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洛阳田野探险之旅:难忘的沧桑宝藏之谜!

05-17

洛阳田野探险之旅:难忘的沧桑宝藏之谜!

  在洛阳的田野与山川之间,散落着无数珍贵的文物,它们如同历史的低语者,默默地承载着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与岁月的沧桑。

  从古朴雄伟的建筑,到隐藏于密林深处的遗址,从诉说着生死轮回的历代墓葬,到镌刻着功德伟业的石刻碑铭,它们让洛阳成为了一个广阔无垠的露天博物馆,每一处,都是洛阳厚重文化积淀的生动证明。让我们走出传统的馆舍,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来一场穿梭千年的时光旅行……

孙家洞旧石器遗址

孙家洞遗址外部环境

  孙家洞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湾滩村伊河南岸哼呼崖的崖头之上,因山洞离孙家住户较近,故称孙家洞。在考古界,“栾川人”知名度颇高,不仅因为发现“栾川人”化石的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曾入选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还因为其是我省境内首次在洞穴中发现的中更新世直立人(猿人)。这些发现填补了中原地区未在洞穴中发现古人类的空白,为研究东亚古人类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古人类牙齿化石

  孙家洞遗址海拔691米,原洞口朝北,呈扁长形椭圆状,宽2米多,高不到1米,洞内构造复杂、光线昏暗,考古人员在淘洗发掘地层的土壤时发现6颗古人类牙齿化石,初步鉴定包括1颗下门齿、3颗下臼齿、1颗上前臼齿、1颗上臼齿。其中,有两颗是儿童牙齿,对于探讨直立人的生长发育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王湾遗址

  王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王湾村北是一处以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也包含少量的周代、晋代等遗存,它已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彩陶钵

  王湾遗址紧临涧河,早在1959年至1960年就进行了发掘。在洛阳博物馆中,你能看到这里出土的彩陶钵、彩陶罐等。这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约3米,证实了河南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承袭关系,在考古学上有重要意义。

苏羊遗址

  苏羊遗址位于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西部、下村南部,面积60多万平方米。2019年,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其被列入“考古中国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2021年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开始对苏羊遗址进行连续性主动考古发掘。

  苏羊遗址存续时间从仰韶早期一直到龙山文化晚期,其中以仰韶时期为主,文化序列从早到晚发展连续稳定,文化谱系一脉相承,且含有大溪、屈家岭、红山、大汶口等诸多文化因素,为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提供了新的材料,见证了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是河洛地区迄今发现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苏羊遗址内发现了人工环壕、生活区、墓葬区、人工湖沼等重要遗迹现象。发掘出土数以万计的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其中不乏玉璧、完整彩陶盆等珍贵文物,并发现少量大溪文化风格的遗物。同时,遗址内还发现少量保存较好的碳化粟、黍等植物遗存。

石门前梁遗址

  石门前梁遗址位于栾川县潭头镇石门村北丘陵处,该遗址东西长417米,南北宽203米。

  该遗址从表面观察,土色黄褐,土质松软。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地表及断崖处采集到的标本有石斧、红陶罐、灰陶罐、灰陶豆柄等,据此可以判断该遗址经历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两个发展阶段,对研究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分布和发展有一定价值。

商城遗址

偃师商城遗址

  偃师商城位于夏都二里头东北约6公里处。这里北倚邙山,南临洛河,本为“帝喾之墟”,即帝喾建都的地方。帝喾是黄帝曾孙,号高辛氏,在五帝中居第三位。他是商、周两个王朝的先祖,商汤在此建都,也有“从先王居”的意思。

偃师商城遗址

  偃师商城有三重城垣,由外到内分别为大城、小城和宫城,并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遗物。其中,小城内街道纵横,宫殿、府库等建筑林立,已具备早期都城的特点。因此,它被认为是商汤灭夏后所建的都城西亳,并被定为考古学上夏商年代分界的“界标”。也就是说,其始建年代被推定为约公元前1600年。2021年1月,最新考古证实,偃师商城拥有迄今发现商代最早最完备的城市水系。

汉魏故城遗址

  汉魏故城又叫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洛龙区、偃师区和孟津区毗连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河。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这里定都,其后三国魏、西晋、北魏均以此为都,共历时330多年。因主要是东汉、北魏两代,故称汉魏洛阳故城。

