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砚的演变与鉴赏:文房四宝之精华

07-30

砚的演变与鉴赏:文房四宝之精华

#记录我的2023#

一、硯的演变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硯台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宋代《砚谱》有云:“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在陕西姜寨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带盖的石质研磨器,还有研磨棒和一些黑色的氧化锰颜料,这应是砚史的开端。黄帝时代距今约5500年。姜寨遗址处于仰韶文化的初期,距今也已5000余年了。

新石器石砚

历史上,砚的材质种类有很多,如石、澄泥、陶、瓷、瓦(含瓦当)、紫砂、竹木、玉石、水晶、金、银、铜、景泰蓝、象牙、骨等等,不一而足。

从新石器时代到魏、晋南北朝,用来制砚的石材多为卵砂石、青石、汉白玉、石灰石等普通石头,大多就地取材,石质偏软、偏硬。砖、瓦、陶及金属类材质有较多的使用。


西汉石砚


西汉龙纹石砚


西汉瓦硯


西汉砖硯


西汉十二峰陶硯


西汉石砚


东汉鎏金铜硯


西晋瓷硯


南北朝白石硯


隋风字陶硯


隋陶硯


汉代至唐,陶、瓷、瓦及其它的非石质砚材品种,其数量相当之多。清代吕留良所著《天盖楼砚述》云:“唐以前无石砚,多瓦砚”。当然,他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考古已证明唐代之前,早有石砚出现。但也能说明唐代之前,石砚确实较少使用。后人常将砚台称为"砚瓦",此称谓或许正是瓦砚曾普遍使用过的一种延续用语吧。

唐三彩陶硯


唐龟形石砚


唐萁形陶硯


唐海天旭日石砚


唐风池石砚

宋代苏辙《缸砚赋》序中,写有用破酿酒缸制砚的记载:“先蜀之老有姓滕者,能以药煮瓦石,使软可割如土,尝以破酿酒缸为砚,极美。蜀人往往得之,以为异物。余兄子瞻尝游益州,有以其一遗之。子瞻以授余,因为之赋”。此硯也应属陶硯之类吧。

在各种砚材中,石头是贯穿始终的主要品种,石砚的数量也最多,这在《说文解字》"砚,石滑也"的解释中也能够得到印证。在晋以前,砚石品种就已出现了。如北方地区的易水砚,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宋,为中国制石砚之鼻祖,素有“南端北易”之称。河南方城黄石砚则始于汉代,盛于唐、宋。据传三国时期,在南方的灵岩山就已有人采石制砚,即蠖村砚。

宋易水砚


宋端砚


石砚的广泛应用,始于隋、唐。当时制墨技术发展很快,对砚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各地,也先后发现了许多优质的砚石品种,如端、歙、洮河以及红丝等。唐代柳公权在《论砚》中云:“蓄砚以青州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从此,用于制砚的石材不再是普通随意的石头,而是选择适于研磨墨锭的砚石了。宋代瓦砚,虽还在延用,但终因无法和优质石砚相媲,此后便逐步被石砚取而代之了。

青州硯石老坑


端石产地肇庆


歙石产地老龙尾


洮硯产地喇嘛崖

据资料显示,砚石在广东、甘肃、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安徽、贵州、湖北、湖南等二十几个省份均有出产,仅有记载的砚石,就多达200余个品种。

砚石之所以能够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制砚用材,主要是它与其它砚材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

第一,砚石质地致密,细腻滋润,手感柔嫩,吸水率很低,可呵气成水,且不宜吸水。

第二,砚石下墨速度快,而且墨汁研的细腻。一般研磨,快与细是相互矛盾的,而砚石由于其结构和成份的缘故,恰能做到既快又细,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第三,砚石具有发墨的功能。《清秘藏》载有:“发墨谓磨不滑。停墨良久,墨汁发光如油如漆,明亮照人。此非墨能如是,乃砚使之然也。”中国书画对用墨非常考究,在研墨的过程中,通过墨锭与砚石和水的研磨,再有优质砚石中某些成分的渗入,使研出的墨汁可充分表现墨分五色的特点,最大限度展现出墨的神采。对于下墨、发墨而言,砚石中的云母具有重要的作用,且还具有护毫的功能。

