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北京秋拍精选:古董珍玩系列

11-16

北京秋拍精选:古董珍玩系列

2015年对于拍卖行来说是困难的一年,由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艺术品行业也进入了自己的低谷期,成交量和成交额都整体下滑。相应带来了藏品惜售,拍卖行征集困难。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拍卖人,反而更加积极的投身到拍卖征集中,依旧活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征集活动中。传是拍卖行的工作人员也同样奋斗在征集一线,更努力的为新老客户提供更完美的藏品。此次古董珍玩专题依旧藏品丰富,分设共9个专题,616件拍品。美欧艺拍为您奉上本季秋拍古董珍玩系列精选于您共赏。

盈寸凝神------鼻烟壶专题

“盈寸凝神------鼻烟壶专题”为本次新增专题,虽初次尝试,但也不乏精品,其中“Lot 1034清中期 琥珀雕荷塘鼻烟壶”就是一件不错的藏品。兼具工艺和材质。

此鼻烟壶取材琥珀,色近栗红,质地油润,光泽幽宁,琥珀内部有不规则的细小开片。体扁,圆口,翠玉盖,直颈,丰肩,鼓腹至底减收,平底圈足,足形椭圆,精巧秀气。肩部两侧凸雕铺首衔环,壶身浮雕荷塘鹭鸶纹,雕刻精细,古朴沉郁。

琥珀是一种古老的宝石饰品材料,产于波斯及其它各国,唐宋时期琥珀作为高级贡品传入中国。《册府元龟》卷九七二载,唐代宗大历六年九月(771年),“波斯国遣使献真珠、琥珀等。此烟壶纹饰雕刻精美,生动传神,纹样寓意美好,且材佳工巧,雅趣十足。

由于生产技术的原因料器在中国古代制作相当困难,所以也备受珍惜,本传题中“Lot1042清中期,料仿珍珠鼻烟壶”是料其鼻烟壶中的精品之作。

鼻烟壶以料仿天然珍珠掏膛挖而成,小口,肩部随形锤揲裹银,施蓝色珐琅釉,色泽鲜艳,光彩夺目。配穹顶盖,与烟壶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鼻烟壶是我国清代极为流行的一种鼻烟容器,因流行范围极广,材质造型丰富多样,成为一种集实用、赏玩、凝聚多种造型手 段的艺术品。此件烟壶以小体身轻,装饰材料不吝其昂,嵌饰工艺精绝牢靠,装饰效果华丽异常,通体无不显示出尊贵华丽气质。极为少见。或为清代重臣官宦内眷袖中妙器。

参阅:《金玉满堂-掌中宝》香港张宗宪先生藏鼻烟壶特展Tot400

苏做玛瑙鼻烟壶历来是鼻烟壶收藏大家竞相追逐的对象,由于他雕工精细,善于巧色巧做,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本专题中“Lot1046清 玛瑙苏做人物故事烟壶”应为苏做鼻烟壶的代表。

烟壶以玛瑙巧雕而成,直颈圆口,椭圆形圈足。腹部利用玛瑙天然的斑块俏色巧雕,雕人物故事图。线条流畅,动感十足,生意盎然。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其中烟壶以其精巧卓绝的制作技术,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在清代美学工艺上大放异彩,成为清代艺术的重要表征之一。此烟壶精巧雅致,高贵典雅,寓意吉祥,竟得奇趣。

本专题内容丰富,涵盖格种材质鼻烟壶50多件,定能给鼻烟壶爱好者提供一个收藏的好机会。

雅瓷秋华------明清及古代陶瓷专题

本专题是常设专题,瓷器是古董收藏的重中之重,依旧有重磅瓷器。

“Lot1118清雍正 斗彩鸡缸碗”是本专题中的重磅拍品,也是瓷器收藏中的重磅藏品。

斗彩鸡缸碗,成窑斗彩鸡缸杯为中国彩瓷历史上一段精彩传奇,其凝蕴成化皇帝独有的美学思想,下启后世摹古之典范,寄托无数好古者之倾慕心声。康雍乾三代君主均有慕古之心,曾谕旨御窑摹制,并各有化裁,自成一格,此斗彩鸡缸碗即为其中之杰出代表。

