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小草编:小镇的文化与时尚新玩法

01-25

小草编:小镇的文化与时尚新玩法

草是人类具有特殊情感的物品,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群居的古代人用草和石块驱赶外来物种的袭击,用稻草搭建住房代替洞穴。考古专家在浙江余姚遗址中,发现了河姆渡文化时期的苇草席,证实距今7000年便有草编用品。《诗经》中有“下莞上簟,乃安斯寝”的记载,可以看出周代已经用莞编制莞席,还有了相对专业的草工。《小雅·无羊》出现了“尔牧来思,何蓑何笠”的诗句,显示先秦时代人们已经披戴蓑衣与斗笠放牧。三国时期,刘备曾以编织草席、草鞋为生,被曹操讥为“织席小儿”。到了唐宋时期,草编工艺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华街景中,随处可见头戴草帽劳作的寻常百姓。十九世纪前后,草编技艺有了较快发展,并且开始走向世界。


1915年,山东草编曾获得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被誉为世界上最优质的草编,也是我国最早进入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 如今,山东省平度市的新河草编,依靠着传承与创新,不仅打造了一个富民产业,更让中国草编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独特的中国时尚。


蒲经叶纬的岁月沉淀


草编的基础是草,而质地优良的草多产自水边,尤其是沿河、沿海地区。山东半岛的胶莱河是元代时开挖的一条人工运河,南流入胶州湾,北流入莱州湾,河名取两湾首字而成。胶莱河分为南北两段,北胶莱河古称胶水,又称北运河,流经山东平度市,至莱州市汇入莱州湾,全长100公里。北胶莱河流经区域是一片低洼的冲积平原,河床上部为淤泥,下部为姜石和砂姜土,河身狭窄,中游多弯,常有涝灾洪灾发生。肆虐着两岸人民的胶莱河也并非一无是处,除了可以灌溉农田之外,在正常的年份,河滩上会生长出大量的苇草、蒲草。几百年来,当地群众每年春天把苇草割回家,编织成草鞋,到了秋天,再去河边割回蒲草,编织成蒲草帽换钱维持生计。


平度市新河镇就坐落在北胶莱河入海口附近,由于编织草鞋、蒲帽的人比较多,明末清初的时候,这里便形成了一个草编集市。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新河近郊掖县(现莱州)沙河传入了“草帽辫”的编织技法,新技法与胶东民间传统草编、蒲编、麻编、柳编等手工技艺相融合,迅速在当地流传开来。但受经济和交通条件影响,“草帽辫”并没有太大的利润。

据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书的《平度州乡土志·商务》记载:“草帽辫,每年出售四千包,售于本境者半,售于掖商者半。本境麦茎颇佳,中辫料,缘以无巨商,不能趸贩,所收者皆粗工,故无厚利。到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有一些工商业者开始在新河及周边设立“草编庄”,他们通过海路从外地运来质量较好的草品,分发到周边各个村庄,让村内妇女跟着模型编织草帽,运往台湾,叫做“台湾帽”。因此,新河草编又称“草帽编”。


救过命的草编技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尽管草编业曾一度低迷,但民间妇女仍操之不辍,“间有缉辫者,供本地织草帽之用”。 新河镇前高家村林红香今年74岁,因为家里穷,没上过学,从小“掐辫子”(编草辫)。母亲给她定了任务,5岁的时候每天掐“半块”(半条),10岁左右时每天掐“一块”,掐得少了就要挨打、挨饿。林红香1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和她带着4个弟妹靠着这项手艺艰难地活了下来。“我对草编有感情,它救过我们全家的命。”林红香说。据她介绍,小时候晚上没有灯,她就摸黑掐,有了煤油灯以后,就在煤油灯微弱的灯光下掐,白天夜里不休息,一年到头不停歇,到现在手指头都是硬的。林红香的母亲今年98岁,已经掐了90多年辫子,用她自己的话说,“一辈子都在跟草编打交道,一辈子靠草编过日子”。


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掐草辫一直是林红香和母亲没有放下的营生,每天有时间,她们都会掐一会儿,几根麦草,拇指掐正面,食指掐反面,手指上下翻飞,麦草折折叠叠,上挑下掐间,草辫一点点延长。林红香说,她现在掐的草辫有五股辫、七股辫、宽辫、锯齿辫、棕形辫和筛形辫等,花样各不相同。别看掐草辫简单,但要掐得好,卖上好价钱可不容易。麦秆要按粗细不同进行挑选和分类,用水泡软,至于软到什么程度要好好琢磨。手上既要有力道,还得有节奏,只有这样,才能掐出一条合格的“辫子” 。

曾经的草编,是养活一家老小的收入来源。而如今的草编,则是一种时尚的艺术。原材料已经从最早的麦秸草发展到玉米皮,从水草发展到进口拉菲草,编织手法也从最初的掐辫,平边、绞边等简单制作发展到锥砌法、串接、串钉等30多种方法。产品也由麦草草编发展到草、纸、柳、木制、机绣、机钉及其他天然纤维工艺品等10余个大类,上万个品种,涵盖了草编帽类、草编包类、家居饰品类、收纳储物类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草编产业风景”。



“我们使用纸绳编织工艺,褐色、粉色、绿色叠加的手提肩背两用包采用圆形提手与方形包身造型,蕴含着中国“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加上真皮拼接,彰显时尚潮流。”青岛瑞龙工艺品厂李秋菊介绍,她的产品刚上市就受到市场追捧。



