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到210年,从陕西咸阳出发,先后五次出巡天下,东至河北秦皇岛、南至浙江绍兴、西至甘肃陇西,北至河北秦皇岛。他做始皇帝12年,平均2年多一次巡察各地,最后病逝于第五次巡游途中。
秦始皇出巡五次,除第一次西巡没有立下刻石外,其余四次巡游期间都立过刻石。他在哪些地方立过刻石,刻石铭文上主要说了些什么?我们就结合他五次出巡,来了解一下。
尚无刻石出现的西巡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第一次出巡,为西巡。巡视的地方是甘肃中部的陇西郡、北地郡。
陇西郡是秦国的发迹地。从约在公元前900年,秦国的先祖非子在那里建造了第一个都城秦邑“秦川宫”起,到秦人前仆后继,不断东进,最终定都咸阳,秦始皇在公元前221统一中国止,先后时间长达800年左右。
秦始皇首次出巡,即去陇西拜祭祖宗,以示他不忘先辈奋斗史,符合万事以礼为先的原则。
秦始皇还巡视了北地郡。这个地方发生过一件大事:北地曾是义渠戎王的领地。戎王与宣太后有私情,并生下了两个儿子。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诈而杀戎王于甘泉"。
宣太后是秦昭襄王的母亲,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曾以太后之位执政,为了消除秦国西部大患,宣太后诱杀义渠王,灭了义渠国,使秦国东进再无后顾之忧。估计,宣太后不为私情的大局理念和心机手段,秦始皇是欣赏和学习的。这可能是他去北地的原因之一。
这一次出巡,秦始皇没有立下刻石。也许有,只是目前尚未发现。
第一块刻石:峄山刻石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为东巡。秦二世胡亥的话解释了始皇帝巡行的目的:"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四海。"
秦始皇到达的首站,是位于今天的山东邹城东南的峄山。他在主峰五华峰顶上立下了第一块刻石,称“峄山刻石”。
立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一步登天”引起的。史料记载上有秦始皇“一步登天,立成神仙”的传说。他在五华峰下喝了甘泉湖水后,精神倍增,一鼓作气登上了峄山。然后,在赵高的激将法和李斯采取的严密保护措施下,以莫大的勇气,双手撑住石壁,纵身一跳,终于攀上了峰顶的插天石。秦始皇就站在窄如刀刃的插天石上,做了一个君临天下的动作,还兴致勃发地吟唱起来∶
追忆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莫能禁止。寡人主国,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事后,李斯把秦始皇登临峄山的吟唱加以整理,润色成文,以小篆书写,命人"勒铭山岭",即峰山刻石铭文,
刻石铭文上说道:秦始皇亲巡远方,在峄山上和群臣们一起追忆悠久的历史。回想战乱年代,天下分崩离析,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不断“流血于野”。只有当今秦国皇帝 “灭六暴强”,实现四海一家,战乱不再复起,老百姓从此安康稳定。
第二块刻石:泰山刻石
秦始皇在在峄山巡游后,接着来到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同时立下了第二块刻石,称“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铭文的主要内容,是说秦始皇一登位,立即“作制明法”,建立了法律制度,使各行各业做事都有了法律规范,以保证治国之道顺利运行。并告诫人们,要永远遵守这些法律制度,“顺承勿革”。铭文中,透露出秦始皇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要求人们做到“贵贱分明”,顺从礼节,遵守职事,达到天下“靡不清净”的目的。
泰山立石后下山道上,下起暴雨,秦始皇躲在一棵大树底下,他封此树为“五大夫”树。据说至今还在。
第三块刻石:琅邪刻石
秦始皇离开泰山,来到位于今山东胶南市东南的琅邪。春秋时,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称霸中原,曾在琅邪山上建高台以望东海。
秦始皇五次出巡,曾三次到过琅邪。这一次东巡到琅邪,修筑了琅邪台,并立下刻石,称“琅邪刻石”。
他还在这里准许了方士徐福带童男童女入海求仙的上书。
秦始皇在琅邪期间,还“迁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对这批移民,他采取了免除兵役、力役的办法加以奖励。
琅邪刻石与其它几块刻石不同的地方,是它的铭文明确记载了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书写文字、重农抑商等方面的文字,还记载了秦朝疆域的范围。
作为始皇帝,他创立了"法度",使万事都有执行标准;他采取“上农下末(重农抑商)”政策,使百姓富裕起来;他“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书写文字),使人们都很满意;他规定官员职责,使政务顺利施行;他希望“六亲相保”,杜绝盗贼出现,使百姓得到安宁;他宣告天地“六合”,都是“皇帝之土”,他的疆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他自诩“功盖五帝”,天下无不臣服,人人都受到他的恩泽。