此斗彩鸡缸碗为雍正御瓷之精绝隽品,虽是仿制,然绝非一味摹仿。题材一致,器形不同,正好折射出雍正皇帝好古而不拟古之品性。其造型轻盈优美,荡漾出一种阴柔婉约之气,唯雍正御瓷所独有。胎质细腻,抚之似玉,釉质滋润莹泽,青花淡恬幽雅,彩绘绚丽清新,画笔生动传神,图中群鸡皆神采欲飞,“牝鸡逐队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翎毛尤极工致,绝非庸手所能及。可谓夺造化之天工,极制作之能事,丝毫不逊色于成窑。

考其画片之由来,可知是以内府所藏明代宫廷绘画为蓝本。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明弘治 吕纪《寿祝恒春轴》”之群鸡局部与本品一面的主题纹饰非常相似。而其另一面主题纹饰则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宣德皇帝敕赏辅臣杨时的《宣宗御笔母子鸡图》如出一辙。此二画一直为清内府所藏,相信正是其特别的题材正好符合皇帝对成化鸡缸杯的好古情怀而受到重视,最终移植于瓷器之上。由此可见,清三代官窑瓷图案与院画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在官窑瓷器制作之前,先由内务府造办处指派宫廷画师依据谕旨绘出所设计器型、图案,并由皇帝本人裁定,如有修改再度发回重新绘样,直至皇帝满意后方可命令递交御厂依样制作,此举称为“内廷颁样”。在雍正朝,御窑厂瓷样均由怡亲王、内务府总管大臣海望等亲自过问、管理,制作过程相当严谨。故此,此斗彩鸡缸碗当由雍正皇帝亲自参与设计和选材的御用珍品,其等级之高不谕而明。

自古摹古成窑鸡缸杯多为杯类,若本品之碗类独始见于雍正,甚为珍罕,检视目前所知资料,与之相同仅见台湾鸿禧美术馆旧藏“清雍正 斗彩鸡纹碗”及09年伦敦拍卖的一对雍正斗彩难缸碗,不同之处则是后者鸡翅、尾羽以黑彩绘就,浓重黑亮。

来源: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2012秋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Tot3098,成交价:RMB 8,052,392。

本次瓷器专题还新增了古代陶瓷部分,其中“Lot 1130定窑划花花口盘”是定窑中的代表器型。

盘为浅式葵口,盘心宽阔坦平,刻划莲花卷草纹样,花朵丰满,茎叶缠绕舒展,主体位置点缀一朵莲花。盘周压印对称的六处内凹外凸的小口,以呈葵口之式,底呈小圈足。除圈足底外,通体施白釉,釉层较薄且流动性强,器底有流釉痕迹,即“泪痕”,并于器身凹陷及阴刻纹饰线条内积聚,釉色白中闪黄如象牙般光泽柔和,颇为腴润。本品构图精妙,胎体细腻洁白,更添生气,配在温润晶莹的白色釉面上分外典雅优美。

定窑为宋金时期著名窑场,唐代开始学习邢窑工艺生产白瓷,经过晚唐、五代的长足发展,到北宋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白釉器胎白质坚,釉色白中泛黄,与前期白中闪青的色调有了明显差别。究其原因,可知北宋中期开始,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以及窑场周围植被破坏严重等原因,定窑转烧柴成煤,煤火力强而火焰短,不仅窑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除,而窑外的空气也容易进入,使窑内产生氧化作用,导致瓷器釉色微黄,这也成为定窑白瓷盛烧期的特色。此盘使用的刻划工艺为宋金定窑的代表性技法,先用刻刀刻出纹饰的外轮廓线,再于轮廓线旁划一细线,而另一侧斜削减地,刻、划并用,形成一侧双线、一侧斜削的刻花特点,具有鲜明的特色。

本品端庄持重,釉色沉静内敛,划花纤细流畅、收放自如,卷草花卉于盘内底随意舒展,置于桌案之上,尽显文人情怀。

参阅:1,《定州花瓷:院藏定窑系白瓷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14年,第88-89页,图II-42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上)》,李辉柄,上海世纪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81页,图72

