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古玉探秘(42):玛瑙的中华魅力被忽视

02-06

古玉探秘(42):玛瑙的中华魅力被忽视

析古玉录(42)“玉润中华”受冷落的玛瑙魏晋螭虎龙纹环高清微距

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高古玉展厅的角落里,一个色泽暗淡的玛瑙环静立展台,鲜人问津、拍者寥寥。目前出土与传世魏晋时期玉器较少,器型也较为单一,此件器物尺寸较大、材质特殊、雕工复杂、等级很高,在古玉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1.看料。缟玛瑙材质,质地温润细腻,晶莹剔透,精美华丽。缟玛瑙多出自西亚,中华大地及域外皆视其为珍宝。曹丕《玛瑙勒赋(并序)》云:"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命夫良工,是剖是镌。追形逐好,从宜索便。乃加砥砺,刻方为圆。沈光内照,浮景外鲜。"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对玛瑙制品的赞美与珍视。

2.看型。魏晋时期政治割据、战争不断,导致玉器手工业人员大量减少,工艺基本沿袭汉代的风格,但大多做工简略朴素,精工者极少。此件运用透雕、阴刻表现螭虎、龙纹,纹饰与玛瑙内部的纹理融为一体,巧夺天工

3.看工。玛瑙是隐晶质结构,硬度7,比和田玉6.5度要硬但性脆、韧性不足,从石器时代古人就掌握了敲击成型的加工方式。东周齐国时期,古人可能掌握山东昌乐等地的红蓝宝石(硬度9)尖晶石(硬度7.5-8)、石榴石(硬度7-7.5)对于加工硬度7水晶、玛瑙的作用,战国以降,水晶、玛瑙制品有了更加复杂的图案。

此件器物应在敲击成胚后,用更高硬度的刚玉锉磨找平,用尖锐刚玉刮蹭打稿,再用铁砣加精选硬度高于7的蘸水解玉砂砣碾,最后用细晶、粉晶质矿石,不加解玉砂进行单向或往复双向抛磨(此件未出现玻璃光现象,可能未进行更为细致的抛光工序)。

陈启贤先生研究认为,隐晶质的水晶、玛瑙呈放射或纤维状结构,与透闪石玉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不同,故“辗琢工艺微痕出现较多晶粒凸点、较少晶团凸脊与凹洼”。从下方螭虎面部的阴线可以看到,沟璧笔直、沟边圆缓、沟底满布晶粒凸点,应为砣痕;器表反光处,满布锉磨、抛磨工艺遗留的晶粒凸点。

陈启贤先生研究认为“战国、两汉时期,常在阴线沟连刮、磨斜面以炫光影,形成浅浮雕或浮雕效果”,宽的类瓦沟纹就具备此工艺特征。加上掏搅钻孔后拉丝成型工艺,足见此器物代表了魏晋时期玉雕工艺的顶峰。#分享珍宝文物# #珍宝文物分享# #分享古物# #古物分享# #高古收藏品#

庐山云雾茶是绿茶吗

貔恘手串怎么佩戴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