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白茶的耐泡度:3次冲泡后还能继续吗?

02-20

白茶的耐泡度:3次冲泡后还能继续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个春天,如此多雨,一场接一场。

李麻花打开天气预报软件,看了眼太姥山的天气,惊呼出声:

“呀!这周末有雨夹雪,我们上山去赏雪吧,说不定还能用雪水煮茶。”

手里正捧着一杯热茶,但想到漫天飞雪,不自觉一阵寒意涌现。

裹紧衣服,抓起手机拍照去了。

走到阳台,天色铅灰,光线不算好,视觉上予人压抑之感。

隔着窗户,发现屋外的树一年年长得高了,若烈日兜头,放眼望去,遍布光芒,花苞静静开,也不觉出什么,欲雨的阴天,反而有了灼灼芳华。

同时又深感植物神奇,它们又看不到日历,怎么知道春天来了?

默契地一齐醒过来,不管天气多冷,都愿意发芽。

处处春意,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春天是混沌的,一切有着初生的喜悦与新鲜。

所有生命都是簇新的,像人生重来了一次,不由得有些思念茶园里的白茶树们了。

不知道此刻的它们,还好吗?

《2》

午后,雨下起来了。

雨中的花,几近荼蘼,看起来总是凄清。

盖碗里泡的是白牡丹,大约已经喝了快10冲,味道淡了些,下午该换茶了。

恰巧这时,有位茶友来“投诉”。

他说,你们家的白牡丹,一点也不耐泡!

听闻此言,先不是震惊,也不是气愤,而是疑惑。

我们每天都在喝的白牡丹,明明表现优异,能泡到10来冲,已经超越了大多数的白茶了。

可为什么在这位茶友的眼里,称不上“耐泡”呢?

对方继续说道,我才喝了3冲,味道就弱下去了,不是一般说好茶都能泡到七八冲吗?

的确如此。

在正常的冲泡下,三冲四冲,往往是白茶的精华部分。

优质白茶滋味物质的释放,是平缓有序的,如果有哪位学理科的朋友,可以画一张平面曲线图。

会发现,在冲泡白茶的过程里,茶汤的味道,包括汤色深浅,汤里内质的多少,像是一条平稳的抛物线。

有起有伏,但整体看来是平缓的,而非大起大落。

具体来说,前两冲里,才刚刚开始,汤水里的内质相对来说不算太多。

所以,汤色是牙白的,滋味鲜爽,也有很多人觉得太淡。

到第三、四冲,汤水里的内质慢慢充盈起来,一下子就达到了巅峰状态。

此刻,正位于抛物线的最顶端。

汤色变成了杏黄色,滋味淳和柔润,饱满丰腴,是大部分茶客都喜欢的味道。

一直到第七八冲,汤水里的内质渐渐少了,掉下去了,所以味道稍微弱了一些。

一泡茶随着冲泡次数,其内含物质会逐渐变弱,这是基本常识。

极少有哪款茶能做到,经过10来次的冲泡后,香气滋味依然不减。

这显然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是不科学的。

即便是高山白茶,也很难做到。

从浅到深,再到浅,这样才是正常的物理现象。

如果前面几冲都是快出水,这时候就可以稍微坐杯一会儿,让茶叶和水多接触几秒钟,内质多释放出来一些。

再出汤,香气和滋味又会变得充实起来。

按照这样的泡法,差不多还能再喝上两三冲,突破10冲大关完全没压力。

《3》

但茶友所说的情况,和自己平时喝白牡丹的情况,大相径庭。

如果是别的茶,我们或许会质疑,是茶叶的品质不好,内质匮乏,所以不耐泡。

产区、工艺、储存不同,所拥有的内含物质,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但如果是高山白茶,出自S师傅之手的白茶,就不该出现这种表现。

故而,我们将目光转移到了茶友的泡茶手法上。

再次问茶友,平时是怎么冲泡的?

他回答,看着网络上的冲泡视频学的。

此时此刻,心底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网络上那些大范围流传的“泡茶攻略”,大概率有一步——闷泡。

顾名思义,就是让茶叶和水长时间浸泡。

而一闷泡,白茶的前面几冲就会变得非常浓,后面几冲则淡得很快,立马就落下去了。

你看,这不就形成了一种“不耐泡”的假象吗?