  汉魏故城始建于西周,历经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至唐初废弃,在汉魏洛阳城长约1600年的建城史中,建都史近600年。这里曾是世界名都,是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然而几经战乱,辉煌的都城屡屡遭到破坏,巍峨的城池最终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汉函谷关遗址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著名关隘,初建于战国时期,旧关城在今灵宝东北,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曾是出入关中的门户。西汉中期,函谷关被迁至新安县。汉函谷关素有“中原锁钥,两京咽喉”之称,是洛阳盆地周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到隋唐时期,它都是一处重要的军事关隘。同时,它又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作为西行的第一关,见证了丝路贸易的繁荣兴盛。

  2100多年过去了,楼船将军杨仆兴建的函谷关关城,已变成我们现在所说的汉函谷关遗址。2012年,该遗址被列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 项目遗产点,开展跨国申遗工作。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贯穿关城遗址的汉代道路和建关前的早期道路,发掘出关城东墙、南城墙、排水渠、马道、建筑基址、护堤等汉代遗迹。2013年,“汉函谷关关城东墙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汉函谷关被认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伊阙关

今天,人们来到伊阙,为赏水光、山色,观龙门石窟

  伊阙关位于龙门西山与香山之间的峡谷中,即今天的龙门石窟景区一带,关址早已不存。东周时,为京都南面的重要关隘,是洛阳南下,荆襄北上的必经之道。

  《水经注》云:“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历代多在伊阙设关,作为洛阳南边的重要门户。今天,人们来到伊阙,为赏水光、山色,观龙门石窟。

  北魏迁都洛阳,始凿龙门石窟。当时,在古阳洞中凿龛造像的除了皇室贵族,还有一些守关将士,如“阙口功曹吏张英周”“阙口逻队主和道恭”等。

  伊阙关是什么样子的?唐代陶翰在《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一诗中说:“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也许可供人们想象。

大谷关遗址

  作为洛阳八关之一的大谷关,又名太谷关,乃东汉灵帝为抵御黄巾起义而设,固守汉魏洛阳故城南大门。该关遗址位于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与北魏时期开凿的水泉石窟相近,风景旖旎。大谷关所在地寇店,因宋代宰相寇准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公元184年,也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随即设八关拱卫京师洛阳。位于今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的大谷关,就是当时所设八关之一,扼守都城南大门。

  大谷关因其险要的地形,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地沟壑纵横,战时可埋伏重兵,断绝南北交通。对此,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张衡曾不惜笔墨,盛赞大谷关地势,文曰“盟津达其后,大谷通其前”。

轘(huán)辕关

  轘辕(huán)关位于偃师与登封、巩义交界处的轘辕山上。大禹治水时,在这里留下了“通轘辕山,化为熊”的传说;汉武帝刘彻到嵩山祭天时,也在这里开凿了弯多坡陡的轘辕道。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河南尹何进为拱卫京师,在洛阳周围设置八关,轘辕关就是其中之一。它扼守着洛阳的东南门户,是嵩洛古道上著名的险关要隘。

  唐高宗和武则天在洛阳时,多次经嵩洛古道前往嵩山。《偃师县志》中记载,唐高宗曾命人凿山开道,形如车箱,为“历代置关之所”。今天,人们看到的轘辕关重修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关额上题有“古轘轅關”四字。

  清代至民国时期,轘辕道屡经扩修,当地人称其为老十八盘。如今,老十八盘已被新十八盘取代,轘辕关也早已结束其历史使命。

小平津关

孟津花园村北黄河段(曾经的小平津关所在之处)

  小平津关位于今孟津区会盟镇花园村一带,与孟津关一起肩负着守卫洛阳北大门的重任,这里发生过不少影响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

  比如,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八月,大将军何进被杀,宦官张让劫持少帝刘辩,连夜逃向小平津。追兵赶到后,张让无奈投河自尽。枭雄董卓将少帝刘辩迎回洛阳,后又废刘辩改立汉献帝刘协,自己把持了东汉朝政。

  由于黄河改道,今天的花园村已南移至邙山脚下,老花园村所在的位置则成了一片河滩。这一带的黄河堤坝风光宜人,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周三王陵

