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木雕艺术:揭秘这些国宝文物的惊人之处!

06-01

木雕艺术:揭秘这些国宝文物的惊人之处!

木雕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精细雕刻种类,它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2008年6月7日,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中期 黄花黎嵌牙木雕山水宝座

木头作为一种更容易雕刻塑形的载体,其利用频率要远高于石头和金属,所以按理来说中国的木雕文物应该是非常多的,但是由于木头的易腐、易燃属性,加之战乱频繁朝代更替,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木雕作品都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得以幸存下来的凤毛麟角。

今天玉斋君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我国木雕精品,其中不少都是国宝级文物,敬请欣赏。

宋代木雕菩萨头

通高66厘米,宽43厘米


清乾隆木楼式时刻更钟

通高100厘米,面宽51厘米,厚41厘米。

钟的造型为中国传统楼阁式,通体紫檀木雕西蕃莲花,须弥座。钟正面黄色珐琅钟盘,布局和装饰风格是典型的乾隆御制更钟式样,中上方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下方有 5个启动弦孔,其作用从左至右依次为:走时、报时、报刻、打更、发更。钟左、右两侧饰镂空铜镀金花板,上雕“五福捧寿”吉祥图案,间以流云。钟顶平台上端立四柱方形亭子,亭下倒扣铜钟,钟旁附木锤,木锤与钟穰内打更系统相连。此钟白天走时、报时、报刻,夜间打更。报时、报刻时敲钟穰内钟碗,打更时敲亭下铜钟,报更声洪亮,可传至很远。

此钟为乾隆御制钟代表作之一,从中可见此类钟之共性:以色彩深沉的木钟体显示其肃穆,以高大宽厚的形体显示其端庄。由于有不少西洋钟表师在做钟处供职,御制钟的机械性能也是相当精确的。

清乾隆红木雕龙床

高101厘米,长269厘米,宽168厘米。清宫旧藏。

此床以红木(酸枝木)制成,床面上的后背、扶手做成七屏风式,板心细雕云纹及龙纹。床面下有束腰,浮雕如意纹,束腰下安装水波纹托腮,与夔龙纹牙条衔接。红木木质虽不如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然而此床料大工细,从其造型、结构及风格看,仍不失为清代中期的优秀作品。

清中期紫檀雕花宝座

高107.5厘米,长177厘米,宽80.5厘米。清宫旧藏。

宝座紫檀木制,面上三屏风式座围,靠背及两侧扶手攒框镶楠木心,平雕万字纹锦地,锦地之上浮雕西洋风格的卷草纹。座面席心软屉,面下有极窄的束腰与牙条,系一木连作。牙条与腿足亦满雕西洋卷草纹。三弯式腿,上节雕展腿,下节外翻足,足下承托泥。此宝座造型美观华丽,雕工一丝不苟,为清代家具中之艺术精品。

明末黄杨木雕观音

高23.5厘米,底径6.1-5厘米。

观音长身玉立,赤足,身披天衣,高挽发髻,胸垂璎珞,右手捧经卷,左手拢衣角,身形微侧转,衣袂轻扬,于不经意间显露出神采。其面容安详,微合双目,如入物我两忘之境,澄明一片。人物肌圆骨润,体态呈“S”型,庄严中不失女性的妩媚。衣纹的处理繁复而华丽,将衣衫的质地、垂感等都很好地表现出来,成为此雕像中最精彩的部分。

明末紫檀木雕弥勒佛

高17.2厘米,底径22-13厘米。

佛像以紫檀木制,闭目,笑口半开,大耳垂肩,袒胸露腹,盘腿曲肱依袋而坐,左手捏布袋,右手抚膝。

作者用一块老树根,以圆雕技法将大腹便便的弥勒佛那悠闲自得、随遇而安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此件作品雕刻精细,刀法娴熟,线条自然流畅,为明末木刻圆雕作品中的佳作。此作品于1962年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

天然木雕如意

长20厘米。清宫旧藏

如意取天然木料,依其本形裁减冗枝,成如意式。其身屈曲有致,突起的棱线如脉络贯通,旁逸小枝,多自然孔穴,胜似人工镂空。如意首、尾扁圆宽厚,其上密布细小的坑洞,肌理稍粗重,似布以灵芝菌丝,与较为光滑修长的柄身恰成映衬,精巧处令人匪夷所思。

天然木雕与根雕近似,难在选材剪裁,妙在人工匠意与造化天成的契合无间,是一种非常符合我国传统审美情趣的工艺品类。这件天然木如意不仅保留了大量耐人寻味的天然特色,而且营造出玲珑的俯视与侧视不同的整体曲线效果,无疑是此类制品中较为突出的一件佳作。

