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我的家乡与瑞虎迎春:微雕毫厘间的新年祝福

02-01

我的家乡与瑞虎迎春:微雕毫厘间的新年祝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汝晔

一盏台灯、数把刻刀、一个自制的工作台,陪伴了赵正生这几年的微雕梦想。赵正生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微雕的传承人,学习微雕已有四五年的时间。

虎年已至,赵正生在直径为22厘米的平安扣上,雕刻了一只上山虎和三百字虎诗虎词。他用极其微小而锋利的刻刀与雕针,在玉石表面一点点刻下惟妙惟肖的老虎和诗句,普通的玉石在赵正生的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赋予了玉石另一种美。

赵正生的家就是他创作的地方

守正:孔子行教图反复刻了一百多次

赵正生的家就是他创作的地方。在客厅一侧,有张方方正正的桌子,桌布洁白,刻刀与雕针等物件排列齐整有序,身后一架摆台,放置着他的微雕作品——在这方寸之地,赵正生努力耕耘着。

赵正生走上微雕这条路,源于一次偶然的经历。他从小喜欢书法绘画,“上学的时候别人就爱出去玩,可我就喜欢趴着桌上画画。”虽然有兴趣做伴,但赵正生的书法和绘画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参加工作后,赵正生在济南市文化馆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和练习,这一练就是六七年。五年前,有位老师带了一幅微雕作品,让赵正生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这种“以小见大”的艺术品,微雕上的一花一叶纤毫毕见,堪称鬼斧神工,这是如何刻上去的?老师介绍说,创作微雕需要有一定的书画基础,还要懂得雕刻之术。既然自己喜欢,为何不试着去做做呢?自那以后,赵正生下定决心要掌握这门微雕技艺。

微雕之美,蕴藏于其将书法、绘画、雕塑等浓缩于毫厘之间,隐藏于人眼可窥之外。一幅精美的微雕作品,有时甚至需要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雕作品的内容,能达到精微细致、纤毫毕现的程度,并非易事。

赵正生正在创作上山虎和诗词相结合的微雕平安扣

“微雕跟其他技艺是不同的,甚至它的难度更高,因为创作载体的面积过小,如果没有非常过硬的书法功底和微观雕刻技艺是很难完成的。”赵正生这样说道,微雕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刀代笔,形成抑扬顿挫、刚柔并济的独门雕工,但微雕创作载体的材质一般都比较硬,刻刀也不似毛笔那般软弹,要将书法的韵味、线条、结构表现出来,这种雕刻的难度可想而知。

刚开始练习时,赵正生一刀线条下去之后,第二刀的线条就容易和第一刀重叠在一起,为了线条分明,只有不断练习控刀的能力和手法。创作微雕没有所谓的天赋,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更是痴迷地喜欢和反复地练习。

人们都说曲不离口,微雕讲究的是刀不离手,就像一幅孔子行教图,赵正生雕刻了不下一百遍,就是为了形成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只要一拿起刻刀就能刻,不用思考和看图稿。“孔老先生的胡须非常多,一根一根画出来需要非常均匀和飘逸。”赵正生经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制作过程一旦停下来休息,作品前后对接的效果可能就要受到影响,而且整个过程要聚精会神,屏气凝神,对精神专注程度和意志力都是极大地考验。

当一个手艺人,要有匠心,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尤其是夜深人静时,赵正生在灯下辛苦创作,连刻刀刻在玉石上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创新:篆刻的手法和微雕的技艺相结合

赵正生是个仔细人。微雕作品制作需要二十多道工序,从选材,到打磨,再到雕刻、抛光、上色,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选材是自己到市场上精挑细选的,刻刀是自己磨成了便于篆刻的三角形针尖状,刻刀的刀尖是自己选的钨钢材质,为的就是能创作出“字体小如芥籽、笔画细若秋毫”的微雕作品。玉石、竹片、木器、漆器、瓷器、象牙制品……各种载体赵正生都尝试过,每件作品都承载着他的心血和努力。

赵正生的微雕作品

金石竹木,粗细皆成妙境。玉瓷牙角,方寸可为乾坤。赵正生刻坏的作品不计其数,他都用一些边角料进行反复练习,以实现作品的传神和精细程度,他对微雕保持着初心,也心存敬畏,他一直把微雕当成一个事业来做。

在赵正生看来,微雕手艺是一种传承,从老一辈的艺术家手中接过来,就得往下继续传承。在吸收了传统的技艺手法之后,赵正生也想要创新手法。“只有创新之后,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在玉石和瓷器上的刻法比较单一,由于硬度的限制,想要创新并不容易。最初,赵正生想到要在工具上创新,但微雕本身的刻刀就已经非常细小,很难有所突破,于是他想到在技法上创新——将篆刻的刀法和微雕的技法进行完美结合。刚刚在玉石平安扣上完成的瑞虎迎春,就是他创新手法的代表作。

微雕所用的刻刀与雕针等物件排列齐整有序

“今年是虎年,平安扣的寓意也很好,平平安安嘛。”有了这个设想,赵正生用了五天时间,创作了上山虎和诗词相结合的微雕平安扣来迎接虎年。在这个如手般大小的平安扣上,左侧上山虎的纹理是用篆刻的刀法进行创作的,篆刻的平刀法和切刀法有别于微雕线条,通过刀的改变,使线条的宽窄深浅表现得更为丰富,上颜色之后从而达到写意国画的意境和韵味,而平安扣右侧的诗词,则是采用了传统微雕的技艺,“两种刀法和技艺进行有机的结合,也能实现相互对比和衬托。”赵正生解释道。

赵正生师从“济南微雕”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天明。王天明不仅能在玉石、壶、米粒等材料上雕刻,还能在头发丝上雕刻,他曾在长3毫米,宽0.2毫米的白发上刻下八个字——“和平统一 天下为公”。“师父在做微雕时凭肉眼和感觉完成,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练习获得的手感,我也在努力练习手感。”如今,赵正生的微雕作品都拥有特有的艺术气质,无论是雕刻楷、篆、草都具有中国传统书法的笔墨神韵,图画也描摹得惟妙惟肖。他也尝试在微小的空间内,雕出更多的世间万象。

黄金龟甲虫在哪里最容易见到?

宠物体外驱虫多久把虫子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