  周山属于秦岭山脉,位于洛阳西南郊。山上有东周王陵。因周代称帝王墓冢为“山”,故此得名“周山”。东周二十五位天子皆葬于洛阳,因年代久远,墓主大多难以确认。古籍《水经注》记载,洛水流经周山,周山上有周灵王冢。

  拾级上周山,可见周灵王陵。陵前松柏繁茂,有亭子,亭内有石碑,上书“周灵王陵”,乃清代洛阳知县龚松林所立。有专家认为,周灵王陵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王陵,比秦始皇陵还早好几百年。

  此陵东边不远处,另有三座大冢,乃“周三王陵”。据说,里面埋着东周的三位天子,至于他们到底是谁,尚待考证。

大汉冢

大汉冢

  东汉有十二座帝陵,除汉献帝陵位于山阳(在今焦作)外,其他十一座帝陵都在洛阳,分为南、北两个陵区。其中,北陵区在孟津境内的邙山之上,古冢巍巍,引人注目。

  在北陵区的五座帝陵中,最高大的是“大汉冢”,高55米,占地10余亩。由北向南,一字排开的还有“二汉冢”、“三汉冢”。“大汉冢”曾被认为是汉安帝陵或“明帝显节陵”。不过,如今它更多地被认为是光武帝陵。

北魏孝文帝陵

  瀍河流经邙山,两岸分布着数不清的陵墓,北魏孝文帝的长陵就是其中一座。长陵位于孟津区朝阳镇官庄村南,俗称大冢。与其相距不远的是文昭皇后陵,俗称小冢。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其先祖在东北的大兴安岭一带活动,后来一步步迁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决心迁都洛阳,全面推行汉化改革。

  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重要一步。迁都洛阳后,孝文帝要求鲜卑贵族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带头改汉姓为元,并杀掉了抵制改革的太子元恂。

  按孝文帝的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而北魏陵墓区就在瀍河两岸的邙山之上。

唐恭陵

  唐恭陵位于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滹沱(音同乎驮)村西南的景山上。唐恭陵是李弘的陵墓,又称太子冢、孝敬皇帝陵。它和唐昭宗和陵一样位于嵩洛古道旁,只是二者命运不同:唐昭宗和陵已被平毁,唐恭陵则保存较为完整。

  作为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长子,李弘一出生就备受父母宠爱。他生性仁孝,4岁就被立为太子,长大后更是担起了监国的重任。可惜他体弱多病,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随父母到洛阳合璧宫避暑,竟在绮云殿暴病身亡,年仅23岁。

  对太子李弘的早逝,唐高宗和武则天非常悲痛。当年五月,唐高宗以谥法中“慈惠爱亲曰‘孝’,死不忘君曰‘敬’”,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之礼将其厚葬于唐恭陵。他还亲书了《孝敬皇帝睿德记碑》,表达对太子的缅怀之情。

唐昭宗和陵

  唐昭宗和陵位于今偃师区缑氏镇景山之侧。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同年,又指使部下夜闯皇宫,弑杀昭宗。毛泽东评价:“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可谓一语中的。昭宗死后葬于和陵。陵园已不存,只余一小冢孤立于田野中。

  景山古称太平山,属嵩山山脉,伊洛河在山北不远处蜿蜒交汇,奔流入黄河。《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缑氏……有恭陵,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来山,天祐元年更名,东南有轘辕故关。”

  景山一带除了和陵,还有一座唐恭陵,安葬着女皇武则天的爱子李弘。唐朝帝王大多葬于关西,与昭宗作伴长眠嵩洛的,只剩“孝敬皇帝”李弘。

杜甫墓

杜甫墓

  洛阳的杜甫墓,位于首阳山下偃师区城关三中的学校操场后方。墓碑为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所立,高约5米,上刻有“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字样。

  杜甫(公元712年至公元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居河南巩县,杜甫就出生于巩县。他20岁以前生活于洛阳,死后也葬于洛阳。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现存诗歌1400余首。公元770年,杜甫客死湖南,其孙承其遗志,在其死后四十三年,不远千里迁葬他于偃师。

范仲淹墓园

范仲淹墓园外范仲淹像

  范仲淹墓园位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约半公里处,地处万安山南侧,墓地内古柏林立,墓地分前后两域,总面积约35亩,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家族墓。