北宋彩绘木雕观音像

高127.5厘米。

像全身彩绘,由数块木头插合组成。观音头戴高冠,冠上有一化佛,系宝缯,宝缯及发绺下垂,银嵌白毫已失。细眉,秀目,面颊丰满,唇摹绘胡须,上身袒露著帔帛,下著长裙,胸饰璎珞,臂有宝钏,衣饰塑造轻盈流动,富有韵律感。半跏趺坐,身体略前倾。

观音菩萨自印度传入中土,经过与华夏文化的长期融合,唐宋以降,对观音的崇拜持续不衰,观音菩萨成为最受中国善男信女欢迎的神祗之一,因之铜、石、木、泥、瓷各种质地的观音像层出不穷,类似此像的北宋大型木雕观音在美、德、日诸国都有收藏。它们大多数原置放在寺院大雄宝殿主尊背屏的后面,为当时流行样式之一。此观音像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堪称北宋木雕中的上乘佳作。

木雕彩绘罗汉像,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

高56厘米 宽23厘米。

罗汉光头,长眉粗浓,眉角下垂至面颊之侧,双耳下垂,几近肩部。身穿袈裟,半跏趺坐。下为山形座,座正面中央阴刻发愿文:“广州弟子主座雕罗汉堂,丙丘僧追荐亡妣郑十三娘生界,舍入南华永充供养。丁亥庆赞记。” “丙丘”应是“比丘”的误刻。此像外表有涂朱、施金、贴纸、油墨等多种装饰,是不同时期的孑遗,这为我们了解不同时期的装饰方法提供了实物资料。

木雕罗汉坐像,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

像高54.5㎝。

此罗汉像于1963年10月发现于广州韶关曲江南华寺大雄宝殿大佛脏内。1964年由广州文化局拔交故宫博物院。同时发现的木雕罗汉像有“韶州南华禅院罗汉阁永充供养”和“八娘舍钱造南华寺五百罗汉一尊”。可知,木雕罗汉坐像原系南华寺罗汉阁五百罗汉像之一。罗汉阁明时称“罗汉楼”。

据记载,清光绪前因遭火灾,部分罗汉像有毁损,后经补雕和修整上彩,民国时屡有人企图盗窃。虚云大和尚主持曹溪南华寺后,于1936年重建大雄宝殿,塑造三尊高十五米金身大佛,将遭火劫余和补雕的木罗汉像,除功德堂和海参会塔供奉的十九尊外,余都藏入大佛脏内,使五百木雕罗汉像保存至今。其中三百六十尊北宋罗汉像,七十多尊有北宋庆历和大宋等年款。可证,南华寺宋代罗汉像比现存山东长清灵岩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塑”,造成于北宋治平年间的彩塑罗汉像早二十多年。

紫檀木雕云纹委角方盒

通高5.5厘米,径14.7厘米。

盒扁体,方形,委角,如四出花瓣式,有矮足。通体剔地浮雕如意云纹,盒身外壁饰一周,盖面饰两周,盖面中央有一“十”字纹。其装饰出自漆器中的剔犀风格。

剔犀以红、黑等两三种色彩相间,层层髹于胎骨上,再以刀剔刻云纹之类的图案,于刀口立面可见到相间的异色线纹。剔犀之器型、花纹亦尝见于宋代银器中。

这件紫檀木雕云纹方盒在模仿剔犀中又针对木质加以创造,如对刀口凹槽的处理效果颇佳。此盒刀法磨工俱佳,纹饰别致,是紫檀雕刻中一件别具一格的精品。

清乾隆紫檀木雕松竹纹书式盒

高5.3厘米,长19.5厘米,宽14.85厘米。清宫旧藏。

盒以紫檀木做成书本式,并施以雕刻。雕刻技法以镂雕和深雕相结合,地子为深雕的疖疤横生的树干,树干上再镂雕苍松、秀竹、灵芝等,构图得当,层次分明,意境清雅。

此件作品刀法细腻深峻,平刀、圆刀融合互见,逼真地表现了松、竹的自然特性。盒内附董诰书《义阐天心》册页。

明晚期沉香木雕松竹梅图笔筒

高11.9厘米,口径11.3-10.8厘米。

笔筒以沉香木雕成,俯视笔筒底如悬斗。外壁雕山岩凹凸嶙峋,并以浮雕及镂雕技法刻画老梅一枝、幽竹几茎、虬松数株。松干、梅枝尽力贲张,惟竹茎纤弱,于是以数块巨石相配。

此作品不似一般沉香木雕刻般精致,如笔筒的口沿处仅刻阴线一周,无其它装饰,岩石的雕凿痕迹也清晰可见。其妙处在于设计大胆,抛弃陈规,于粗犷中不乏细腻的表现,对松、竹、梅、石等物象所包孕的精神内涵作了恰如其分的表达。其器虽小而画面境界不俗,在众多的沉香木雕刻品中显现出独特的价值。

