今天咖啡馆饮品的逻辑不太一样。咖啡是一次性冲泡,但喝一道好茶,需要专业人员不断地冲泡,冲到4、5道时滋味最佳。在茶馆,喝一杯好茶需要复杂的冲泡,花时间,但喝不好的茶又很没意思。

如今我们看到以喜茶为代表的茶艺文化在流行,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在台湾,你会看到一条街上可能有10个手摇茶店。如果把茶磨碎,像咖啡一样冲泡的话,就不存在冲泡的难度。或许等个五六年,茶会更流行。当然,如果接下来咱们都穷了,没人投资这块,可能也就不行了。

董牧孜:说不定茶饮经济,就像口红经济一样?

王恺:有可能。手摇茶是以前瓶装饮料的升级版,茶加糖加奶,也能标准化生产。总之我觉得未来一定是茶的天下,而不是咖啡和酒的天下。

03中年人玩“茶道”,年轻人喝奶茶?

董牧孜:古人喝茶,文人有文人的喝法,民间有民间的喝法。过去的茶馆是怎样一个地方?

王恺:茶馆是一种区域性的公共生活空间,一个社会网络,比如四川袍哥的势力就在茶馆里。这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微信群。如今很多人拿着相机去四川、重庆寻找当年的老茶馆,却发现茶馆里喝茶的人比拍照的人还少。这说明茶馆已经是一种遗迹了,不再是现代中国人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

老茶馆

余雅琴:今天的奶茶店、袋泡茶是与现代生活相配适的,但更多人可能是把茶当作糖和咖啡因的补充,重心不再是茶本身。

董牧孜:古人喝茶的精神赋能是由文人完成的,今天年轻人喝茶,似乎是由糖来赋能的?喝的是那份肥宅的快乐……

王恺:年轻人需要糖,中年人要逃避糖……

余雅琴:或许,中年人相对摆脱了一种弱势的社会和工作位置,才有时间和心情去体会茶所带来的慢生活。

董牧孜:说到底,文人式的喝茶,涉及大量隐性的知识和技艺。不像新东方厨师学校,可以搞速成班。喝茶这件事,一直是阶级分明的,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喝法。

王恺:宋代审美发达,明代文人系统发达,于是饮茶是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他们通过喝茶玩很多游戏,喝茶这件事又有上行下效的高潮。当然,在普通人的生活中,茶就是一种日常饮品。

清代乾隆以后,中国制瓷一落千丈,国家穷了,求生还不得,大家就把这些东西给忘了。清末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其实都是贫穷的。一个富裕的时代,才会给你机会玩这么多花招。如今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大家有钱有闲,开始翻新花样。2010年之后,中国人喝茶的方式又在变。国家也在挖掘、宣传和推广这种文化自信。你看如今,民间有多少穿汉服的小孩在“假装”喝茶?

南宋 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04传统茶文化,一个“被发明的传统”?

董牧孜:现在一说茶道,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有各种复杂的规矩。中国茶道的传承上,似乎标准化不是很明显?

王恺:中国人似乎不存在日本那样的流派,我们有的是一些喝茶的“大家”和一些好喝的茶。龙井在明清已经开始出名,武夷茶在清代已经流行,今天的功夫茶只是福建、广东边缘一代保留下来的昔日喝法。中国宗教其实与茶有很大关系,但物质功能多一些,僧侣喝茶提神,修行、谈禅。

加上中国每个时代的茶叶不一样,不同时代的喝法也不一样。宋代喝茶饼,明代喝散茶,至于晚近发明的红茶又有不同标准。十年前大家流行喝大红袍、铁罗汉,现在喜欢喝普洱解腻刮油,如果是在吃不饱的社会,谁觉得这种茶好呢?唯一能确立的标准,就还是陆羽的那句话,“茶有真香”。

日本茶道

董牧孜:所以今天的传统茶文化,也是一个“被发明的传统”。

王恺:我觉得中国的茶文化根本没有被固化,是年轻和有生命力的。如果认真核查,中国历史上茶道的规矩不比日本少。但日本人的茶道比较拘泥于形式,相对而言是更加固定的,是冷的。中国则追求很多变化,玩花招还是中国人会玩。喝茶不是僵化的,而是不断流动和变化的,不能说“自古以来中国茶就是这样喝”。每一代人都有创新,不要认为喝茶的模式一成不变的,同样也不要认为有些人就是在装腔作势。

余雅琴:今天中国茶道的多样,会不会跟我们文化传承中的断裂有关?

王恺:既与清代中叶以来文化系统的断裂有关,也与清末民国的战乱有关,如果说1860年以来传统中国与西方相撞是一次彻底的断裂,那么新中国的恢复建设也是一种冲击。中国人进入相对有钱有闲的生活,大概只有短短20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攒出流派,还是挺难的,我们不只是需要钱,也需要智慧。

唐代宫廷茶具

余雅琴:普通人如何经济划算又不失体面地迅速融入饮茶生活?

王恺: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知识就是力量。你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后再去挑选,这比逛茶城听商人忽悠要靠谱得多。不过,普通人也不要把茶妖魔化,茶不是一种“装”的消费,而是一种个性化消费。何况在很大程度上,茶其实是便宜的。我听到今年很好的龙井茶6000多块一斤,换算下来60块钱就能喝一次顶级。今年我碰到很好的绿茶800块一斤,如果分100次喝,每次才8块钱。

其实台湾做的挺好。台湾是下游市场影响上游,消费者影响了茶农。他们不追求茶的名贵,只要茶健康,生产环境好,按自然农作法来种植。

董牧孜:能推荐一些关于茶的入门书吗?

王恺:两本工具书。一本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学家吴觉农的《茶经述评》,他为陆羽的《茶经》作当代的注解;还有一本写于90年代的《中国茶经》,阐述了主要历史时期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叶文化的发展,比今人的书强得多。解致璋的《清香流动:品茶的游戏》也不错,写台湾乌龙茶的品饮、喝法,如何选择杯子、壶、茶器,写得深入浅出。现在也有不少偏重美学和个人体验的小清新茶书,我不是特别喜欢。

《茶经评述》 吴觉农主编

《中国茶经》 陈宗懋主编

《清香流动:品茶的游戏》 解致璋

本文作者:董牧孜;音频剪辑:王静;编辑:林菁文。校对:陈荻雁。

羊脂白玉和和田白玉的区别

新疆青玉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