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光绪元宝福建官局造 库平七钱二分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福建机器局内成立福建官钱局,铸造了一套四种币值:七钱二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其中主币七钱二分是试样币,未曾流通,存世不足10枚。该币正面中央分别用满汉文铸“光绪元宝”四字,外围上铸“福建官局造”,下镌“库平七钱二分”,两旁分铸十字星。背面中央铸蟠龙图,外围上铸英文“福建省”,下铸英文“七钱二分”,两旁分铸十字星。和当时云南一样,“闽省习用银角,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及三分六厘流通极广,其主币七钱二分铸额不多,留存至今绝少。”
第二、【光绪元宝广东省造库平重一两 】【介绍】广东省造双龙寿字币光绪元宝库平重一两,在钱币收藏界以其存世量稀少而受到人们的珍视,而且,还由于它的制作异常精美而倍受人们的宠爱。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它是久享盛名的一种,也被列入中国近代机制币十大珍。广东“寿”字双龙一两银币,不仅以其传世稀少而受到人们的珍视,而且,还由于它的制作异常精美而倍受人们的宠爱。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它是久享盛名的一种。此币正面以珠圈为界,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珠圈以外,上端为“广东省造”四字,下方为“库平重一两”五字,左右两侧各铸一蝙蝠图案;珠圈以内,铸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背面也以珠圈为界:珠圈外面,铸有双龙图案;珠圈里面,铸有一圆形“寿”字。
这种银币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那就是在币面两侧各有一蝙蝠图案。当时把它的图像铸在银币之上,寓有吉祥的含义。因为,蝙蝠的“蝠”字与幸福的“福”字读音相同,而把蝙蝠图案铸在币面上,系取“蝠”、“福”两字谐音。并且,如将它与背面的“寿”字相对应,便构成“福寿双全”之意。在民国时期,有人曾作过推测性的探讨。一种观点认为:这种银币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纪念慈禧太后寿辰而铸。持这种观点的可以张炯伯为代表,他在《广东省造壹两银币》一文中写道:“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
第三、【光绪银币一两】【介绍】银币正面中央圆圈内镌“光绪银币”四个字,圈外左右两侧分镌“丁未”二字和一对双龙戏珠(寿字)图案。银币背面中央镌“一两”二字,两侧镌双龙戏珠图案,两条龙的背部和龙腹部分别镌有三团云朵,下端镌海浪图案。正面和背面的龙图造型完全不同。此款光绪元宝发行量极少,丁未一两,品相完整,保存完好,有一定包浆年代感,极具收藏价值。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是由清政府度支部设计和正式铸行的清代标准银币之一。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因为铸额小,传世稀罕,大多数民间藏家没有见过实物。光绪银币双龙一两是光绪年间短暂流通过的样币之一,作为近代银元“十大珍”之首其精湛的工艺与收藏价值一直为世人惊叹,存世量极其稀少。它是中国银本位货币制度的最精美的代表,为了体现满清皇权制度在货币领域的权威,其设计制造者不计成本地进行了精美绝伦的设计。其艺术水准、防伪能力迄今没有被超越。传世此种光绪银币存世仅见一枚,是被国内外集藏界公认的中国近代银币大珍品。“光绪(丁未)双龙一两”银币当年虽然投放于市场,但它在市面上流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后来被全面收回;它当年的实际铸造量其实并不多,能完好流传保存至今的,少之又少,罕见至极。
第四、【湖北省本省光绪元宝】【介绍】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钱币正面珠圈内铸“光绪元宝”字样,上环书“湖北省造”,下环铸“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四字字体挺拔俊秀,笔画圆润饱满,艺术价值较高。钱币背面正中为蟠龙图,蟠龙为长须龙,眼睛炯炯有神;龙鳞雕刻细密有致,腾云驾雾,身姿遒劲有力;龙爪张扬,神武有力;龙身盘踞太阳,尽显皇家威严大气,定睛一看,币面上的神龙仿佛呼之欲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此蟠龙图工艺精湛,雕工完美,浮雕感强烈,镜面平整光滑,纹饰流畅,十分精美。
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元也日渐走俏,且价格一路上扬。尤其是珍品银元,在藏品交易市场上表现异常活跃,也取得十分漂亮的成交记录。 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元在钱币市场中异常火爆,中国银元今后极大可能成为收藏投资领域中的一匹“黑马”。
第五、【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介绍】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钱币正面珠圈内为“光绪元宝”四字直读, 钱币背面中心为蟠龙图,神龙身躯丰满,粗壮威武,张牙舞爪,形态逼真,旁边有祥云相伴,更显大气磅礴,帝王威风凛然之气跃然而出,甚是令人敬畏;龙的周边刻制着英文字样,表明了当时中国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已经与外国接轨,影响十分深远,具有无法估量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此币保存完整,图案深俊,钱文清晰,字体圆润俊美,笔画遒劲有力,包浆轻薄均匀,银光温润,声音悠长,堪称出类拔萃,为藏家梦寐以求,极为珍贵。细赏其纹饰,蜿蜒盘踞的神龙在平坦光洁的镜面上显得格外醒目,栩栩如生,有立体雕塑之感,用手触摸,可感受到排列整齐的龙鳞和凹凸有致的铸造工艺,手感十分舒适,质感极佳。如此别具一格的设计,不仅凸显出神龙的威武霸气,还彰显了匠师们高超娴熟的铸造工艺,实乃精绝之作。