清代黄杨木雕莲花如意

长32.8厘米。

如意柄雕作四茎扭缠状,如意首则由荷花与荷叶与一小荷苞组成,雕刻精美,寓意“和和美美”,应是婚庆所用之物。

黄杨木是产自我国南方的一种木料,生长百年,直径才加粗一尺,其木质柔韧细密,色泽淡黄无疵,细腻润泽可与象牙媲美。清代地方官员进贡的木雕如意中,黄杨木如意是必不可少的。而此柄黄杨木如意不仅材质细腻,造型更精巧逼真,宛然一朵莲花临风绽放,为清木雕如意中的珍品。

清代桦木雕灵芝长形镇尺

高4.5厘米,长25.6厘米。清宫旧藏。

镇尺长条形,底部平整,上部则因质顺势,类物刻像,镂雕各式大小灵芝,雕工简约,随形而至,稍施修整。刀法浑圆,打磨精到,不留刀痕。

灵芝在古代被视为瑞物。此镇尺应为清代宫廷内文房书案上的常设之具。

清,造办处造木雕仙人玉石花卉盆景

通高58.5厘米,座高11.5厘米,座径39-26厘米。

镂雕木座,染牙栏干,上置木雕山子,山子顶部为大片缠绿丝的松枝,如伞盖般覆于其它景致之上。在松枝掩映下,松干、桃枝、梅花、鹤鹿、寿星等若隐若现。景致中缠绿丝的松枝繁密,其中又繁星般点缀黄色松果,和谐悦目。

碧玺桃实硕大,梅花以碧玺、白玉、芙蓉石等做瓣,缠金丝花蕊,娇艳而大方。景致以木雕寿星、仙童及鹤鹿为中心,周围又点缀珊瑚菊花、碧玺海棠、白玉灵芝及青玉叶片等,令人目不暇接。

黄杨木雕梅竹笔筒

高15厘米,口径最大6.1厘米,底径最大7厘米。

笔筒色微黄,雕作新老竹干丛生状,以老竹一截为主体,环以粗细不同的三枝嫩竹,又镂雕梅干一株与竹并立。梅、竹干间多处镂空,以梅枝、竹叶穿插其间,精巧玲珑。作者将镂雕、高浮雕、浅浮雕、阴刻等工艺技法相结合,构图疏密得当,虚实应和。嫩竹、梅干微显屈曲旖旎,老干则刚劲挺拔,两相对照,更增韵味。

梅、竹旧时喻君子,象征操守高洁之物,用作案头清玩之题材,耐人寻味。此笔筒容量有限,似非实用物,其纹饰与工艺俱佳,观赏价值颇高,在黄杨木笔筒中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清晚期白檀木雕人物镜支

高30厘米,长30厘米,宽24厘米。清宫旧藏。

此物为广东制作,长方形,分上下两部分:镜支盖上的一端连接一面玻璃镜,将盖开启,可将玻璃镜倾斜支在镜支顶部;镜支下部设一抽屉,用以盛放梳具、胭脂、香粉等化妆用品。镜支附有银镀金蝙蝠扣及把手。这是清晚期广东地方献给清宫的贡品,供后妃日常梳妆之用。

沉香木雕菊花臂搁

清,长26.9厘米,宽7.6厘米。

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弧起较高。通体凹凸不平,如老树枝干状,但入手光滑圆润,磨工极佳。其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数茎、杂花若干,姿态秀逸,状物生动,虽然沉香木色泽深暗苍老,但经妙手点化,不乏婀娜之致。其刀法细入毫末,隐起自然,颇富功力。

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

高9.6厘米,长26.4厘米,宽16.5厘米。

盒紫檀木制,长方委角形,色棕褐。盒与盖从中部分启,口沿皆阴刻回纹。盖面及四壁浅浮雕云龙纹,在阴刻的菊纹锦地上,流云满布全器,两条苍龙穿行于流云之中,一条螭龙和一条夔龙口衔灵芝环绕于苍龙身侧,追戏腾跃。立壁一周共有9条螭、夔。盒内有屉,屉口沿有流云一周,屉内底阴线刻群仙祝寿图,寿石居中耸立,旁衬以灵芝、水仙、梅花、翠竹,刻线粗犷,如墨笔随意勾画。

此种盒俗称“拜匣”,一般不是出自民间工匠之手。此盒造型端庄,构图匀称,纹饰清晰,刀法娴熟,器面光润,乃高手之作。

国画荷花图片大全 高清

古董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