小草编造就大产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新河草编产业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草编企业逐渐增多,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当地草编协会联合企业扩展传统的生产方式,探索出“草编工坊”模式,通过“基地连企业、企业连村庄、村庄连农户”的形式,由企业带领技术人员进村到户传授编织技艺或直接将手工加工活送至农户家中,直达田间炕头的产销精准对接。“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做草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成为百姓间流传的顺口溜。以新河镇龙湾姜家村等10余个村庄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以销售草帽为主的市场,被称为“帽庄”。“全镇几乎没有闲余劳动力。不上班的、在家带孩子的,空余时间都在做草编。呈现‘十里长街无闲女,家家都有编艺人’的景象。”龙湾姜家村村民刘振霞介绍。

如今的新河草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编织品,而是麦秸、玉米皮等以另一种形式的展现。主要的草编产品有两种,第一种是麦秸秆制品。一般要经过选料、掐草料、编织、整形、装饰等步骤,用水浸泡,保持光滑坚韧,质细柔软,有耐折性。麦秸草先用破草刀破开,编织成不同的“草辫”,如筛子类、冥翅类、蜈蚣类,褶子类、龙骨锯齿类等,每个类别又根据麦草数量不同,分为不同的编织方法,据不完全统计,编织方法有300种。第二种是玉米皮制品。先将玉米皮撕成细条,纺成绳索,或在外接上编织,或依照模具进行编织。玉米皮编织的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方法是先编织成半成品及辫子,再由企业依据产品类型进行深度缝制,用炭壶或烙铁对不同形状的半成品整形。草编制品成型后,订制上不同的装饰品,一件完整的草编制品便完成了。


经过几十年的创新和发展,新河草编产品远销日韩、美国、欧洲、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上了国际时装周、德国法兰克福礼品展、日本东京国际礼品展等国际大舞台,还与Michael Kors等时尚巨头建立了稳定客源关系。如今,草编产业已经成为一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07年,新河草编入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新河草编产业被确定为“山东省低碳经济十大产业集群”;2013年,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新河“百年编艺小镇”被青岛市列入特色小镇;2019年,“指间大象”品牌在2019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上荣获“最佳IP赋能企业金奖”;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核定新河草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项目,并获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植物编制类铜奖。


世界草编看新河


虽然草编受到了国外市场的青睐,但新河政府意识到,草编产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小作坊居多,品牌效应较弱,再加上“手艺人”离开农村去往城市,草编原材料生产困难等诸多因素让产业发展遇到不少瓶颈。为将草编技艺传承下去,他们引导群众承包盐碱地,进行蒲草、芦苇种植,保障部分原材料的供给,从源头打通了技艺留存的壁垒。针对品牌影响力弱的状况,2019年,他们集中力量打造了“指间大象”草编区域公共品牌。同年5月,在北京前门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非遗草编技艺展,从3米多高的巨型编包,到手掌大小的零钱包,大小不一、花色多样的500多件草编精品让京城观众眼前一亮。

新河草编博物馆



草编产品对海外市场产生依赖大,遇到风吹草动就会造成“有生产、无销售”的窘境,尤其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严重依赖外贸的草编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海外市场一下子萎缩了20%以上,订单全部暂停,已经到达国外港口的货物被退回,仓库里货物积压成山,处境很艰难。”青岛瑞龙工艺品公司总经理王建明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在危机中,当地政府引导企业及时调整思路,开拓国内市场。他们联合京东、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启动“非遗草编半价购”、开展镇长直播带货,通过一系列“微营销”,2021年,新河草编逆势上扬,国内市场的产值升至6亿元。

围绕展示新河草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河镇政府打造了融项目体验、新品展示、研学旅游等多元内容为一体的“指间大象”草编手造馆,通过照片、文字、实物、数字等形式,全景展现新河草编技艺历史和新时代的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在展示厅大门处,一款巨型草编包特别吸引眼球,这款草编包长3.1米,高2.85米,厚1.2米,是用当地产玉米皮为主要原料,十几位草编艺人纯手工编制而成。经线是多彩包筋,寓意百姓生活多姿多彩,纬线是传统花辫,既表达了传统与时尚不可分割的理念,也向世界传达着一经一纬慢炖出岁月的沉香,一枝一叶盛放着世间的烟火温情。

草编的经济属性和产业活力得到了挖掘和发展,但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还要激发规模效应,“握指成拳”开辟市场。当地政府联合平台公司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新河工艺品全链条乡村振兴产业园,园区将规划电商孵化中心、品牌培育中心、物流仓储中心等六大板块,吸纳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计划打造成全国最大的草编产业加工出口及内销基地,成为一头连着国际大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世界工厂”。

站在新时代产业发展风口,新河草编已经走上一条聚集发展、强链补链的产业发展新路径。目前,全镇从事草编工艺品的企业达到90余家,产品达120个系列、4000多个品种,草编加工户达6000余户,从业人员近2万人,年产值突破30亿元。凭借款式新颖、质量过硬的草编产品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良好效果,获得了“世界草编看中国,中国草编看山东、山东草编看新河”的美誉。

作者:姜言芳

END

《优质农产品》杂志,刊号CN10-1159/S。

订阅邮箱:hyb@zgppny.com

官网在线订阅:https://www.cgapa.org.cn/dl/YzWfBQC-25.html

投稿邮箱:yzncptg@126.com


优质农产品杂志:《优质农产品》杂志官方账号,聚焦品牌农业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开发

欢迎关注

老蜜蜡图片欣赏

博美犬价格 价钱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