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小核雕"中的巨大世界

11-03

小核雕

来源:廊坊云报

廊坊日报讯“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明代文人笔下的《核舟记》让核雕技艺的精妙高超跃然纸上。在永清县别古庄镇,也有着许多像王叔远一样的工匠。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们在坚守中不断创新,共同开创出中国核雕艺术中的冀作风格。

永清核雕发源于别古庄镇后刘武营村,目前已形成以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区)的庞大产业链条,拥有各类企业、工厂、作坊2000多家,从业人员4万人,其核雕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2016年,永清核雕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2019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授予永清县“中国核雕之乡”称号。

今年以来,永清核雕形成了线上线下双轨道销售格局,有力顶住了疫情冲击,销售额实现逆势上扬。其中,90%的核雕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有效带动了当地百姓就业增收。

方寸之地雕万千世界,毫厘之间刻百态人生。小小的核雕如何成了百姓的致富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它如何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近日,记者走进别古庄镇,探寻相关答案。

①摆地摊、开门店、做电商

——小核雕打开致富渠道

在别古庄镇的条条街道,各种核雕商户招牌随处可见,一排排装修讲究的新式民居则是百姓幸福生活的见证。近年来,核雕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

永清核雕起源于当地古老的核雕花篮庆生习俗。1971年,永清核雕创始人、后刘武营村核雕匠人杨恩歧在本村成立了首个核雕生产小组。从此,永清核雕开始了产业发展之路。

凭借独有的层次工、精细工、细密工等雕刻工艺,永清核雕逐渐成为北方核雕市场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文玩热”兴起,永清核雕产业形成了以原料供应、艺术创作、生产加工销售、文化传播、培训几大板块为主体的产业链条。

传统艺术和市场接轨,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永清核雕产业发展初期,就有专业的销售部门与人员。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让产品“走”出去,永清核雕匠人们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奔赴京津冀的文玩市场摆摊、找销路。

张爱亮今年26岁,是别古庄镇赵百户村人,他家里曾经营一个核雕小作坊。从十六七岁起,每到周六凌晨,张爱亮就和镇上的匠人“拼车”前往北京,销售自家的核雕产品。

“一个书包、一个行李箱就是我的全部家当。”张爱亮告诉记者,“当时的销售条件特别艰苦,但大家乐在其中,因为我们的核雕产品不愁卖,很受各地客商欢迎。”

一段时间后,一些核雕匠人积累了原始资本,相继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实体店,永清核雕产品由此“走”进了大都市。2011年前后,永清核雕产品进入互联网销售时代。

然而,随着需求量激增,全国核雕市场出现了以次充好、“代工”等乱象,这给永清核雕产业带来严重冲击,导致核雕产品价格下跌,市场低迷。“究其原因,一是永清核雕匠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当地部分商户只看短期效益,不注重打造品牌。”别古庄镇党委宣传委员于冀芳说。

是安于现状还是勇敢改变?永清核雕产业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②立规矩、搭台子、办活动

——政府与企业携手打造品牌

在永清核雕文化园内一条约500米长的商业街上,有很多悬挂仿古招牌的店铺,店内顾客络绎不绝。“我们的产品都是手工雕刻的,这件是河北省工艺美术家、永清核雕文化园负责人王千月的获奖作品。”销售人员热情地介绍。

“目前,商业街有60余家企业、工作室入驻。”文化园市场部经理李春明告诉记者,“永清核雕文化园于2016年对外开放,是北方唯一一家集中展示、销售核雕艺术品、工艺品的专业市场。这几年,永清核雕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

永清核雕产业有了家门口的市场,这是如何做到的?

从2013年起,在相关部门引导下,永清核雕匠人渐渐有了品牌意识,他们联手倡导手工雕刻,明确区分机雕产品与手工产品,各售其值,绝不假冒。同时,成立核雕市场、行业协会、研发中心、培训学校等,组织南北核雕产业交流大会。核雕企业互相鼓励,共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政策扶持更为关键。为有效引导核雕产业良性发展,永清县、别古庄镇两级党委、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任主任的永清核雕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别古庄镇,行使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另一方面,依托核雕产业,结合发展实际,打造文旅融合产业带。

大型活动是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渠道。“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镇从2017年起,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永清核雕技艺大赛’。今年6月26日,为提升文创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又举办了第一届永清核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别古庄镇镇长李爱民介绍。

在8月初举办的永清县第二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县、乡领导直播带货,更是将永清核雕推向了“云端市场”。

