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万辉华 通讯员 段翔
3月27日8时,坐落在洞庭北路的君山茶庄,从窗里透出明亮的灯光,记者冒着冷雨,敲开门,见到了君山银针茶制作传人张志文,他白天打发了一批批慕名来买茶叶的客人,难得有片刻的轻闲,与记者聊起了君山银针毛尖制作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父亲张彤迈一辈子献身君山银针
一提起父亲张彤迈,君山银针茶传人张志文眼睛就会闪出泪光,他对过世六年的父亲仍然有一种很深切的怀念。
他父亲1952年被省农业厅从家乡长沙县开慧乡招进君山岛种茶叶,其时才16岁,一个尚未见过世面的农家少年,如一颗螺丝钉般,便一辈子扎根于君山岛上的茶场。他自学了《茶作学》、《茶叶栽培学》、《茶叶制造学》等专业书籍,还主动向湖南农学院、安徽农学院的教授请教怎么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君山银针的品质。
2013年春天,年近八旬的张彤迈老人在湖南电视台记者的邀请下,最后一次来到君山公园罗家园,找到了一株汉代的古茶叶,乍看,茶树不显山露水,却有着巨伞般张开的树丛,密密匝匝长满了青翠欲滴的嫩叶。
张志文说,为了让这株2000多年的老茶树返老还童,每隔20年年砍伐它的枝杈,让它重新长出嫩枝,保持着青春的蓬勃生命力。
根据张彤迈老人自撰的《业务自传》记载,1978年春,为提高君山银针品质,试改银针粗制加工技术,银针初制技术难度最大,要要求最高是手工杀青,杯中竖立与否也在于杀青技术得当。……1978年,在君山银针开采时我就用蒸青代替杀青的制作获得成功,1982年全国名茶第二次评比会上用蒸青制作的样品仍获“全国名茶”。
张志文打孩提时,就喜欢跑到父亲的制造车间,看父亲在杀青、发酵、焙干等制作过程。只见父亲张彤迈常常一双手不停的搓揉,汗珠如雨般地下,长年劳作,让他患上了高血压,已至60岁退休,老人才放下手工制作君山银针的活儿,79岁就辞世了。老人唯一的遗憾是,君山银针尚未来得及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门虎子”从摘茶爱上了制茶技术
1967年出生的张志文,打从记事起,他满眼看到的都是漫山遍野的茶树,父亲一天到晚,不是在茶园里,就是在制茶的车间劳作。当时,君山茶场办有子弟学校,在茶场、岛上的孩子可以就近入学。
70年代的学校,时兴勤工俭学,在摘茶季节,学校便停课,教师带着学生来到茶园劳动。张志文对摘茶这一劳动特别喜爱。他年纪虽小,背着一个竹背篓,便约好邻居,低一班的何小燕一同去茶园劳动。孩子们采的都是低档茶叶,张志文一天可采四十、五十斤,几乎是一个成年女子的数量。他还把自己采的悄悄分一些给何晓燕,这个小妹妹习惯慢工细活,数量太少,怕同学讥笑。到傍晚,把茶叶统一过磅交茶场,一斤五分、八分钱的报酬,张志文一个摘茶季节口袋里真要挣一大把零花钱。尤其令他自豪的是,他学习成绩一般,得到的了第一张奖状,却是劳动标兵—采叶能手。
那时,张家有四个孩子,最小的在农村带。一大家人多,负担重,吃饱肚子都还成问题,家里居于老三的张志文,经常在深夜到茶场看父亲与同事一起加工制茶,到转钟时,有宵夜吃,父亲舍不得自己吃,就让张志文代他吃了那份宵夜,有时是一碗面条,里面放了些酸菜春笋作码子,有时是二两一碗的钵子饭,放一点榨菜佐之,总之,长身体喉咙里能长出手来的张志文,吃得很香甜。直到他父亲在弥留之际,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靠蹭父亲的饭才度过饥荒的。
君山茶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茶场制茶忙时,家属要参与义务劳动,每人大约有4个义工,也就是帮助烧火、炒茶叶。张志文却愿意代母亲去茶场劳动。
人虽小,胆却大。他敢于模仿父亲炒茶叶,可能是练习低档的茶叶,他一点也不马虎,极有耐心,也恰到好处的掌握了分寸,在一旁的师傅连连称赞。
张志文27年打理茶庄不厌倦
张志文过去在柳毅井附近设有茶叶销售店,因君山公园于2003年把职工整体搬迁,他就主要在洞庭北路邻近岳阳楼公园的门店,打理君峰茶庄,一些新老客户每年开春前就提前下了订单,他一年中只生产银针四十、五十斤,高档君山毛尖100多斤。这些纯手工茶,一上市就有人来取预约的茶。
妻子何小燕因从小羡慕张志文心灵手巧,会摘茶会杀青,也就青梅竹马结成了连理。俩人一同打理着茶庄,丈夫做茶,妻子成了销售员,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何晓燕给记者泡了一杯新上市的君山毛尖,喝了一口,一种清香在喉舌之间弥漫开来。
张志文说,君山银针的采摘制作要求很严格,有“九采九不采”之说。茶芽采摘后要经过十大工序,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看初茶叶干湿度)才能制成成品茶。最为关键的工艺技术是发酵,过去,君山茶场只有4个师傅知道从杀青、发酵到烘焙等整个工序。他是因为跟着父亲一手一脚地学,加之自己这近30年的刻苦操练,他的自创品牌“湘水君山春”也在茶业界慢慢叫响,受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