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了,展览所引发的关注度不亚于“又见大唐”。展览所呈现的展品之丰之精,文化内涵之厚重独特,能形容这份含量的应为“最”字。
中华民族最初的文明记忆
早在距今65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分布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性和与邻区广泛交流的开放心态,走过了1500年的发生发展历程。红山先民创造了具有礼制雏形的“坛庙冢”祭祀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玉器,证明红山文化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文明之路,是五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如滿天星斗般的文明火花中耀眼的一束,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牛河梁遗址的发现,使中华文明提前了1000年。文物是凝固的时间,遗址是活着的历史。浑厚的天地与古今相连,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在天地人和的境界里一脉相承。“ 又见红山”,又见中华文明之根。
红山文化最精华的考古发现在辽宁
早在史前时期,在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辽宁就有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红山时期的文物,它们是辽宁丰厚文化底蕴的真实写照。
红山文化遗址于上世纪初在内蒙发现并被命名,但最重要考古发现则是在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其考古成果闻名于国内外。牛河梁遗址群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大型祭祀平台等遗存的发现和发掘,玉人、玉凤、玉龙等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时代风格的玉器群确认,由此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探索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的这一重大课题,红山文化成为研究辽西地区文明化进程和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最具特色的辽宁地域文化
红山文化是辽宁省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考古学界普遍认为,红山文化及其所在的辽西地区,是中国东北文化区的一部分,又是东北文化区与中原文化区交会的前沿地带。
红山文化考古出土的玉雕龙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以数量多、水平高、意义重大为世人所知。苏秉琦先生曾题词查海文化遗址:玉龙故乡,文明发端。玉雕龙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多的种类之一,也是红山文化玉器中四大主要类型,即马蹄形玉箍、勾云形玉佩、方圆形玉璧、以玉雕龙为主的动物形玉中最形象的一种。这类玉雕龙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及附近建平县出土较多。
规模最大,精品文物最集中的展览
本次展览更是第一次汇集了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区历年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展现了红山文化的完整脉络和独特内涵,揭示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更有许多珍贵文物首次面世。“又见红山”充分挖掘文物资源优势,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以此为契机,不仅推动红山文化的研究,而且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精彩的文化盛宴,了解辽宁的历史,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
汇聚最多相关学者专家来研讨
展览开幕的16日下午及17日,“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举行,著名学者、专家汇聚,解读红山文化。论文题目之丰厚,堪称前所未有。
研讨会以“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为主题,讨论内容包括红山文化的墓地类型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分区与分期研究、气候、环境、地理方面的适应性研究、生业方式研究、玉器的宗教功能与社会组织功能研究、社会性质研究以及红山文化在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等方面,全面反映了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与最新研究成果,把握学术前沿话题。
亮点一是:名家汇聚。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乃诚、朱延平、刘国祥,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朱永刚、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聪等国内考古界、文博界、文化界等顶级红山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亮点二是:规模空前。此次学术研讨会是自1954年红山文化命名以来举办的最顶级的高端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等四十余家高校、有关省市兄弟院所的150余名知名教授及学者围绕牛河梁及其它红山文化遗存进行研讨,共提交论文60余篇。
其中包括,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郭大顺《牛河梁红山文化祭祀建筑群址类型、结构、组合与布局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论红山文化与红山文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熊增珑《近十年来辽宁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综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孙金松《红山文化大型环壕聚落赤峰市魏家窝铺遗址考古》,国家博物馆考古部郭明建《坝上高原兴隆遗址第四期遗存的发现和初步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曹兵武《追寻中原-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中的人文与地理环境背景》,香港中文大学温雅棣、邓聪《红山及奥与梅克玉人对比研究》,安徽大学吴卫红《红山与凌家滩玉龟小议》等30位专家进行现场主题演讲。
最丰富的展陈设计
展览以出土文物全方位展示的形式,配以先进的陈列展示手段,观展可以从多元的视角和层面感知辽河流域早期文明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影响。
展览不仅有专业性、知识性,更具科普性,策展人员将晦涩的考古学语言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展览语言,在展厅里进行大量的知识链接,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让观众看得明白,收获满满。
高科技时代的展览,离不开数字技术与观众的互动。辽宁省博物馆再次与数字科技公司合作,以高科技数字成像技术推出红山文化数字版立体剧院,使观众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了解红山文化。
观展最大共鸣——辽宁的历史“太牛了”
理性的考古专家们在观展现场,竟然用上了“我的天,红山文化牛啊,这也实在太牛了,观众朋友们,您们能否让几秒钟,让我们拍拍展品照片。”观展人群也是争先恐后拍照,挤到专家身边听讲解,并不住感叹:“辽宁历史竟然这么悠久,真不得了,远古的祖先已如此勤劳聪慧!”这份来自于中华文化的骄傲和感怀是开幕当天最大的共鸣。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