第六、【吉林省造光绪元宝】【介绍】钱面:珠圈中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上下环汉字:吉林省造(中心八卦图)库平七钱二分,左右各癸卯。钱背:中心为蟠龙图案,圈外上环“SZECHUEN PROVINCE(四川省造)”,下环“7 MACE AND 2 CANDAREENS(7钱2分)”吉林省造(中心八卦图)库平七钱二分极为罕见。其审美风格独特,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其包浆入骨,熟旧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迹明显,边齿过关,龙鳞清晰,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它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
第七、【京局制造庚子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 】【介绍】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端镌银币的铸造机关“京局制造”四字,下端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镌干支纪年“庚子”;银币背面中央一个蟠龙图,其龙图风格与同时期铸行的其它种类的光绪元宝显著不同,龙图上端镌地名北京的英文“PEKING”,周围环镌英文币值。同年北京银元局即很快毁于八国联军的入侵。因此“庚子京局制造光绪元宝银币”的铸造时间很短,铸额极小,留存传世者极其稀罕。
第八、【北洋造】【介绍】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王朝已进入了一个衰败的年代,朝野上下一切混乱,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相继死于北京,在这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三十四年造“光绪元宝”也就出炉了,三十四年造银元继续沿用了三十三年造的团,年号改为34,鉴于混乱局面,使得光绪元宝北洋造34年显得具有历史价值,存世稀少。
光绪元宝是中国最早的机制币,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俗称“龙洋”,因钱币背面 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且加上清末、民国战乱连连等因素,一些较珍贵的光绪元宝银元品种存世量已稀少, 收藏价值高。许多收藏家对它趋之若鹜,争相起价。
北洋的银元生长历程映衬着中国晚清钱币政策的进与退,每一次断档也刻录着一次历史的颠簸。相识造币史和造币厂的变迁历程,不仅可以明确银元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会对差异时期银元的种类、成色、龙纹特征、齿边特征等方面提高认知。“龙洋”是银元中的开山鼻祖,是中国早的银元,相当于人民币珍藏中的第一套人民币。另外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势力、高尚、尊荣的象征。在珍藏品中,龙是着名的,关于龙的藏品为富厚,升值空间。
第九、【浙江省造光绪元宝缶宝七钱二分】【介绍】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1897年1月),浙江巡抚廖寿丰向德国购置铸币机器以及样币和模具。样币正面所标示的“二十三年浙江省造”与当时实际年份不符,故正面币模弃用,因此委托湖北银元局承制正面币模,而湖北银元局只是将自己的正面币模去掉“湖北”加“浙江”并铸成样品呈浙江审核(即:背面无作用,只是镶配上去才能铸成正面样品),由于浙江二字之间距离设计较近,造成“浙江省造”字与字之间距离比例失调,浙江银元局审批未通过,重新要求湖北设计另外一种款式(魏碑字体)。浙江银元局最终正面采用湖北“魏碑”模具,反面采用德国“二十三年浙江省造背面”模具。该币因属试铸呈样币,楷书端庄秀丽,材质精良,字体深峻,字面镜面版底精铸,为中国银币十大珍品之一。
第十、【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介绍】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系指清代光绪二十三年到三十一年(1897-1905年)由南京造币厂铸造的机制“光绪元宝”系列银币,系清代正式铸行的法定流通银币。但铸造江南省造银币的清末,已无江南省建制。江南省设于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代的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江南省,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设江苏和安徽两个省。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是因为当时苏州已经有一个专铸机制铜元的造币厂,并且其铸造的铜元均标明“江苏省造”。为避免混淆,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为“江南省造”。江南省造银币系我国货币史上唯一有名无实的省份银币。江南省造甲辰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南京造币厂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铸造,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圈外上端镌“江南省造”,下端镌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侧分镌干支纪年“乙巳”二字,“乙”字上侧镌英文“SY”,“巳”字上无侧镌英文“HAH”字样。银币背面中央镌一个新版龙图,上端镌英文“江南省”,下端镌英文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左右各镌一个六点花星。有密齿、稀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