这块刻石铭文,最大限度地宣扬了秦始皇的功业,全文达到497个字,是七块刻石中铭文字数最多的一块。它是11个随从大臣极力歌颂“皇帝之德”后“刻于金石,以为表经"的结果。
第四块刻石:芝罘东观刻石
秦始皇在琅邪住了3个月后,沿勃海向东到达烟台,然后登上了芝罘岛。在这里,他立下了第四块刻石,称“芝罘东观刻石”。
刻石铭文内容,表达了秦始皇春游芝罘,东望大海的愉悦心情。他“观望广丽”的大海陆地,回顾自已“清理疆内,外诛暴强”,统一天下的伟业,期望从此以“明德”治理天下,官员们各遵本分履行职责,“黔首改化”(百姓们移风易俗),子孙们“长承圣业”。
第五块刻石:芝罘刻石
秦始皇五次出巡,曾三次登临芝罘岛。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又一次东巡时登上芝罘岛。在登岛前,当秦始皇车队行至今河南中牟博浪沙时,发生了张良雇佣的力士投铁锥伏击,误中副车的事件。秦始皇大怒,“大索天下十日”,并将怒气以文字形式刻在石头上,称“芝罘刻石”。
芝罘刻石铭文内容除继续宣扬他的丰功伟绩外,着重严重警告了旧六国贵族复辟的企图。
六国邪恶势力,“贪戻无厌,虐杀不已”,而秦国则守信而行天下,“振救黔首”,平定四方,全面实施“明法”,天下无不臣服。
第六块刻石:碣石刻石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北巡燕国旧地,到达今辽宁绥中县的碣石宫、河北的秦皇岛。
公元前227年,发生了荆轲刺秦王事件,幕后策划人便是燕国太子丹。秦始皇巡视旧燕国之地,肯定会想到这件让他寒栗的事来。
秦始皇在碣石立下刻石,称“碣石刻石”。铭文主要内容体现两点:一是为防范六国残余势力复辟,要拆除六国城郭,“决通川防”(挖通六国利用河川堤防筑成的军事障碍物),铲除各地险阻,使天下彻底平定;二是要贯彻“黔首自实田”的法令,将皇帝恩惠遍及各业,使“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百姓全都安居乐业。
刻石铭文体现了秦始皇警惕六国复辟势力再起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实行田地私有制的政策,并承诺“黎庶无徭”,以此来安抚人民。
秦始皇所登临的碣石所在地,据考古成果,是在秦皇岛金山嘴或辽宁绥中县。这两处发掘出了“秦皇岛遗址群”和“石碑地遗址群”,都有行宫的痕迹。曹操的“东临碣石”地方,估计与此没有关系。
第七块刻石:会稽刻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去巡视南方楚国旧地。
楚国在战国一段时期内,其疆域居七国之首,领土辽阔,实力雄厚。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了韩、赵、魏、燕后,王翦率60万倾国之兵对楚发动全面进攻,到前223年,楚才灭亡。
秦始皇这一次南巡,经过的地方有安徽丹阳(当涂)、浙江钱塘(杭州)、会稽(绍兴)、长水(嘉兴)、吴地(苏州)等地。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在返回咸阳途中,经过今天的山东平原县西南黄河渡口边时,突然一病不起,最后车队行到今天河北邢台的沙丘后去世。
传说,秦始皇在南巡至江乘(句容)途中,曾镇压金陵(南京)“天子之气”。他命人削低金陵北面的钟山,劈开金陵的丘陵,引水从金陵流过,便是秦淮河。
在会稽山,秦始皇在禹帝陵前祭祀了禹帝,并“立石刻颂秦德”。这是他五次出巡以来立下的第七块,也是最后一块刻石,称“会稽刻石”。
刻石铭文有289个字,就字数而言,琅邪刻石上的字数最多,会稽刻石上的字数占次位。
会稽刻石内容体现了六国被秦所灭的原因,秦始皇的法治思想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的重要性。
铭文上说道:秦始皇在登位之际,就提出了法治理念,“始定刑名”,并长久以法治理。他希望在他的治理下,洗涤旧俗,沐浴新风,教化向善。使天下百姓“皆遵轨度”,互相和好安定,社会长治久安。
“始定刑名,显陈旧章”,说明秦始皇不仅继承商鞅变法精神,而且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
会稽刻石铭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其它几块刻石铭文内容,说辞比较宏观,而会稽刻石铭文的内容,则细微到日常风俗习惯上。铭文上这样说道:男女要诚实纯洁,如果男子像公猪一样,在别人家淫乱,“杀之无罪”;如果妻子“有子而嫁”,是不贞的行为。
秦始皇“宣省习俗”,似乎考察过当地民风,提出了“禁止淫佚,男女洁诚”,按正统伦理道德予以教化的针对性要求。
秦始皇马不停蹄式地巡游,并在沿途立下七块刻石,目的显而易见:歌颂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德;揭露六国的罪行;警告六国残余复辟势力;宣示秦国的强大;宣扬秦始皇登位后采取的稳定社会法律制度和安抚人民的政策措施。
固然,七块刻石给我们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秦始皇时代的历史,但是,当时的秦始皇是不是完全按他在刻石铭文上所说,去治理国家的?这只能靠后世后人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