古代陶瓷窑口众多,种类各异,其中吉州窑的木叶纹可谓黑釉瓷器的代表,本专场中的“Lot1122吉州窑木叶纹斗笠盏”是极具代表性的拍品

此盏敞口,斜腹壁,矮圈足。通体施黑釉,釉色肥厚、匀净,碗内贴印双叠加木叶纹,叶脉清晰,纹理自然,令人称奇,而双木叶纹叠加更为少见。吉州窑黑釉木叶碗的窑址在江西吉安,木叶盏 的制作也有着较长的时代跨度,但它们都保持着非常稳定的特征。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木叶盏有非常大的可能是禅寺僧人们于茶事订制的特殊专用品种,木叶盏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也颇近于禅理。当人 们捧起这只黑釉碗饮茶时,就会看见有一片活灵活现的叶子沉在碗底,与“青白”、“黄白”的茶色相映成趣。

玉玩清赏------明清玉器及首饰专题

玉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长把君子的品德和玉比肩。本专场的玉器也是精彩辈出。其中“Lot1157清嘉庆 白玉素碗一对”是本场的一个亮点。

这对清代的白玉碗,材质细腻柔和,温润平滑,造型精巧,别致美观。敞口、深弧腹、小圈足底。整器质地坚密均匀,颜色均一,莹亮润泽,光鲜亮丽。器身外部光洁无纹,素雅柔和。器壁薄透,轻盈洁净,做工精良,光滑平顺,线条柔和,不加过多修饰,以表现其纯美质地,以最简洁的方式雕琢,构思精巧,风格简约,掏膛干净利落,打磨光鲜平滑,整体工艺细腻而娴熟,放置于书房之中,更能增添文雅之气,碗底题刻“嘉庆年制”款,更显尊贵典雅之气,值得珍藏。

君子与玉比德,也常把警示名言刻在自己佩戴的玉器上,本专题中“Lot1160白玉沁色“轻信重疑”佩”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佩白玉质,局部有沁色。方形,正面边缘起线,内雕螭龙纹,螭龙神态生动自然,威猛凶悍,肌肉壮硕;背面阴刻“轻信重疑”四字。整件规整方正,玉色内蕴,沁色自然,具古朴神秘之美。螭龙纹是常见传统装饰纹样,《说文·虫部》释云:“螭,若龙而黄。”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螭龙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之称。

玉器不仅是君子警示自己的品德的标准,还是吉祥寓意的化身。如“马上封侯”“连年有余”“多子多福”本场中的“Lot1178清早期 白玉童子摆件”就是玉器种吉祥寓意的代表。

童子玉雕件是古代玉器加工的一种常用手法,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且多表现生动活泼,吉祥喜庆的审美情趣,被社会各个阶层所喜爱。此佩玉质极佳,为上等白玉,质地洁白细腻,光泽度高,童子雕刻细腻精致,具有灵动感。童子侧卧,边缘光滑,琢磨精细,抛光考究。童子面如银盘,头梳发髻,大头阔额,神情微笑,眉清目秀,一脸稚气,可爱至极。制作精美,细微之处更是有所体现,童子的眼眉、鼻子、嘴巴、甚至发髻、衣纹都被刻划得惟妙惟肖。清代盛世,天下太平,人们喜将祈求多子多孙,子孙昌盛的美好愿望浓缩于瓷器、玉器、木雕等各式工艺品,此件即为其一。整体碾琢精细,抛光讲究,可观可赏,实为难得。

畅古怡情-------文房及砚台专题

文房专题是我们的常设专题,文房专题中涵盖的文房用具及把玩之物,古代文人大多性情高雅,不拘于俗套,有些文人还亲自参与到设计和之作中,所以文人所用之物大多很有品味,程式化的东西很少。本专场中“Lot1221清早期 黄花梨起线笔筒”

此笔筒以黄花梨材整挖,圆柱形,平口,方沿,整器光素,上下起线,口沿起线圆润而底部略有起伏,器表纹理别具一格,光素无工,以特有的自然纹理取胜,简约雅致。木纹精妙有如云蒸霞蔚,令人起深情缱倦之思。整体造型端庄规整,展现黄花梨瑰丽气质,又饱含失文雅书卷气,久经摩玩承传,历史气息浓郁,包浆丰厚,是一件难得的文房佳器。

