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树影婆娑鱼儿游 田建明摄
金鱼在嘉兴俗称金金鱼,人们喜欢在家中客厅,在办公室,置一二鱼缸,养几尾金金鱼;看鱼儿游戏,养眼养心;家中有院的,挖个金鱼池,放养品种各异的金金鱼,池清鱼欢,吉祥如意。
这些人人喜爱的优雅俊美的小生灵,很少有人去探究金鱼发现的历史,更不知道其原产地在哪里。
最早发现和饲养金鱼的记录,其实就在宋代的嘉兴城。
相传在五代期间,江南水乡的嘉兴,河水清澈,湖泊秀美,鱼儿自由自在。那时渔民在河湖捕鱼中,常常捕到淡黄色、浅红色的鲫鱼,信佛者视为神奇,买回后到鸳鸯湖畔的放生桥下放生。
后来,有人将放归河泊的做法,改为放养自然池塘,称放生池。于是,生意人便在一些茶肆酒楼边修筑池塘,供居士僧人放养人们喜爱的彩色鲫鱼,招揽顾客观赏。
宋初开宝年间(968—975),吴越国秀州刺史丁延赞发现,在嘉兴城西北一个放生池的鲫鱼,色彩异常漂亮,被人们唤作金鲫鱼,竞相前往观赏,将此池雅称为金鱼池,后来,还在金鱼池边建造金鱼院。
当时,金鱼池和月波楼齐名,为一方名胜,是嘉兴城乡著名的观赏金鱼胜地,为宋代《嘉禾八咏》景观之一。
北宋张尧同《嘉禾百咏》的金鱼池诗记:
池上春风动白萍,
池边清浅见金鳞。
新波已纵游鱼乐,
调笑江头结网人。
据宋《舆地记胜》记载,金鱼院在嘉兴县西北。明《嘉兴府图记》载:
秀水县治北多隙地,为圃为池为亭,宋有嘉禾亭,月波楼,下瞰金鱼池。
月波楼当时在嘉兴西北的城墙上,下瞰的金鱼池在城墙内。据考证,金鱼池所在的位置,应在现在小西门横街北侧一带。
杭州人根据苏东坡在杭时作的诗中有“我爱南屏金鲫鱼”句,曾认为,金鱼见于记录之始是在杭州。但在历代地方志书记载中,嘉兴发现金鱼的记录,比苏东坡的诗所记的约早100年。李时珍说金鱼“自宋始有畜者”,而嘉兴在北宋初,已开始人工成群饲养金鱼,观赏金鱼。
这是目前可查我国金鱼饲养和观赏的最早记载。
嘉兴金鱼和金鱼池吸引历代的名人墨客到嘉兴来,流下许多的诗咏。
梅圣俞《金鱼池》诗:
谁得陶朱术,修治一水宽,
皇恩浃鱼鳖,不复取垂竿。
王安石《金鱼池》诗:
纷纷水中游,岂是昔时鱼。
吹波浮还波,竟食糠秕余。
在嘉兴民间,围绕金鱼的观赏、放生和买卖,有着数不胜数的传说、题咏和故事,流传至今。
宋代以来,经过千百年人工饲养繁育,金鱼的品种越来越多,买卖市场越来越大。据统计,现在金鱼品种已有150多种,拥有狮头、蝶尾、龙睛、珍珠、丹凤等数十优良品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观赏鱼和宠物,形成金鱼宠物产业链,有专门的生产和销售市场,遍布海内外。1961年6月,国家邮电部还专门发行了一套金鱼特种邮票。水泡眼、珍珠鱼、花龙睛等12枚精美金鱼邮票,是我们少年时集邮的喜爱收藏。
嘉兴的笔记小说记载,每年的曹王庙、城隍庙和徐王庙会当中,都有金鱼的买卖,有人买了放生,有人买后去饲养欣赏。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放学回来常常流连于香花桥人民路交叉口的金鱼摊,小商贩大多用提桶、脸盘放着几条红色的金鱼叫卖,自然吸引好多学生。当时人民公园门口,天宁寺街的天宁寺门口都有卖金鱼的地摊,“文革”期间全被取缔。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城里又有金鱼买卖,主要集中在建国路天宁寺口和人民公园东门囗。
改革开放后,在嘉兴公园路、嘉禾路交叉口自发形成了花鸟市场,金鱼买卖有20多个地摊。后来集中搬到育子弄花鸟市场,金鱼买卖已有一点规模。梅湾街开发后,花鸟市场搬迁梅湾街。
前几年,月河街区修建时,在外月河畔新建了金鱼池,并立碑记事,周围开辟成了金鱼观赏、买卖区域,是孩子们游玩月河街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宋代金鱼的发现、饲养、观赏以及商贸和文化活动,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嘉兴的南湖菱和粽子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嘉兴发现金鱼以及围绕金鱼池的观赏和文化传统已有千年。
金鱼发展带来的宠物经济,对原产地嘉兴古城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和产业,应当给以关注,可以开展对金鱼科学养殖、经济开发以及欣赏和交易的研究,张扬嘉兴金鱼原产地的宣传。同时进行金鱼原产地的品牌申报和保护,让可爱的金金鱼成为嘉兴市、南湖区的一张新名片。
END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