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浮漂漂型和钓鱼之间关系系列文章中最后一篇了,历经三个月时间的资料收集,最麻烦的就是浮漂图片的寻找和修改,每一款漂型都需要找到对应的浮漂来提供给大家参考。钓鱼人都知道寻找这些漂型图片是如何的艰难,在这个系列即将完稿之际,心里感触颇深,包括自己也重新对浮漂有了新的认识,也得到了广大钓友的支持,愿本文能给广大钓友提供一个资料参考,用好漂,用明白浮漂。
什么是综合性浮漂?是为了区别钓底型浮漂,行程型浮漂,介于这二者之间,毕竟这两者浮漂的用途比较明确,但在实际钓鱼过程中,尤其是去陌生的水域,我们无法得知鱼情和水情,那么需要使用一款综合性更强的浮漂先进行试钓。
这就是综合性浮漂的作用,这类浮漂考虑因素比较多,既要兼顾钓底,也要兼顾行程,所以就要寻找结合二者的漂型。性能上要偏中庸,这就是一个取舍的关系,但确实可以更轻松的应付大多数鱼情,也是钓鱼人必备的一款浮漂,如何做到二者结合呢?精心挑出3款浮漂来给广大钓友做个详细介绍,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和借鉴价值。
1、经过多方寻找,找到这样一款漂型,上鼓下凹的漂身,下半身收紧,整体流线型很漂亮,从外观上就显得非常灵动,重心在上部。翻身快捷下沉较缓慢,作为行程漂很出色,但到达底部后,因为造型的原因,会造成顿口急促有力。是比较合适的综合性浮漂。
整体长度在48-50公分之间,吃铅量在1.5-2.5克之间即可。这类浮漂建议选择芦苇材质,可以最大程度放大信号。同时比较适合深水和长杆使用,长杆可以选择三目加粗,信号牺牲不强烈。唯一缺点就是这种款式芦苇材质很难找,备选纳米材质。
2、长身长脚的长标身枣核型浮漂,整体匀称,这样的漂型无论翻身和下沉都到了比较平衡的状态,无论是速度和状态都很稳定,这类浮漂无论是钓行程还是钓底,都是比较自如的。
整体长度至少要40-45公分之间,吃铅量可以灵活掌握,建议在1.2-3克之间,如此大的跨度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水域来选择合适的吃铅量。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在类似的漂型上,如果选择上部为急收肩的锥形,效果会更突出,但这类浮漂现在确实看着有些老套了,很少有厂家在做这样的浮漂,有兴趣的钓友可以尝试寻找一下。这款浮漂我认为是非常实用的综合性浮漂,建议购买一支作为主力浮漂使用。
相貌看起来非常中庸,却恰恰适合作为前期试钓使用的浮漂,外观不夸张,细长身,无明显收紧。正是这样平庸的浮漂,无论是钓行程还钓底都结合的比较好,优点就是综合性能好,稳定性强。
整体长度可以在37-45之间衡量,就是要根据不同水域来确定长度,吃铅量跨度也要在1.2-2.5克之间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浮漂建议选择漂脚稍短于漂尾才能更好的达到目的。
在很多钓鱼人眼里,浮漂看起来很类似,无非是枣核、细长身、锥形等等,其实就球形标身浮漂来说,看起来没太大区别,但可能一个下半身收紧,和一个纯球形浮漂来对比,起到的作用就不同,可能在站立后停顿时间一个会更长,另外一个是为了送漂更稳,不出现夸张的“火箭”鱼汛。
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区别,影响了很多鱼口,也是为何很多工匠在研究不同鱼情下设计不同的漂型,哪怕改变其中的漂脚长度,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那么钓鱼人在垂钓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浮漂来应对适合的鱼情就显得格外重要。明明鲫鱼在底部抢食,选择了行程漂,无形中增加了下落的过程;明明鳊鱼在中间接口,却选择了底钓漂快速下底穿过鱼层。这些都是影响了鱼获的重要因素。
本文看起来非常枯燥,但真真实实的把漂型和钓鱼之间的关系阐述出来,钓鱼是个系统的工程,绝对不认同野钓不需要讲究这种观点,任何事物都需要精心去面对,这就是别人爆护你空军的原因。
钓鱼之前,选择一个适合鱼情的浮漂就是渔获好坏的前提,和金钱无关,和对钓鱼的态度有关。
至此,关于浮漂漂型的介绍已经完稿了,浮漂的漂型真的有很多,在繁多的浮漂里面摘出最常用,最实用的这十多款浮漂,相信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钓友的使用了,如果这篇文章能给您在钓鱼生活中起到帮助,也是达成了本文的目的。
其他两种浮漂类型请参看下面链接:
浮漂种类繁多挑花眼?6款钓底型浮漂详细介绍,钓鱼不会再选错漂
钓鱼不会选行程漂?4款专钓行程浮漂介绍,一口气搞懂浮漂的本质
如果觉得本文所说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并转发此文,让更多钓友看到,一起聊聊钓鱼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