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砚台之美:一鉴斋作者的独特欣赏视角

10-26

砚台之美:一鉴斋作者的独特欣赏视角

砚台欣赏

作者:一鉴斋


新近收的几方砚中,有一方小巧娟秀的一字池抄手歙砚。这类一字池抄手砚在一鉴斋藏砚中已有好几方,本篇这方是最为袖珍,形制比较完美的一方。




  这方一字池抄手歙砚,长仅13.1厘米,宽7厘米,高3.5厘米。造型简单挺拔,线条简洁流畅,气韵端庄素雅。








  与后方背景中的一方九寸抄手残砚相比,它简直就是个小不点。



  一字池抄手砚的砚池,别看都叫“一字池",在诸多实物中风格各有不同,稍加变化,砚池的造型就会发生变化,同时影响到整方砚的形制和气韵,这种表现用在明式家具中也是一个道理。例如宋、明时期的素夹头榫(刀牙)家具,看似简单牙头变化,就能诞生出丰富多变的造型艺术。


  老青鱼子石品,沉手,敲击金声。


  砚背抄手造型。


  试研墨。


  磨感稳而细腻,老的青鱼子砚下发墨大多不错,非常好用。而在新歙砚当中,一鉴斋对鱼子石品砚不太感冒,新歙砚中的这类往往下发墨欠佳。


  研墨完毕,砚堂容易清洗。


  下面是一鉴斋另外几方一字池抄手砚,以及相似造型的砚,可以对比看看,各有千秋。





  下图为1973年广东高要县出土的宋代一字池抄手端砚,这一文物证明在宋代,这类抄手砚就已经出现了。


  一字池抄手砚,出现于宋代,至明代得以广泛地流行。这种造型的砚简洁大方,文气十足。老的抄手歙砚不仅造型美观,而且砚石优良,下发墨极好,是一鉴斋非常喜欢的一类老砚。





在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砚形当为抄手砚,也称为插手砚、手抄砚或者是大史砚。抄手砚的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故曰抄手砚。



  东汉及魏晋时代有盘型三足砚,至晋代演化成三足着地凤池砚,凤池砚至唐代演化成箕形砚。到宋代,这种箕形砚逐渐演变为抄手砚。


  宋代,砚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并重。宋砚的特点是外形轮廓朴素大方,实用、雅观。抄手砚(太史砚)则是宋代砚的主要样式。

  民间一般认为,"一字池"抄手砚源自宋代,形制上显得要窄一点,高一些,多数长度在20厘米左右,宽度为10-12厘米,高度往往大于8厘米,不少甚至可达10厘米。发展到明代,这种抄手砚大多数在高度上有所降低,逐渐变得宽一些。发展到清代,抄手砚砚式的高度更低矮一些,宽度也更宽一些,多数砚池挖得也要更宽大一些。

  而上海博物馆研究认为,宋代主要流行的是砚首与砚尾稍呈弧形,三侧壁内敛的这类抄手砚。而形制上显得高大的"一字池"式抄手砚源自元明时期,流行于明时期。而广东省博物馆藏有一方1973年广东高要县出土的宋代抄手式端砚,如出土墓葬断代无问题,则至少可认定一字池端砚在宋代即出现了。


  抄手砚自宋代以来发展至清代,其砚形上的变化即是如此。

  笔者这方"一字池"式抄手砚,长19.3厘米,宽10.8厘米,高3.4厘米,材质为㠛村石。



  线条简练的"一字池"砚池。


  㠛村石砚:又称澄泥石砚、苏州灵岩山石砚,吴县澄泥砚,太湖石砚、苏州砚、漱江石砚、藏书砚等。出自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镇附近的灵岩山一带。该石是风化花岗岩粉末经千万年重新沉积形成的页岩,质地细密均匀,密度大,硬度适中,石中偶有金属砂粒,佳石亦可作砚。具发墨快、不渗水、久贮不涸的特点。因其质地颜色极似澄泥砚,故世人多称作澄泥石。

  㠛村石有黄、青、红多种,称为”鳝鱼黄“、“蟹壳青”、“虾头红”,以“蟹壳青”、“鳝鱼黄”为上品,又以蟹壳青为最佳。㠛村石砚并不象别的砚种形容的那种如“孩儿肤”一般的细润,但㠛村石细、润,磨墨十分爽利。



  历史上关于㠛村石砚的记载也有很多:

  北宋苏州人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砚石山,在吴县西二十里,山西有石鼓,亦名石鼓山,……有㠛村,其山出石,可以为砚,盖砚石之名不虚也”。

  米芾《砚史》云:“苏州褐黄石砚,理粗,发墨不渗,类蘷石。土人刻成砚,以草一束烧过,为慢灰火煨之,色遂变紫,用之与不煨者一同,亦不燥,乃知天性非水火所移”。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宋以后开采天然石琢砚类澄泥砚,亦说名澄泥砚。其品类有鳝鱼黄、朱砂红、绿豆砂等。”

  宋代大书法家王庭坚诗云:“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米芾赞其砚云:“其质坚丽,哈气生云,贮水不涸,墨水于纸,鲜艳夺目”。

  清代宫廷砚谱《西清砚谱》,正册收录了宋代㠛村石砚五方,与端砚歙砚并列。收录书中的每一方砚,都有乾隆皇帝的铭文。其中卷十四宋代㠛村石凤池砚铭为:“龙宾休说㠛村无,犹此晨星一二俱。漫诩外庭希见也,空知内府久藏乎。”