亮名气、聚人气、展实力。一场场活动提升了永清核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拓了更大的市场,增强了发展底气。

③线上零售、线下批发

——选择对冲疫情的最佳方式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为“过去时”。为扩大品牌知名度,永清核雕产业瞄准了新销售模式。

“这条手串是纯手工镂空雕刻,喜欢的赶紧下单!”在爱亮团队的一间直播室内,一位主播正对着手机屏幕介绍。

2018年,张爱亮就看准了直播卖货这个大趋势。他停止了核雕生产,寻找到稳定的供应商,开始通过直播平台销售核雕产品,成了当地首批“吃螃蟹的人”。

拍视频、做推广、发福利……最辛苦时,张爱亮一个人在2天内直播近20个小时。渐渐地,他的顾客越来越多,业绩越来越好,单场直播销售额曾达到23万元。在他的影响下,当地不少商户也尝试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产品。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催生了“宅经济”,使得直播卖货更加火爆。“1个平台3名主播,大家倒班直播。月销售额没有受疫情影响,甚至比往年更多。”张爱亮带领团队抢抓机遇。事实证明,他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在张爱亮等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核雕商户转战直播平台,北氏核雕工艺品(廊坊)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直播卖货解决了库存压力,使生产正常进行,保证了员工收入,也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该公司经理单士超介绍。

出单、配货、串配、打包……走进该公司厂房,记者看到,各岗位的员工正紧张地忙碌着。在一间直播室内,刚工作两个多月的主播小娜正认真展示着核雕产品。休息期间,她告诉记者,自己目前的月收入接近5000元,公司收入最高的主播每月能拿到2万元以上。

“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11点半,五六个平台同时直播。还有一部分员工在廊坊市区运营网店。”单士超说,“公司将一半产品放到网上销售,另一半卖给其他直播团队。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产品都不够卖,还需要去别处进货。”

线上销售有了稳定市场,那么,线下销售如何“破题”?

今年上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为尽快复工复产,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王千月于4月初在园区内开辟出新场地,开设了永清核雕批发交易中心。该交易中心从今年4月下旬起运营,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每周五上午开展交易,现已入驻400多家商户,每个交易日销售额都在300万元以上。

如今,该交易中心不仅吸引了京津冀客商前来采购,还引起了山东、上海等地客商的兴趣。通过现场卖货、订单邮寄,存货几近售罄,有的买卖双方还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自力更生,创新求变。如今,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已经成为永清核雕产业的常态化销售模式。

④建小镇、强品牌、兴产业

——为打造中国核雕艺术小镇而努力

发展不停息,创新无止境。为推动核雕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永清县委、县政府一直努力将别古庄镇打造成中国核雕艺术小镇,并以此为重要抓手,助推乡村振兴。

2019年,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廊坊清润投资有限公司入驻别古庄镇,成了未来中国核雕艺术小镇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开启核雕产业“二次崛起”新篇章。

“中国核雕艺术小镇规划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目前,概念性规划和土地流转工作已完成,正处于筹建期。”公司总经理周春雷介绍,“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整合升级原有的核雕产业,推进‘互联网+’,提升永清核雕产业的品牌价值。”

据悉,该公司前期将打造中国核雕产业商品交易基地及网络直播交易平台,为商户提供一个全国性的交易市场。同时,以核雕为基础,整合微雕产业,带动骨雕等行业发展。在网络直播方面,该公司将打造高端平台,建设多场景、“小横店式”的直播场景,并提供主播培训、内容运营、IP孵化等专业性指导。

然而,建设这样的小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才能使小镇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此,周春雷非常有信心。他告诉记者,核雕产业是别古庄镇的本土产业和支柱产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和顽强生命力。近年来,在全省文创产业中,永清核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就业总量不断增加,男女老少守在家里就能致富。核雕产品无污染,人们通过把玩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市场潜力巨大。另外,永清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这一切都是将别古庄镇打造成中国核雕艺术小镇的重要优势。

一张蓝图,精心谋划,从容运笔。如今,在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的,不仅是核雕产业的美好未来,还有新时代新农村的灿烂前景。

“中国核雕艺术小镇未来可期。”李爱民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别古庄镇将认真做好产业高端发展这篇大文章,把小镇打造成创新创业的平台,吸引农民创业就业,助推富民兴农;同时,以小镇建设为重要契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积蓄强大力量!”

(记者 武香君 辛建伟 编辑 李雨颖)

青田石雕大师名录

宠物公园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