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威海12月17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山东台记者赵国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周末,沿着山东威海千公里海岸线修建的海边公园又迎来一批海钓爱好者,王爽夫妇这次带来了自己的小孙子,新购入的鱼竿没有让他们失望。小朋友告诉记者:“我今天非常开心,跟爷爷奶奶来钓鱼,收获也特别大,没来一会就钓了两条鲐鲅。”
40年前,国内第一根酚醛树脂玻璃钢钓鱼竿在威海一家塑料厂的普通车间里诞生,这家企业后来成为我国最早的专业性鱼竿工厂之一,现在,公司每年光研发鱼竿品种规格就超过5000个,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支。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安装轮座、导眼、把手等配件,仅仅几分钟,一支轻巧强韧的新型碳素鱼竿就完成了。公司党委副书记夏卫清说,现在他们的订单早就排到了明年六月。“在国内外市场特别是中高档产品市场的需求量持续上升,我们已成为多家国际著名品牌的最大的鱼竿生产供应商。”
威海市的鱼竿产业起自上世纪80年代,当时日、韩等国把钓具产业向中国转移,一批企业借此机会,抢先引进日、韩先进的渔具生产技术和设备,占领市场份额,威海钓具产业迅速从一根鱼竿成长为一个集群。夏卫清所在的公司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夏卫清说:“我们先后研制了关键材料和配件,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扶持了大批乡镇企业,建立了完善的配套生产体系。”
但因生产工艺简单,原料又相对低廉,这个市场很快变成了“一片红海”。想要走得更远,必须要跟上市场的脚步。当时,一些进口碳素竿已经进入国内市场,又轻又稳,但如果要自己生产,最重要的碳纤维原料只能依靠进口。同样经营鱼竿企业的邓向阳说,受制于人的日子很不好过。“碳纤维是做高档钓鱼竿的一个基本材料,当时的碳素材料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对当时情况的一种解释就叫做‘赏赐性供给,通知性涨价’,他想给你多少,你才有多少,他想给你什么价格,你就必须接受什么价格。今天告诉你明天要涨价10%,你爱买不买。”
打破技术壁垒势在必行。
1998年,碳纤维预浸料在邓向阳所在的企业实现国产化,2005年成功批量生产。
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政府部门保驾护航。山东把新材料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一,2015年,威海市碳纤维产业园获批成立,助力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前不久,威海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陈万芳带领服务团队再次深入到企业,计划再搭上合作创新的桥梁。
陈万芳说:“国内一些大的央企、科研院所去搞一些产学研合作对接,现在包括涉及一些钓具生产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我们组织一些智能化设备的生产供应商跟它对接,推动它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有24万家相关渔具企业。全世界80%的渔具都来自山东,而仅仅威海就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六成,其钓竿主要产品达到两万多个规格,每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郑磊说,这根钓竿牵起了产业链。“一根钓竿有一百多种零部件,在威海,一小时范围内,所有的配件都能够一站式配齐,像导眼、鱼线这些产品,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进口的替代。”
如今,钓鱼这项休闲运动已经覆盖到老中青小各年龄群体。在某社交平台上,有关#钓鱼#视频的播放量超过了779亿次,总获赞超过8亿。未来,这个产业的发展规模有望超过千亿。
而要进一步获得头部地位,不能仅仅依靠规模、价格的优势,更需要向创新和科技要动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为撕掉“廉价”标签,威海用政策杠杆推动钓具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集聚发展布局,拉长产业链条,同时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目前,威海已建有1处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4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钓具领域申请专利600多件。王兴国就品尝到了高品质、品牌化的甜头。现在,他们公司生产的最新款产品氮化硅导线环系列,已经成为引领行业尖端技术的标杆。王兴国说:“我们的订单每年都在增加,尤其是近两年增加很多,知名度越来越高,大家都主动找我们,希望给他们提供配套。”
而邓向阳公司生产的碳纤维已经广泛应用到钓具、滑雪板、登山杖、自行车、风力发电设施等多种产品和多个领域,去年仅鱼竿一个品类就为公司创下8亿元的销售额。今年,他们又将一款新型高端碳纤维材料应用到鱼竿生产上,对产业的发展,他充满期待。
邓向阳说:“很多人选择钓鱼作为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户外活动,钓具市场在疫情期间销量反而更加大,2021年我们的目标是56亿元。”
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乔新跃说,未来,这根鱼竿还要“钓”出更广阔的国际大市场。“通过联盟的成立,使大中小企业互通信息,共同解决‘卡脖子’的和共性技术难题,共同开拓市场,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