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中国茶叶制作工艺全书:六大茶类制作详解

09-16

中国茶叶制作工艺全书:六大茶类制作详解

序3

杨多杰先生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策划并讲述茶文化栏目已有数年。他还在互联网上开课讲解茶学经典,普及茶文化知识。我在京出差时,有机会一晤,实为他的好学和丰富阅历折服。

近日,老友穆兄说多杰先生新作《中国名茶谱》即将付梓,邀我为之作序。我深感惶恐,惟虑言之不切,让广大读者失望。遂要来原稿静心拜读,洋洋洒洒十余万字,他将中国茶叶市场上近年流行之白茶、乌龙茶、普洱茶、茉莉花茶等三十种花色商品茶现状详尽介绍。

难能可贵的是,杨先生近年多次深入各名茶原产地,查阅各种史料,把所列茶品之历史沿革、制法演变、品质特征、冲泡品饮要点及与之相关生活、文化轶闻趣事细细道来,增加了阅读与品茗情趣。并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以一个文化传布者之独特视角,向广大读者宣传了茶的知识。说实在话,在当今信息飞快传布,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网络世界,广大年轻或老年读者都十分渴望得到自己需要的“真实”的那部分信息,而网络茶市“天价茶”与“9.9元包邮”竟可并驾齐驱,在各类名茶已虚有其名的态势下,连我们这些事茶五六十年的“老茶客”也自叹功夫不济时,慕名不如求真,努力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和鉴别你所珍爱的好茶才是正道。

俗话说:“物以类聚”。中国茶也是早有分类的,现在举世公认的茶叶分类体系以已故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学家陈椽(1908—1999)先生的制茶方法分类体系为基础,即“六大茶类”分类体系。他在《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一文中写道:“茶叶种类的发展是根据制法的演变。这个茶类演变到那个茶类,制法有很大的改革。这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茶叶品质也不断变化……由量变到质变,到了一定时期,就成为一种新的茶类。”今天公认的“六大茶类”,就是陈先生在20世纪用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绿茶、乌龙茶、黑茶等因制造中儿茶素类氧化聚合程度不同而产生色素变化提出来的。尽管尚不能涵盖全部茶类花色,但也能反映茶鲜叶加工(初制)半成品的实际,具有重要茶学指导意义。

由于“吸眼球”的不二选择,“名茶”这个词是有吸引力的。不过,读了多杰先生《中国名茶谱》全文后,我倒觉得此书早已超过为名茶“续家谱”的范畴,称之为《网红茶之今昔》似乎更好。当否,请酌。如不嫌弃,是以为序也罢。

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

刘勤晋

2019年5月于北碚晋园

白玉平安扣

碧玉手镯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