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中国茶品鉴赏」太平猴魁,赢得新旧茶友的心

03-20

「中国茶品鉴赏」太平猴魁,赢得新旧茶友的心

“齐天大圣醉阊闾,打碎玉皇翡翠鱼。两叶一芽相宓抱,满帘花果问婕妤。”这首现代人写的诗,简单文字却形象生动地描写一种茶,一种声震全国的好茶——太平猴魁!



齐天大圣是猴中之魁

太平猴魁是茶中之魁

太平猴魁,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烘青绿茶中尖茶类的上等名茶。


双叶一芽,指的是太平猴魁外形。太平猴魁原料标准是一芽二叶,讲究茎粗芽壮,叶尖同芽头基本相齐,外形魁伟,品质最好,号称尖茶的魁首,故名“魁尖”,亦有叫“奎尖”的。因主产于黄山太平县猴坑一带,遂得名“猴魁”。



/ 巧了,又是黄山名茶 /


太平猴魁与祁红、黄山毛峰等同出自安徽省黄山市,太平县(今改为黄山市黄山区)猴坑一带是其主产区。


猴魁主产区属黄山支脉,东邻樵山、南与阔山毗邻,在太平湖上游,三面临水,一面连山,由凤凰尖,狮形尖,鸡公尖三峰构成的鼎形高山地带,海拔在709~777米之间,山峦重叠,终日云雾弥漫,残积物丰富,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特殊生长环境利于茶树内部氨基酸等物质积累。



氨基酸是茶叶成“鲜”物质之一,氨基酸含量多,茶叶持嫩性强,滋味自然鲜爽。另外,制作猴魁的主要茶树品种是柿大茶种,这种茶树枝杆粗壮,叶脉明显,叶质柔软,嫩叶背向翻卷,特殊原料外形成就“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 太平猴魁命名于1912年 /


太平县(今黄山区)自古便是名茶产区,其代表性茶品-尖茶,在清中期名传两江,后在尖茶基础上创立魁尖,意为尖茶中魁首。清末时候,家住猴坑的茶农王魁成(王老二)在凤凰尖茶园内精心选出又壮又嫩的芽叶制作魁尖。



因其规格高、质量好,每千克售价2.4银元,较一般当地茶农所制魁尖每千克1.6银元高出50%,故当时就有王老二魁尖之称。1912年在南京叶长春茶叶店的建议下,由王文志(王魁成儿子)等四人精心制作2千克魁尖。当年陈列于南京南洋劝业会场和农商部,受到好评,荣获优奖,初露锋芒。


为了区别其他魁尖,用产地猴坑的“猴”字,并取茶中魁首之意,定名“猴魁”,因出产在太平县,所以市场上习惯称之为“太平猴魁”。1915年巴拿马万国赛会上猴魁作为珍品陈列展览,受到世界各国赞誉,获得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




/ 采制猴魁,很费劲 /


猴魁采摘之考究,标准之严格,在我国名茶中,亦属魁首。在采摘过程中,认真执行“四拣八不要”的原则。

拣山——拣高山、阴山茶园;

拣棵——拣生长旺盛的茶蓬;

拣枝——拣挺直茁壮的幼枝;

拣尖——拣匀整一致的一芽二叶。



为了保证鲜叶大小整齐、老嫩一致,对采回的鲜叶要按一芽二叶的标准一朵一朵地进行选剔,做到无芽不要,过小不要,过大不要,瘦不要,弯曲不要,病虫危害的不要,淡色不要,紫色不要。


而且要在清晨蒙雾中采摘,雾退即收工,一般只能采到上午十时。对鲜叶原料要求如此严格,措施如此过硬,超出任何名茶。



不仅采摘细致匀整,而且在炒制过程中,也是一环紧扣一环。炒制过程分杀青、烘干两道工序。烘干工序又分毛烘、二烘和拖老烘。


整个制茶过程中,投叶量少,手势轻巧,适时变换手法,使芽叶形成独特的扁圆形状。猴魁的包装也很考究,要趁热装桶,茶冷封盖。盛具以锡桶为上,铁皮桶次之。若长期保存或远途转运,则以锡密封。



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风格,有“刀枪云集”、“龙飞凤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芽藏而不露,有“两刀夹一枪”之说。


成茶挺直,呈两头尖,不散不翘不曲,魁伟匀整,手掂沉重,丢盘有声。新茶色泽苍绿,主脉呈猪肝色,侧脉粉红。白毫多而不显,叶底匀净发亮。入杯冲泡,开展徐缓,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叶影水光,相映成趣。香气高爽,带有明显的兰花香,味浓鲜醇,回味无穷。



冲泡三四次滋味不减,兰香犹存

具有香高持久,耐泡的特点,名列诸茶之尖,实不愧为魁尖。

关注陆小羽

会喝茶、会买茶,学习那么多茶知识

蝴蝶犬价格

抚顺琥珀哪种最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