  有人也许会感到奇怪,范仲淹并非洛阳人,为什么会选择葬在这里?其实他是受了唐代名相姚崇的影响。

  因母亲改嫁,去世后不能葬入祖茔,姚崇便将其葬在洛阳城南的万安山下,并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家族墓地。范仲淹的母亲同样如此,她去世后,范仲淹“欲归姑苏卜葬,见其风俗太薄”,也葬母于万安山下,其亲友则多居许昌。

  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64岁的范仲淹在徐州病逝,归葬洛阳。宋仁宗亲赐“褒贤之碑”,并由欧阳修撰写碑文。

邵雍墓

  伊川县平等乡西村的山坡上,有一处东临伊水、西依紫荆山的墓园,墓园周围草木茂盛。墓园正南20米处有一石坊,底柱四根,呈正方形,底柱之座双侧均有石墩夹持;石坊上部有石梁横连四柱,坊脊两头各雕一龙头,石坊上刻有“安乐佳城”四个楷书大字。

  墓园大门上方“邵夫子墓”的石刻匾额,道出了墓园主人的身份:邵雍,北宋著名易学家、哲学 家、思想家、教育家,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并称 “北宋五子”。邵雍的思想和学术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走进墓园大门,通向享殿的道路两旁立有石像生,享殿之后为砖砌八角形邵雍 墓冢,冢前立有“宋先儒康节邵夫子墓”石碑。自宋时起,明朝宣德时期、清朝乾隆时期直到民国,邵雍墓历经多次修整,1963年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辟雍碑

   1931年,在今伊滨区佃庄镇境内辟雍遗址发现巨碑一通,通高3.22米、宽1.10米、厚0.30米。碑额隶书“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23字,碑文隶书,30行,行56字,共1500余字,刻立于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1974年,又在辟雍遗址发现碑座,后与碑身合 为一体,现保存于距辟雍遗址不远的佃庄镇东大郊村。西晋辟雍碑在我国文化教育史、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何为辟雍?一般认为,辟雍即太学,因四周有水、形如璧环而得名,是天子用来“行礼乐、宣德化”的地方。

   据碑文载,晋武帝司马炎曾三临辟雍,太子司马衷(后来的晋惠帝)曾两莅辟雍。据碑文记载,当时的太学生“东越于海,西及流沙,并时集至,万有余人”,可见西晋太学之盛。八王之乱”导致西晋一蹶不振,走向灭亡,洛阳宫殿及太学等建筑早已化为烟尘,唯有埋在地下的辟雍碑完整如初。

升仙太子碑

  升仙太子碑位于洛阳市偃师府店缑山之巅。此处原有升仙观一座,今已不复存在,仅留此碑,高6.70米,宽1.55米,厚0.55米,盘龙首龟座高1.3米。

  所谓升仙太子,指的是周灵王的太子晋。他因触怒周灵王而被废黜后,相传在缑山驾鹤升仙。西汉时,刘向在《列仙传》中称,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曾游于伊洛之间,后被道士浮丘公接上了嵩山。

  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

  该碑的历史价值在于“巾帼书碑从此始”。在中国古代社会,书碑之事被男性把持,女性是不许登“大雅之堂”的。独有武则天,以“神皇”的权威打破了传统惯例,开中国女性书碑的先河。

石氏双碑

  石氏双碑位于孟津区常袋镇石碑凹村。石碑凹村原名宣武村,相传因靠近北魏宣武帝的陵墓而得名。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死后葬于此处,其后代去世后也葬在附近,于是,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家族墓地。这里墓葬一座挨一座,墓碑林立,高大壮观,每座墓的神道两旁都有石人、石虎等,因此,村名便改为“石碑凹”。

   石氏双碑分属于石守信的两个儿子石保兴、石保吉。石保兴墓神道碑碑文为行楷,碑首两侧刻两条盘龙,碑身两侧浮雕蔓草纹,底座置于八角形大石座上,引颈卷爪,腿部刻鱼鳞纹,尾部下垂,尾尖上勾。石保吉墓神道碑,碑首两侧也镌刻有两条盘龙,顶部正中刻一坐佛,佛像有背光,碑身两侧面浮雕蔓草纹,底座深埋地下,碑文为行书。