文房用具中“笔墨纸砚”,砚虽排在最后,但砚台对文人极其重要,古代文人也不息重金购买上乘的砚台。“清早期 端石喜鹊登梅砚”是一方上的端砚。

此砚以整块砚石切割平整,色泽温润,发色纯正,整体呈长方形;气韵古朴简华,有时光豢养之厚重汲古感。端石顶端浅浮雕刻喜鹊登梅图案,雕工考究,布局繁而不乱。端砚以其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曾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文房陈设不仅局限于“笔墨纸砚”对于其他的陈设也极为考究,文人尚且如此,宫廷之中更甚。本场拍卖中“Lot1291清中期 铜鎏金炉瓶盒一组”也是极精美的文房陈设。

炉、瓶、盒三式组合自十五世纪明早期就已出现,其后盛行于清代,是宫廷重要的陈设用品,在书房、厅堂的案几上均可设置。炉可燃香,瓶可插放铜铲、箸,盒可存放香料。材质多以铜、玉、瓷为主,但成套传世者十分少见,更显珍贵。拍品为铜鎏金炉、瓶、盒一套三件。铜炉圆腹三足鼎式,两侧饰兽首,底承三柱足,腹部开光,其间鎏金花鸟纹饰。炉盖镂空,盖钮雕作狮子戏球状。铜瓶小巧秀美,瓶身开光,刻梅花喜鹊图案。圆形盖盒,子母口相扣,盖面开光鎏金并浮雕花鸟纹饰。小巧玲珑,制作精良。一套三件,实属难得,乃收藏之佳器。

金刚般若------明清佛像及铜器专题

近年来古玩行情虽有震荡,但佛像板块却一路长虹稳步增长。古人制作佛像大都怀着崇敬的虔诚的心认真的制作。本场中“Lot1349明 铜鎏金观音坐像”是一件时代风格鲜明的藏品。

此尊观音造像为明代汉地风格。观音头戴风帽,高发髻,顶上有小化佛,耳坠耳铛,胸前饰有精美的璎珞,面相圆润,双颊饱满,双目微合,神态安祥,微含笑意。身穿僧袍,结禅定印,全跏趺坐,衣裙下摆于双腿间铺展开来,裙角边沿錾刻有细密精美的花卉纹饰。

观音是印度梵语意译简称,全称“观世音”,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光世音”,德号“圆通大士”。 她是印度佛教中的著名菩萨、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各大菩萨中,她以慈悲着称,是佛教慈悲的化身。千百年来,她以慈悲的功用受到了印度、中国及东南亚各国佛教信徒的广泛崇信,被誉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明中期之后,造像造型渐趋头大身长,体态丰臃,传世品较多。而此尊观音比例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像身胸、腹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且通体鎏金,保存完好,制作工艺上乘,有别于多数泥金,漆金之器,是尊难得一见的汉传佛教造像精品。

佛教题材中有面向和蔼的观音、弥勒,也有面目狰狞的护法大神,比如本专题中“Lot1346清早期 铜鎏金大黑天”就是面目凶猛的护法大神。

大黑天(梵语:Mahakala),该神本是婆罗门教湿婆(梵语:Shiva,即大自在天)的变身,后为佛教吸收而成为佛教的护法,特别是在密宗中大黑天是重要的护法神。藏传佛教认为大黑天是毗卢遮那佛(梵语:Vairocana,或称为大日如来)降魔时呈现出的忿怒相。

此尊一面两臂,红发似火焰,三目怒睁,咧口卷舌,狰狞无比。身披一张白象皮,项挂蛇,佩饰璎珞钏环。大黑天是胜乐金刚教法中的黑天护法,因为教法传承的区别而又有诸多不同形象。有单身和双身,又可分站姿和坐姿两类。此种站姿者为噶举派所特别重视,是噶举派四大八小的共同主要护法。

畅安雅集------古代文人书房陈设专题

本专题是本次拍卖新的尝试,我们试图恢复古代文人书房的格局,而且要传递一个“古为今用”的文人书房概念,古物并非只能收藏,它还可以让现代人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