再举个例子,假如原本能平均分配到10冲里的内质,因为闷泡,被提前释放出来,并且只被分配到3冲。

茶汤喝起来,既不爽口,也不清甜,反而是又苦又涩。

而其实,白牡丹最大的特点,本应该是花香浓郁,汤水清纯。

尤其是用沸水冲泡,快出水,这个特征便会更显,更吸引人。

越是内质丰富的白茶,越经不起长时间的闷泡,几秒钟就足以让它面目全非。

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释放出来,茶汤变得苦涩难言,一点清新柔嫩的感觉都没有。

要说白茶的鲜爽感,高山韵,那更是无影无踪。

殊不知,这款白牡丹,人家出身极好,生长环境优越,工艺精湛,仓储得当,几乎没有缺点,堪称完美。

只因为泡茶者的失误,闷泡了茶叶,便立马变得不耐泡。

《4》

通常老茶客们,都极其注重出汤时间。

就算是出去斗茶,拿别人的茶PK自己的茶,也是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用相同的茶具,相同的水质,相同的水温,相同的出汤时间,相同的间隔时间……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检验出一款白茶是否耐泡。

如果全部都采用闷泡的方式冲泡,相信现场的白茶,可能没一款能通过考验。

闷泡,那是审评赛才会用到的方法。

是那些专业的审评员们,为了在现场的很多很多很多款茶叶中,用最快的时间挑出最优秀的那几个,所使用的方法。

在武夷山的各大斗茶赛,茶叶处于被审评的阶段,则避免不了要被长时间闷泡。

1分钟,3分钟,甚至5分钟,之后才出汤。

这样一来,各位专门评委敏锐的味蕾,就能分辨出参赛的茶里,哪款味道最差,滋味最苦涩,汤感最刺激,怪味最严重。

中招的茶叶,就会被无情地淘汰掉。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找缺点,并且讲究“快、准、狠”。

可我们普通人的舌头,普通人的味蕾,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喝闷泡的茶,纯属找罪受。

一杯浓茶里,蕴含着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长期饮用,不仅不会补益身体,还可能带来坏处。

所以,如果只是喝茶爱好者,与自己的朋友斗茶,也还是建议用快出水。

平日里喝茶,不求快,而求慢。

尤其是对待好茶,慢慢品饮,慢慢享受,感受一泡茶的美好,岂不妙哉?

喝到最后,谁的白茶依然有香有韵,10泡后还保持稳定的输出,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耐不耐泡,立刻见分晓。

《5》

要讨论耐泡度,首先要看茶叶的品质。

产区一般,工艺粗糙,储存马虎的白茶,内质受损,自然是不耐泡的。

而好白茶,产区好、工艺好、储存条件好,体内积累着很多有益物质。

如此,便凝聚成了一款品质卓绝的白茶。

同时,也是耐泡的基础。

只有好茶才耐泡,反过来说,耐泡的才是好茶。

当然,也要建立在正确的冲泡方式下。

如果对待什么茶,一律都是闷泡,那便看不出耐泡度到底好不好。

大多数的茶客,都是有追求的。

买好茶,喝好茶,也注重耐泡度。

于是,遇到了一泡“不耐泡”的白牡丹,心中警钟大响,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到底是茶不好,还是自己的冲泡手法有误,还需要进一步辨别。

真正的不耐泡,是即便冲泡得当,仍然滋味寡淡。

两三泡后,香气、滋味瞬间弱下来,甚至还出现水味。

由此一来,问题显而易见。

更多关于白茶冲泡的知识

白茶冲泡的小常识,春白茶的嫩芽茶,能用沸水冲泡吗?

春白茶娇嫩,用温水冲泡,秋白茶粗犷,用沸水冲泡?难怪喝不懂茶

白茶饼先冲泡后煮茶,这是老白茶的专利,新白茶请退避!

春白茶如何冲泡才合适?沸水会烫坏春白茶吗?其实要诀在这儿!

白茶沸水冲泡,绿茶温水冲泡,红茶随便冲泡?这是真理还是歪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玳瑁是什么意思

天河石属于什么档次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