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青花瓷碗: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07-02

青花瓷碗: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青花瓷属于釉下彩瓷,是用钴料作为着色剂,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性烧制而成的瓷器。钴料在高温焙烧后呈现蓝色,与白色的胎体相互映衬,形成了青花瓷上蓝白相间的精美图案。

青花瓷器在我国唐代已然出现,元代以后日渐成熟,明代继承了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技艺,并把这项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明代也是我国青花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世人的赞誉。明代永乐、宣德两朝更是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

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展厅近期开展的“日月光华——南京博物院藏明代文物展”中就展出了一组我国明代景德镇御窑烧制的精美青花瓷器。清代一些新的瓷器品种涌现出来,使人的视觉受到极大的震撼。清代瓷碗传世品较多,品类丰富,为人们常见的收藏器皿之一。但由于仿品比比皆是,高仿与低仿同在,真伪难辨,给真伪鉴别带来了难度。本文就鉴别要点进行了整理,供收藏爱好者讨论借鉴。

清代瓷碗在造型上以简洁明快为主,少见矫揉造作之器。大多数清代瓷碗在造型上秉承了实用的原则。多数清代瓷碗造型规整,制作精致,整器线条流畅,古朴大方(图4)。官窑器皿几乎不见变形器,民窑瓷碗只有很少量的一些粗糙瓷碗有变形现象。从大小和款式上看,清代瓷碗在造型上进一步固定化。以乾隆朝为例,出现了一些固定的尺寸,如《钦定皇朝礼器图式》中记载“盛大花瓷碗,口径一尺一寸七,五寸三分……”虽然这个尺寸主要是针对官窑的,但反过来这对于民窑瓷碗在体积上影响也很深刻。从发掘出土的器物来看清代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瓷碗,同一型号体积基本相同。

清代瓷碗在青料的使用上都使用国产料,顺治时期青花碗多发色灰暗,有些发褐色,浓淡层次不太分明,康熙时期通过使用浙料和珠明料,瓷碗发色艳丽,呈蓝色,浓淡层次分明。雍正、乾隆时期青料在发色上都较为明快,但之后在青料的使用上逐渐走向黯淡,发色灰暗(图7),釉层漂浮不定,浓淡层次无法分辨。从官窑与民窑的区别上看,官窑瓷碗在青料使用上普遍优于民窑,鉴定时注意分辨。

清代瓷碗胎质质量得到普遍提高,多数瓷器选料考究、淘洗精练、细腻致密、厚薄均匀、瓷化程度较高,胎釉结合良好,夹砂胎只在一些粗瓷上有见。从厚薄上看,清代瓷碗在胎体上有向薄发展的趋势。清代官窑瓷碗在胎质上精益求精,少见有瑕疵者。民窑瓷碗有时会见到一些胎体不尽如人意者,这在青花瓷上表现并不多,多表现于传统黑、白釉瓷碗等粗瓷。

其收藏价值极高,想了解更多关于清代青花瓷碗的,可以关注或者是私信小编共同探讨交流

文玩葫芦价格及图片

驱虫是自己弄还是去宠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