古代文人对于自己的文房布置十分讲究,有很好的格局和空间感。一个清雅明敞的斋室中,一几一踏、书柜踏旁而置,墙上悬一古琴,窗前一汉白玉盆,盆中锦鲤游荡。几案上一洗、一砚,一炉沉香,置一盈尺供石,或置一二竹木牙角牙雕,便将这一一玩物构成一个系统,一个艺术化的生活空间。

物无大小,贵在识趣,将在北京传是亮相的“畅安雅集------古代文人书房陈设专题”就是一个颇具看趣的专场。专场中“Lot1379清乾隆 白玉雕痕都斯坦西番莲盖盒”是一件材质和工艺尚佳的文房陈设。

痕都斯坦玉素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独特的玉石加工工艺及其玲珑婉转的异域风范深为仰慕新异的乾隆皇帝所钟爱。痕都斯坦玉匠喜用纯色的玉材雕琢,即一器一色,尤多选用白玉或青白玉,透明晶莹。当地人相信玉做的餐具可以避毒,故一般多为实用的碗、杯、洗、盘、盒等器皿。此件盖盒选用白玉制成,体大壁薄,迎光可透。盖盒圆拱状,灵芝式钮,钮下镂雕活环。盖壁满雕花卉纹,花叶茂密。腹部椭圆,呈瓜棱状,雕花卉纹样一周。底部处理别具匠心,雕西番莲纹,花饰繁缛,雕工精到。整体形态饱满,玉质温润,玉璧如纸,纹饰考究,即体现了痕都斯坦玉流美婉转的特点,同时也将玉石之纯净优雅表现地淋漓尽致,完美地诠释了当时宫廷热爱自然主义的装饰风格。

乾隆时除了制作中国传统玉器外,还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痕都斯坦玉器,即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痕都斯坦这一名便是由乾隆亲自考订。清代痕都斯坦位于印度北部,包括克什米尔和巴基坦西部,其玉多为南疆的和田玉、叶尔羌角闪石玉。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间,平定准回叛乱、收归新疆版图以及屯垦期间,清军将领陆续呈贡了当地贵族的玉雕器皿。乾隆见之,珍爱不已,敕谕养心殿造办处设“痕器”玉作仿摹。乾隆题咏鉴赏玉器的诗文,有800多首,其中56首是颂咏“痕器”的。

痕都斯坦玉器具有强烈的伊斯兰艺术风格,碾琢工艺讲究胎体薄如明纸,线条硬拙、刚劲,玉器表面的抛光亮可鉴影,有一种近乎金属的质感。而其造型和装饰更具特色,造型新颖,多呈瓣形、叶形、橄榄形等植物形状;最常见的主题纹饰为花叶纹;表现方式有浮雕、镂雕等,特别是在器物的底部或耳部,都采用了别具匠心的设计与处理,展现出痕都斯坦玉器的独特韵味。痕都斯坦器融合了回教艺术与欧洲、中国等地之特色,又以莹薄精巧的精绝技法,表现了与中国传统玉器迥异的异国作风,对于清代玉雕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使清代玉雕加入新的创作美感。

参阅:《故宫所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图录》页162-163,台北故宫博物院,1984年。

文房陈设专题必然要有文房用具“Lot1390清嘉庆 绿地粉彩御制诗文花卉海棠盘”是典型的宫廷文房用具。

此盘为花口,口沿施金,浅腹平底,底部边沿随器形的曲折附对称四足。器内、外均饰绿色地粉彩莲花纹样,器心海棠形开光内红彩书嘉庆皇帝御题诗文:“佳茗头纲贡,浇诗月必团。竹炉添活火,石铫沸惊湍。鱼蟹眼徐漂,旗枪影细攒。一瓯清兴足,春盎避轻寒”,描绘了春夜皇帝品缆新茶之情景。文后落“嘉庆丁巳小春月之中澣御制”款,下绘圆形“嘉”、方形“庆”朱文印章。底落“大清嘉庆年制”矾红六字篆书款。 本品为嘉庆朝御窑名作,传世所见同类器尚有黄地和胭脂紫地等,绿地较少。所题御制诗出自《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十五,作于嘉庆二年十月(1797年)。据清档记载,嘉庆皇帝有在清晨饮茶的习惯,深爱品茗故赋诗赞咏并写入在宫廷御窑烧制的茶具上。这首壶铭茶诗,是嘉庆帝于嘉庆二年(1797)十月中旬所作。因此推知,这些御题诗文的茶具应该为嘉庆早期的御瓷。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黄地粉彩者,可参见《孙瀛洲的陶瓷世界》,耿宝昌,紫禁城出版社,页292。