  石保兴与石保吉墓神道碑形体高大,雕刻精细,碑文对了解北宋官制、历史事件及石守信父子的史料、墓地布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石保吉墓神道碑碑首雕刻的佛像,形制特殊,为研究墓碑发展演变、雕刻风格提供了实物资料。

会圣宫碑

昔日的会圣宫碑

  在偃师区山化镇寺沟村的凤凰山上,矗立着一通巨碑,碑额题刻“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碑铭”,这就是人称“中原第一碑”的北宋会圣宫碑。

如今的会圣宫碑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定都开封。他一直有迁都洛阳的想法,并将皇陵定在巩县(今巩义)。宋真宗时析偃师、巩县、缑氏等地置永安县,“以奉陵寝”。公元1030年,宋仁宗又在紧临汴洛古道的凤凰山上修建会圣宫,以减少祭奠皇陵时的奔波之苦。公元1034年,宋仁宗“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于西京凤台山会圣宫”,并立巨碑纪念此事,就是会圣宫碑。后北宋灭亡,曾经金碧辉煌的会圣宫除了一通巨碑,地面的建筑都被毁了。

  此碑通高9.2米,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为螭(chī)首,螭是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其上雕六龙盘绕,篆刻该碑全称“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碑铭”;碑身的文字为楷书,全文3024字,记述了会圣宫及周边山川地理,以及北宋太平盛世气象;碑座是一只驮负碑身的巨大赑屃(bì xì),赑屃也是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上有海水纹图浮雕。会圣宫碑体积之大,为我国现存古碑中所少见,被誉为“中原第一碑”。

召伯听政处碑

  召(shào)伯听政处碑位于宜阳县香鹿山镇甘棠村,高3.5米,宽0.71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时任宜阳县知县郭朝鼎为纪念西周开国重臣、政治家召伯在甘棠树下的爱民行为而立此碑,碑正面五个大字“召伯听政处”由当时的河南府尹张汉题写,字体端正。

  召伯,姓姬名奭(shì),是周文王姬昌的庶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伯。

  周武王去世后,召伯和周公一起辅佐刚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召伯还支持周公东征平定叛乱,深受器重。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伯经常倾听民声,到民间处理各类事务,深得百姓爱戴。他死后,百姓将对他的深切思念寄托于他常憩息于下的甘棠树,对甘棠树爱护有加,“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而这首诗就是《诗经》中的《甘棠》:“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召伯听政处碑是宜阳县现存较为完整的碑,具有较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洛出书处”碑

  “洛出书处”位于洛宁县城西约20公里的长水村。这里有两通古碑,一通上有“洛”字,据推测刻于曹魏时期;另一通有“洛出书处”四字,落款为“河南府尹张汉书”,刻于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腊月,由当时的永宁县县令沈育所立。

  上任不久,张汉就沿着洛河一路西行,寻访古迹。在洛宁的西长水村,他看到了一通“字形漫灭不尽识,岁月唯有苍苔知”的古碑,上面只有一个大大的“洛”字清晰可辨。

  古碑西边不远处有龙头山,山上有禹王庙,相传昔日大禹治水功成,有洛龟呈瑞,因此立庙而祀。龙头山再往西是阳虚山,有仓颉造字台……张汉对这些遗迹进行考证后,认定西长水村就是“洛出书处”,并刻碑为记,与“洛”字古碑并立。

  历经岁月沧桑,这两通古碑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如今,河图洛书传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花寺塔

修缮前

  五花寺塔位于宜阳县三乡村北、连昌河西岸的连昌宫遗址上。该塔为砖石混砌结构的密檐式塔。其平面为八角,塔身九级,法轮宝相已毁,残高37.2米,塔底外部周长32米,内有塔心室,室内原有通道通至塔顶。

修缮后

  五花寺塔的建造年代是个谜。据三乡村村民介绍,当初的五花寺规模比较大,寺院山门和少林寺的山门造型一样。后来,五花寺被拆毁,只留一塔。《宜阳县志》中记载:该塔实际修造年代不详,旧志记载其为“唐塔”,但后经有关人员鉴定为宋代遗存。