  清代《吴门表隐》载:“蠖村在灵岩山,西即砚台山……挖石琢砚,文有金星,不减歙端,有青黄二种。”藏书澄泥砚具有质地坚而不脆,细腻润而不滑;发墨快,不损毫,贮水数日不干等特点,兼得实用观赏之妙。自然色主要有鳝鱼黄、蟹壳青、虾头红三种,加之雕刻精工考究,造型古朴端庄,色泽深沉含蕴,图案精美优雅,砚之品位极高,有“月融还似洗,云湿便堪研”之赞。


  笔者这方㠛村石抄手砚,色青灰,当算是“蟹壳青”了。试试研墨,看看下发最为重要了。








  因为这方砚是老砚,砚堂有包浆未去除,因此会影响下墨,磨感略滑,但下发还算不错,略逊于端上三坑佳石。如果去除包浆,相信下发效果会更好一些。


  历史上,㠛村石在宋代始较多开采,盛于明代,为文人最爱。至清中,为乾隆皇帝所喜。但至晚明及清初,㠛村砚老坑口佳材因大量开采而开始濒临衰竭,后绝坑。晚清及民国时期,直至当今,所谓㠛村石,多为取自当地其他坑口的石材,但多粗糙又不发墨。与红丝砚、松花砚古今状态相仿。关于㠛村石老坑口枯竭之事,一些史料书籍上也有介绍:

  明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令吴,为官二载,卸任后游吴越年余,他在《灵岩记》中发出感叹:“……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米氏《砚史》云:‘㠛村石理粗,发墨不糁’,即此石也,山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蒐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嗟乎!”。袁中郎做了二年的吴县地方官,相信他的话是比较可靠的。
  清初徐菘、张大纯在《百城烟水》一书中也有类似记载:“(吴县)灵岩山,去城西三十里,馆娃宫遗址在焉。……石之奇巧者十有八,惟灵芝石为最,故名灵岩。西产砚石,即㠛村石,一名砚石山,明嘉靖后屡经购采,石景半废”。
  及清中期,㠛村石佳材逐渐稀少,当地人以新产之石充之。清唐秉钧《文房肆考》云:“苏州府灵岩蠖村石,亦可作砚,有淡青、鳝黄二色,而佳者今已取尽无有矣。山上市肆造以货人者。非粗燥即不能发墨,归愚沈公(沈德潜)少壮时,家居其处,知其所产,尝为余言之”。
  清朱栋《砚小史》引:“丁阆环曰:产苏之灵岩蠖村,有淡青者,有黄色者,古坑颇发墨,俗名老蠖村,今已取竭。新产滑燥不堪,肆中多是”。

  《古玩指南》:“江苏苏州灵岩㠛村产佳石,亦可作砚,最佳。有淡青、鳝鱼黄两种。今者石已取竭,并无新产,乃附近之民尚有取他石以制砚,以惑世者,惟伪者多粗糙,且不发墨。以此可分真伪也。”


“砚之清韵”,收录“一鉴斋”藏砚中造型雅致的砚,主要为明(晚期)清文人砚,以及少量造型工艺精良的新砚。文人砚,始于宋,兴于明清。这类砚,规格多不大,4-6寸最为常见,修饰多为点睛之笔,一般都不会满工,多数石质坑口也较好。明清文人砚,因为有当时的文人把关,除了要求砚型典雅大方之外,更主要的是其实用性——墨下发上的优劣,因此明清文人砚的下发墨品质都不错。

  很多人藏砚、论砚,喜欢看的砚规格大小、是否有铭文等要素,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但凡石质上佳的砚其规格多不大。像如今,上至拍行下至地摊,凡紫石者皆称端砚,凡石品略丰富点的,必称端砚老坑或水岩,动辄10寸、12寸以上的“老坑”大砚“随处可见”,到处是坑,老坑老坑老是被坑。实际上,石质上佳的砚,多不会有铭文。像端砚老坑古砚之上,刻铭文的少之又少。有铭文的砚,多镌刻在如端砚宋坑或其它比较低端的坑口砚。博物馆馆藏有不少铭文砚,其上铭文大多为后来收藏者所镌刻。 市面之上许多有铭文的砚,也多是历代商家为求善价的寄托款。



 关于一字池抄手砚的源流,在“(山蒦)村石抄手砚(太史砚)”与“宋代抄手砚源流”两篇博文中已有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下图这方一字池抄手歙砚,长14.8厘米,宽7.5厘米,高3.8厘米。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整体端庄素雅。砚身修长高厚,风格堂堂,颇有明代雄浑的时代风格。




  砚池为“一字池”,其造型与笔者的另一方“(山蒦)村石抄手砚(太史砚)”中的“一字池”砚池略有不同。


  砚池经过重新打磨开堂,能一睹石质原貌,石质温润细腻,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它是一方好砚。


  底部抄手造型,既减轻重量,又方便拿取移动。


  试墨。


  磨感糯糯的,研墨细腻,手感似端上好的麻子。下发墨效果均不错,能与端老坑一比高下。


  砚堂也容易清洗。




  湿水之后仔细观察其石品,砚表面有不少金星,砚堂微凹则显现出鱼子石品;底色青黑,阳光之下则显得灰黑;底纹色泽莹润,阳光下不同角度折射或有黑线银丝,变化万千。笔者对歙砚坑口不太熟悉,略知一点皮毛,看石品类似武溪子石,又似金晕水坑。


------------------------------------------------------

砚之清韵

砚之形韵

砚之形韵(一) —— 㠛村石抄手砚

砚之形韵(六) —— 一字池抄手歙砚

砚之形韵(十九) —— 㠛村石履式砚

砚之形韵(三十) —— 一字池青鱼子抄手歙砚

砚海拾遗

砚石工艺品


宋代抄手砚源流

木刻画 简单漂亮

茶杯猫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