文房陈设中必然会有家具,明式家具是古代文人执意追求的,有些文人还亲自参与到设计和之作中,所以明式家具很内敛,很有文人气质,更有内涵。本专场中同样有重量级的文人家具。“Lot1400明 黄花梨曲尺罗汉床”

罗汉床名称俚俗,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解释,推测与明人所称弥勒榻有关。弥勒榻是大型坐具,短不能卧;而罗汉床也是坐的功能大于卧的功能。古人隋唐以前的生活习俗是席地坐,虽宋以后演变为垂足坐,但盘腿打坐的习惯一直保留着。弥勒榻、罗汉床都是为适应国人旧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种。罗汉床亦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号的犹如现代版的“沙发”。古代中国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之分,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可以用来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则不能用来待客。此罗汉床采用三屏式床围,有明显明末罗汉床的造型风格,三面围板以曲尺纹样做装饰,简洁朴素。床身宽大,与牙板衔接处做束腰、腿足厚重,大挖马蹄。体形较大,牙条中部较宽,曲线弧度大,俗称“罗汉肚皮”。正中若放一炕几, 既可依凭,可卧可坐,又可放置茶杯餐具。将其陈设在厅堂上,素雅端庄,光润莹亮。包浆古朴,磅礴大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黄花梨精品家具。

展览:《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首都博物馆,2011年7月

著录:《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107页 图2

床榻是文房家具中的必备,椅子更是不可或缺。“Lot1406清早期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此对官帽椅搭脑中间凸起,两端弯曲上翘。扶手与鹅脖均为弯曲,扶手与座面间安联邦棍。座面藤屉。座面下饰牙条。步步高管脚枨,目的避免榫眼集中,有损坚实,为明代常见样式。座面下三面饰壶门券口,边缘起阳线。因外形轮廓酷似古代官员帽子,故名。搭脑与扶手出头,称“四出头官帽椅”,因多在北方流行,又称“北官帽椅”。此对椅椅背饰螭龙纹,其馀光素,以做工精细,线条简洁取胜,为明式官帽椅典型风格,在显现自然本色的同时,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而且香气暗含,历久弥醇,与人的气息彼此交流,相融相通。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华美而且绚烂;空灵飘逸,与中国水墨彩墨异曲同工;景自天成,与各种自然现象息息相关——千百年的风雨铅华,日晖月映,在她的光泽及木质之中留下鬼斧神工——风力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还有麦穗纹、蟹爪纹、山纹、流水纹等等,足以让心领神会的美妙意境沟通古今。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甲71,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44页。

香炉在文房中也扮演这极为重要的角色,熏香沐浴古人极为讲究。“Lot1387明 铜阿拉伯文三足炉”

铜质,色黑褐。敞口,平折沿,厚方唇,沿面内外有两周凸棱,唇面施两周旋纹,颈部短束,垂腹,下腹部圆鼓,无耳,下承三个蹄形足。腹外壁饰减地阳文阿拉伯文,笔画流畅,字地色暗,字口清晰。腹底铸有方形减地阳文楷书六字三行“大明正德年制”款识,字体规范端正,字口干净利落,字地呈墨色,较为平整,“德”字中间少一横。明清时期的铜炉为焚香之器,是供桌上必置的香炉、花瓶、烛台三种供具之一。此器造型古雅浑厚,打磨精良,包浆温润。

嘉木良工-----古典家具专题

“嘉木良工----古典家具专题”家具专题是传是拍卖中的优势板块,虽然是势,但我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我们依旧认真负责的甄选拍品,力争为广大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拍品。

