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制瓷技艺在清代臻于鼎盛,不仅将历代各种釉彩、工艺发扬光大,也创造出一些新的彩瓷品种。
珐琅彩和粉彩是出现于康熙晚期的彩瓷新品种,因色彩艳丽、图案精工,一经出现,就受到皇帝的大力推崇,并很快取代青花,成为清朝的主流瓷器品种。
/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珐琅彩和粉彩十分相似,但实际上它们的制作工序和成本有着很大差距。而且大多数人难以分辨两者的区别,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一下。
珐琅彩将西洋铜胎画珐琅的技法移植到瓷胎上,所以它的正式名称叫“瓷胎画珐琅”,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特别青睐,是极其名贵的御用瓷器。
从设计、打样、选料、彩绘,到最后烧窑,日理万机的皇帝几乎全程参与。为此,还特意在紫禁城养心殿、圆明园,以及怡亲王府三处设置了烧造珐琅彩的小窑,方便皇帝随时督办制作,这也决定了它非同一般的“出身”。
/珐琅彩兰石纹碗/
制作珐琅彩瓷,首先要从景德镇御窑厂精选上好的白瓷胎送京。这些瓷胎比一般的瓷胎薄,白度也更高。其次,早期珐琅颜料全部依靠进口,成本昂贵。
雍正六年以后,国产珐琅料研制成功,也都是符合皇帝要求,精研细作的产物,它们是色彩艳丽的保障,容不得半点马虎。
绘画是珐琅彩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宫廷造办处为此特别设置了“珐琅作”,调配最好的宫廷画师在白瓷胎上彩绘。
一般来说,古代工匠留名于世的情况很少见,但因珐琅彩特殊的地位,有不少珐琅彩画师(邹文玉、贺金昆、唐岱等等)被载入史册。
/珐琅彩松竹梅纹橄榄瓶/
珐琅彩的纹饰,需由如意馆先出样稿,经皇帝审阅、修改,批准后才能打样。无论山水、花鸟,无不栩栩如生。
山水图案还融入西洋画技巧,不仅能看到传统山水画的皴法,整体构图还有一定的纵深效果,能看出透视关系。花卉翎毛则精细入微,花蕊露珠、叶脉纹理、鸟的眼睛、羽毛可以说惟妙惟肖,有种呼之欲出的感觉。
这些在具有弧度的瓷胎表面描绘的图案,丝毫不逊色于画在纸绢上的传统工笔画,足见创作者超群的绘画技巧。
彩绘完成后,则在上面提到的三处小窑精心焙烧。由于瓷胎透薄,在入窑二次烘烧的过程中很容易破裂,所以成品率较低。
/珐琅彩山水图胆瓶/
经过如此严苛又细致的工序所制作成功的珐琅彩瓷,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虽然大多是碗、盘类的瓷器,但这些凝聚了帝王审美和极致工艺的器皿,早已不属于实用餐具,而是专供帝后赏玩的艺术品。
粉彩是在珐琅彩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品种,但制作标准远不及珐琅彩那么严格。粉彩瓷的整个生产过程全部在景德镇完成,更谈不上皇帝亲自参与,其原料、胎釉、彩绘等也都属于普通官窑品质,一般权贵也可拥有。
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珐琅彩仙鹤纹碗(局部)/
/粉彩仙鹤纹笔筒(局部)/
/珐琅彩花卉纹碗/
/粉彩花卉纹碗/
珐琅彩和粉彩同属于釉上彩和西洋画珐琅技艺的结合体,然而,在皇家审美、原料使用、工艺标准等诸多方面都显现出较大差异,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对帝王品位、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有了一定认知后,其中的差异优劣也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