云岩寺

  云岩寺位于嵩县白河镇下寺村境内,地处伏牛山核心区龙池曼南麓,距洛阳市区165公里,为唐元和年间(公元806年—820年)自在禅师开创,距今约1200余年,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在中国佛教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伏牛山地区佛寺的代表。

  现遗存有上下云岩寺佛殿6间,云岩寺主寺遗址及藏经阁遗址等100余处;遗存史迹有大明洪武十三年摩崖石刻、 明正德十三年《伏牛山云岩寺记》碑等。寺院背依伏牛山主峰,在寺院周边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千年古银杏树210余株,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密度最大的一处古银杏群落。

五顷寺石塔

  五顷寺石塔位于嵩县车村镇。石塔坐落在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一个近百亩的盆地里,当地人称这儿为“后湖”或“碧云湖”。

  这里原来有座寺院叫五顷寺,由于年代久远,庙宇和塔林不复存在,现仅留有文峰塔、喇嘛塔,塔高均为3.25米。据专家考证,其为元代所建。文峰塔为6层重檐六角形阁楼式建筑,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喇嘛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平面六角形须弥座,塔身中空呈宝瓶状,塔刹为四层出檐,最上面为法轮 刹顶。1978年石塔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昌阁

  福昌阁位于宜阳县韩城镇福昌村。据《宜阳县志》记载,隋朝曾在此建福昌宫。现存建筑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后曾进行过全面修葺,近年又进行过翻修。

  福昌阁面阔五间,四周斗拱,飞檐翘角。阁顶黄绿琉璃瓦覆盖,东西脊各有一大龙吻。正面有雕花门窗,门楣之上有“福昌阁”匾额。 福昌阁前筑有120余级石阶,气势雄伟。福昌阁最独特之处是其包容,道、释、儒众神在此相聚。

  阁基两侧有很多神洞,分别为财神洞、老君洞、鲁班洞、西佛洞、 药王洞、吕祖洞、五瘟洞、城隍洞、洪钧老祖洞、天尊洞、玄帝洞、菩萨洞、南极仙翁洞、华佗洞、十二老母洞等(部分已不存在)。据当地村民介绍,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五,这里都会举办庙会,很是热闹。

青龙寺塔

  青龙寺塔为明代建筑,位于嵩县白河镇庙垭村北部的深山中,原为七层六角楼阁式建筑,5层至7层被毁,现仅存4层,高12米。塔基用石条铺砌,青砖重叠而起,上镶二层釉彩陶琉璃花板。塔身中空上实,每层均有塔窗,陶饰斗拱12个,制方砖密檐。

望京楼

  望京楼位于新安县仓头镇东部的孙都村,又名王黑子楼,是明末当地丝绸富商王黑子所建。因楼体被拆,现仅存楼基和门洞。楼基长22.5米,宽21.5米,高约15米。底部以大条石垒成,8米以上以大青砖砌筑。墙厚约1米,以石灰、糯米汁浇灌,中填黄土。

  楼基北侧建有砖窑,窑后曾有一暗道,直达楼顶。如今,望京楼仅剩一个残留的楼基,没有楼体,向西望去,还能看到屋瓦连片的明清民居。望京楼不单单是一座观景楼,还是一座为防匪防盗、躲避战乱而建的碉堡式建筑,对研究当地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吕祖庙

  洛阳吕祖庙位于洛阳老城以北的邙山上,是为了纪念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的吕洞宾而兴建的。

  庙内有古建筑殿堂26间,三进两院,布局严谨。红墙黄瓦,屋脊六兽、砖雕栩栩如生。相传吕洞宾东游洛阳时曾在此修道,并有诗词传世,后经历代沧桑,古迹荡然无存。庙内现有一通古碑记载,该庙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4年),是洛阳名士任仲芙带头捐建的,经历代多次重修才有现在的规模。

  吕祖庙坐西朝东,依山势起伏而建,从山门、卷棚、前殿到正殿依次呈台阶式上升。山门面东,为砖石结构的券门,通体不见一木,其顶为九脊歇山式。进入山门拾级而上便是前殿,殿前古树拂檐,给人一种清雅幽静之感。正殿,格扇门、直棂窗,硬山青瓦,一派青古之气。2008年6月,洛阳吕祖庙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镇山侯衙门