本专场中“Lot1432清中期 黄花梨官帽椅两对”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上乘黄花梨艺术品

南官帽椅的细分种类很多,大体有高背、矮背,还有搭脑与扶手处二出头、四出头等,是椅子中最常用也品类最多的一种。 这一堂南官帽椅为南作,用料考究,做工较细。搭脑与后腿连接采用斜插榫,扶手与鹅脖连接为挖烟袋锅榫。矮背素面,攒框藤屉,椅盘下打洼出冰盘檐,素刀牙,步步高管脚枨。老包浆,全品相。

参阅;纽约佳士得2014年春拍lot 2292,成交价725,000美元

明式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本次拍卖中“Lot1429清早期 黄花梨罗锅张方凳”就是明式家具的一个缩影。

凳,又称“杌凳”,俗称“杌子”,是一种无靠背无扶手的坐具。最早见到的凳子形象是在汉墓壁画上,但是直到宋代才逐渐成为正式坐具。此凳面为标准格角榫攒边,四框内缘踩边打眼造细藤软屉,下装二根穿带出梢支承。边抹冰盘中部打洼一周。束腰与边沿起线的直牙条为一木连做,以抱肩榫与腿足结合,腿足顶端出双榫纳入凳面边框底部,下端伸展为线条明练的马蹄足,敦厚稳固,劲峭有力。牙条上的阳线连接延续腿足。四腿之间以罗锅枨相连。牙条下罗锅枨以齐肩榫退后装入四足。此为明式方凳之标准器,用材粗硕,线脚简练,比例适当,造型典雅,工艺精致,色泽华丽优美,显示出明式家俱的神韵。

来源:天津文物公司旧藏

黄花梨家具有精美的作品,同样红木家具也同样有精品。“Lot1442清 红木福再眼前圈椅”是清代红木圈椅中比较特殊样式。

红木制圈椅,搭脑雕蝠纹,扶手顺势而下嵌入椅盘,设曲形联邦棍,浮雕蝠钱纹,寓意美好。椅面攒框镶板,冰盘沿,圈椅扶手不出头,与鹅脖圆角相连。座面下装铲地浮雕宝珠纹牙条,腿足间设步步高管脚枨。榫卯巧妙,包浆莹润,保存完好,尽显富贵。

“Lot1451清 红木龙纹双拼圆桌”也是清代红木家具中的上乘之作。

此桌为双拼式圆桌红木材质,冰盘沿,桌面整块一分为二,由两张半桌榫拼而成,束腰,牙板浮雕夔龙纹,牙角镂空雕拐子龙纹。桌下设踏板透雕缠枝花卉纹。三弯腿,灵芝足踩珠。此桌工手不凡,舒适大方,富贵典雅。

古典家具的制作在中国一直有所传承,有所延续,榫卯结构造就了中国古典家具的神奇,在当代一些老手艺人依旧严尊旧制,一丝不苟的制作当代的古典家具。其中“Lot1462黄花梨方角柜”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当代古典家具。

“面条柜”,明式中最经典的柜子,储物的家具。上窄下宽,通俗叫“大小头”,显然是底下大,上面小,很形象。面条柜有自动关门的优点,而且具视觉稳定感。此面条柜通体由黄花梨制,主体框架为方材,柜顶喷出,为盖帽式,两扇柜门对开,两门板为一木对开制作,安条形铜制面叶,长方形拉手。内翻马蹄足,侧脚收分尤为分明。此柜造型简洁明快,适于收藏。参阅:

1.黄定中着《留余斋藏明清古典家具》页152 图32 清初 黄花梨高面条柜 宽95cm 深51.5cm 高195.5cm。

2.胡德生着《明清家具鉴藏》第二卷,山西教育出版社,页109。

观山------赏石专题

古往今来,我国文人雅士大多喜爱藏石赏石。他们不仅对奇石怀有深厚倾慕之情,而且不少人以石为友,以石为师,以石为乐,甚至有的以石为终生伴侣,须臾不离。本场的赏石专题精彩倍出,既有名家收藏的名石,又有文房庭院陈设的奇石。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悦目赏心的美石盛宴。