第四,因砚石硬度高于墨锭,所以石砚既下墨又耐磨,且不会顽滑拒墨。

自宋代之后,硯的美学和观赏价值又有了很大提升,文人雅士赏玩石砚成了一种文化和精神享受。

二、硯台的观赏

优质的砚石,石色美丽、石品纹理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审美和观赏价值。现选择几种质的石砚供大家观赏。

1、端砚

端砚的硯石纹理和色彩非常亮眼,有鱼脑冻、蕉叶白、天石眼、冰纹、火捺等。是制作精美砚台的首选之材。

端石老坑冰纹蕉叶硯


麻子坑带青花火捺端硯


鱼脑冻火捺老坑端硯


梅花坑龙纹端砚


端石象牙眼


端砚坑仔岩石眼


坑仔岩端砚


宋坑端砚


端石鸡公眼


苍龙端砚


平安端硯


麻子坑端砚


端砚高眼

2、歙砚

歙砚以其优良的石质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代文人雅士对其美妙的天然纹理尤其喜爱,典型靓丽的石品不仅美观,而且也是作为判定砚石坑口出处的身份证据。有罗纹、眉子、金星、金晕等都是著名的硯石。


燕湖眉纹歙石


血丝龟甲歙石


罗纹歙砚


明井田歙砚


明代歙砚


明代歙砚


歙石乌丁罗纹

3、红丝砚

红丝砚是中国历史名砚之一,主要产于青州黑山和老崖崮一带,为鲁砚之首。红丝石底色或红、黄、紫,红、黄丝纹萦绕于石,华丽和谐,悦人眼目,故得此名。


红丝砚


黄底红丝石


红底黄韵红丝石


红底黄丝红丝石

4、洮河砚

北宋时期,米芾就指出洮砚石主要有四种颜色,"绿色如朝衣"、"深者亦可爱","紫石"以及"赤紫石"颜色如"玫玉"即偏红的紫色。实际上,洮河砚材共有绿、黑、黄、紫、白五种颜色。洮砚石的纹理与砚石浑然一体,常见的有水波纹、云气纹、鹊桥纹、前墨点、紫睛石及洮水流珠等种类的纹理。纹理清晰亮眼,石质细腻。

清鸭头绿洮河砚


清洮河砚


清荷花玄璞洮河砚


唐洮河砚


当代洮河砚


洮河砚石水纹


洮河砚石松皮膘纹


洮河砚石鱼子膘纹


洮河砚石脂玉膘纹


洮河砚石虎皮纹

5、松花砚

松花石是长白山脉蕴含的丰富矿藏中的一种,它以其独特的材质,绚丽的颜色,丰富多彩的造型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松花石砚更是因为产于东北,而被满清皇族视为御用无上珍品,供皇帝御批之用,成为大清的国宝。

松花石主要矿物成分为微晶方解石、二氧化硅、绿泥石等。密度高,吸水量低,颜色多样,纹理层次清晰,质坚细腻,手感温润如玉,色嫩而纯。

松花砚


松花砚


松花砚


松花砚


松花石刷丝纹


松花石金星


松花石


松花石金线


6、苴却硯

苴却砚,因产于古苴却镇(现四川攀枝花市江南一带旧称)而得名。民国初年,大姚县巡检宋光枢拿三方苴却砚,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参评,一举获得金奖,从此该砚誉满天下。民国二年(1913),云南省府准备开发苴却砚,命制砚师傅寸秉信,赴昆明传授技艺,寸秉信未及成行便病故了,苴却砚制造技艺从此失传。1985年,苴却砚在当地政府和多方志士的努力下,重新开发面世。

苴却石为泥质板岩,致密坚硬,其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主要矿物质为绢云母、绿泥石、白云石。

苴却砚石,色多呈紫黑,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绚丽丰富,已发现的特色有石眼、青花、渔脑冻、冰纹、云火捺、金星等,特别是石眼,鲜活如神、青如碧玉、红似金瞳、形如猫眼、鹌鸽眼等,堪称一绝

苴却砚


苴却砚


苴却砚


苴却砚

另外,我国还有许多其它名砚,如辽硯、易水砚、盘谷砚、湘砚、黄石硯、南安石硯等等,笔者不再一一赘述。石硯作为文房四宝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到目前,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她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也是文人墨客把玩和观赏的文玩美器。愿硯石文化在新的时代有更好的创新和发展!

家猫品种哪种好看些

佛教七宝是哪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