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叶网11月9日讯:十一月,贵州黔南的群山仍满目青翠,但对于都匀毛尖镇的茶农来说,已过了秋茶采摘季。茶山上只有零星的布依人在采茶,大概采下来也是为了自饮。采茶人的蓝白布衣点缀在碧色之中,间有茶歌远远飘来,令人心旷神怡。
在中国十大名茶中,都匀毛尖的名头比不上大红袍、碧螺春,一方面因其产地偏远,另一方面则因其产量很少,在过去是作为贡茶进献朝廷的,老百姓很难有口福享用。
但好茶就是好茶。当年红军长征,途经黔南瓮安一带,老百姓向毛泽东送来了当地“鱼钩茶”。连饮数日,毛泽东对此茶赞不绝口。瓮安召开的猴场会议,确定了红军的战略方向,被称为“‘遵义会议’的前夜”,当地人戏称“鱼钩茶”在其中也有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黔南茶农念及毛泽东爱喝“鱼钩茶”,专门炒制了两斤茶叶寄到北京,毛泽东特让人寄去茶叶钱,并回信说:“茶很好,可更名为‘毛尖’。”——这就是都匀毛尖的由来。
贵州“天无三日晴”,而都匀毛尖的生长地则常年云雾缭绕,平均海拔在1400多米。我们驱车盘山而上,只觉雾重湿衣衫,连绵群山浮在云烟之中,恍如仙境。居住在这里的布依族人,世世代代种茶、采茶,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
每逢清明时节,茶农们采下初生的嫩绿芽头,趁新鲜就入锅炒制。都匀毛尖的采摘标准是长度不超过2厘米,通常炒制1斤高级毛尖需要5.3万个芽头,也就是至少需要采茶人挥动5.3万次臂膀,由此可见其珍贵。
张子全是都匀毛尖制作技艺的省级传承人,是个地道的布依族茶农。年近半百的他从7岁开始就跟爷爷学炒茶。最低70多摄氏度、最高180多摄氏度的铁锅温度,一般人烫得难以靠近,而张子全双手翻飞,游刃有余。
从杀青(制茶的初始工序之一)、揉捻到提毫、出锅,40分钟炒出一锅茶叶,这炒出的茶呈怎样的品相,全靠炒茶人对火候的掌握和对双手力度的把控。像张子全这样有经验的炒茶人炒出的茶叶,形状卷曲完整,颜色绿中带黄,叶面上的白绒纤毫毕现,冲泡出的茶汤亦是绿中显黄,清香宜人。
张子全说,家里虽然世代种茶,但过去只是用茶去换些盐巴、粮食,靠茶叶致富,那是几代人都没想过的事。然而,几代人没想过的事在他身上实现了。靠着对都匀毛尖的熟悉和一手娴熟的炒茶技艺,他牵头成立了茶叶合作社,乡亲们一起经营1000多亩茶园。每到新茶时节,总有茶商或茶客慕名上山购茶,去年张子全家的收入就超过了30万元。
“制茶是辛苦的,但我们坚持下来,日子越来越好了。”张子全说。这生活的滋味正如品茶,入口微微苦涩,慢慢回甘,进而齿颊生香、回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