太湖石历史悠久,列为古代四大名石之首。其中Lot1505阮元藏太湖石“绘月”。此石整体造型独特,端庄肃穆,石表嶙峋光洁,石质坚密清润,浑穆古朴、凝重深沉,石体中部贯通,纯然天成,不仅令人联想到水流激荡,范成大《太湖石志》所谓“波涛激啮而为嵌空,浸濯而为光莹”是也。唐吴融的《太湖石歌》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 《云林石谱》、《洞天清禄集》、《太湖石志》等文献皆记载宋代太湖石“性坚而润”、“击之有声”,赏者不同,景亦有别;观之角度不同,景色亦变化万千。此太湖石意蕴丰富,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正面书有:“苍翠奇突兀,曾作秋水骨,炎凉具不知,甘居烟云窟。“孤寂清冷之情尽蕴此品之中,配有挺拔的红木底座,石、木相得益彰,是为佳作。后署“云台”款

稽古乐群-------古董雅玩专题

本专题中拍品种类繁多,包含料器、珐琅器、竹雕、木雕、铜器等等。“Lot1522清 宝石红料碗一对”是清朝料器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碗敞口,深腹,圈足。足底刻阔边细阴文方印款“嘉庆年制”四字楷书,单刀切线,用刀干脆爽利。由红料制成,通体显透明宝石红色,色泽润丽清奇,晶莹剔透,典雅脱俗。通身素雅,不琢丝毫纹饰,碗壁轻薄秀巧,彰显皇家风范。料器俗称玻璃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宋代和明朝都有相应的作坊生产,但其真正发展到巅峰时代却要到清朝。早在康熙年间就成立造办处玻璃厂,并聘用懂技术的传教士指导中国工匠,共同制造了大量的玻璃器皿用于宫廷陈设。此器红色发色均匀、淡雅,并未呈现众多其它时期料器烧造中出现颜色不均的状况,是难得的夺天色而难见修饰之作,盈握之手感温润如玉,反映出清代时玻璃作精湛的工艺水平。值得珍藏。

Lot1532清早期 黄花梨大方盒

黄花梨方盒,木材花纹美观,子母口,周身光素,不做任何雕饰。盒身葆浆浓郁,保存完好,陈放书房案头,储藏印玺等文房小件,亦可盛放、书画册页,博有古蕴。

参阅: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宫廷包装艺术》,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第217 页

掐丝珐琅工艺是在元朝由西域传到我国,我国聪慧的手工艺者很好的继承,并在其基础上发扬光大。

Lot1560清 铜胎掐丝珐琅托盘一对

清代是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又一高峰。由于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皇宫养心殿设立御用工厂,称为“造办处”。康熙三十年“造办处”的御用工匠多至几百人。康熙三十二年,设“作”来制造各种御用器物。珐琅作也是其中之一。但这个时期的制作水平较之明朝无大发展。到了乾隆时期,景泰蓝与雕漆、金漆镶嵌等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四年,从广州招来珐琅艺人梁绍文,邀扬州艺人王世雄进宫制作珐琅器。这一时期,景泰蓝制品在皇宫内处处可见。小到床上使用的帐钩,大到屏风,甚至高与楼齐的佛塔(故宫珍宝馆乾隆花园内,承德外八庙小布拉宫内的大殿都有陈设),以及日用品,桌椅、床榻、酒具、砚、匣、笔架、建筑装饰、宗教用品等等,无所不备。

此对掐丝珐琅托盘,分上下两部分。柱足外撇,上承浅盘,整体以蓝色珐琅釉为地,器身饰如意云头纹,足腹饰蕉叶纹。盘口沿饰彩色如意云头纹,盘心饰缠枝莲纹。胎体厚重,端庄古朴,设计巧妙,可转动分离;鎏金纯正,色彩绚丽。足内錾刻““大清乾隆壬子岁男明保恭制奉先老嘉公祭器”。整器纹饰饱满,色彩亮丽,工艺精湛,富丽堂皇,是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宫廷祭器的代表,十分珍贵。

拍卖时间

2015年12月04日-05日

预展时间

2015年12月2日-3日

展拍地点

北京亚洲大酒店三层 北京市工体北路新中西街8号

宠物药品在哪里买

豹皮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