  镇山侯衙门位于嵩县车村镇,该官署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属怀庆府管辖,主要负责伏牛山地区军事治安,第一任守备为清制正四品,辖兵96名,分住在旧县、木札岭、豆腐店、鸣皋等地巡防,有马数十匹,每年集中在孙店演武一次。

  该建筑群现存古国槐一棵,大堂3间,中堂3间,东西房屋数间。原有的三堂已坍塌。

  大堂、中堂、三堂均为硬山顶单檐,小灰瓦覆盖,大木作小式结构(大木作在明清官式建筑中,殿堂结构仅存表面形式,实际均为厅堂结构,称“大木大式”。普遍应用的“柱梁作”,被称为“大木小式”)。民国时为汝川中学,后为嵩县第二高中校舍,现存嵩县车村镇第二初级中学院内,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段家绣楼

  汝阳县刘店镇油坊村至今还保留着一处清代建筑——段家绣楼。

  绣楼有两座,都是三层砖瓦结构建筑,坐北朝南,外观高大坚固,高约15米,共分3层,门窗很小,外墙为青砖结构,内墙为土坯所砌,墙的厚 度有一米左右。砖裹檐灰板瓦顶,有精美脊饰,古朴典雅。

  段家绣楼为清嘉庆年间段秉元、段锡元、段士元、段体元、段殿元兄弟5人所建,是段家宅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些古建筑经岁月侵蚀,仍屹然矗立,仿佛诉说着百年前佳人依窗而立的那段历史……

九龙庙

俯瞰九龙庙

  九龙庙位于偃师区山化镇石家庄村南。该庙宇坐北朝南,临伊洛河而建,占地3400平方米,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当地船工为纪念治水能手黄守才、祈福船运平安而修建的。庙宇内关于黄守才治水故事的雕刻和图画随处可见,现存建筑有钟楼、鼓楼、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

正殿

  正殿建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砖木结构,坐落于庙院中心平台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基本呈正方形。大殿内部为四柱六梁,均彩绘,四角斜梁上饰垂花式寿桃,梁柱接榫处有雀替。脊檩上有“大清嘉庆十六年二月初三日创”字样。

  钟楼、鼓楼分别位于庙宇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双层,砖木结构。钟楼下层门楣题有“钟楼洪声”四字,鼓楼有额题“鼓楼夜鸣”四字。后殿建于清嘉庆二 十二年(公元1817年),砖木结构,青瓦顶,内部通柱16根,大梁4根,二梁4根,小横梁8根,檩条21根,均绘有黑色图案。

石板岭古寨

  石板岭古寨位于新安县青要山镇石板岭村,寨墙大部分位于石板岭村至马尾岭村的玉皇顶、关爷寨、老母猪寨一带。

依山而建的寨墙

  寨墙为青石质,随山势而建,蜿蜒起伏,残高2米至4.5米,底宽1米至3.5米,随其地形间隔200米至400米设寨门一个,寨门为石拱券门,门洞宽2米左右,高2米至3米。

  有的古墙因年久已坍塌损毁,但其中某些部分仍可见垛口,女儿墙、寨门上也有门扉孔等,这些遗存可以证明该寨墙为防御性工程,据推测修建时间应为清代。寨墙按现存遗迹计算,总长度应在10公里以上,按每米墙8立方米或10立方米计算,当时的总工程量应超过10万立方米,工程之浩大、艰巨可想而知。根据当时人力和自然条件,此工程可谓重大工程,虽然墙垣较粗糙,但不失为豫西地区的一处“小长城”,为比较少见的一处城堡遗存。

柴家保安楼

柴家石头院落

  柴家保安楼位于嵩县九皋镇石场村,柴家保安楼位于该村东南角,系清末时期一柴姓大户人家为防盗、防匪,兴建的两层大型石木结构民居。

砖雕

  当时有房屋36间,设施完备,有防火池、储物室、卧室、厨房、牲口房、粮仓、弹药库和地下排水系统等。后经过历代修葺,现保留上房、偏房和地下室共计23间房屋。

在充满传奇色彩的河洛大地上,

每一步都可能踏响历史的回音。

我们要珍惜保护好这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策划 :崔利利 图片来源:洛报融媒)

吉娃娃寿命长吗

雍正通宝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