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琥珀中的巨型古鸟类:中外科学家的新发现

02-10

琥珀中的巨型古鸟类:中外科学家的新发现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中外科学家团队今天(2月10日)在北京宣布,他们在缅甸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只比以往标本都大的反鸟类翅膀。该标本尺寸和羽毛颜色都和其他缅北琥珀反鸟类标本有显著区别,可能代表着更成熟的个体或新的属种。

标本羽毛的花纹清晰可见。图/邢立达

反鸟类标本来自缅北琥珀

根据保存骨骼的比例特征,该标本可暂且归入反鸟类。反鸟类是白垩纪十分繁盛的一类口中残存牙齿的鸟类,因其肩胛骨与乌喙骨的连接方式与现代鸟类相反,所以被称为反鸟,和恐龙一同在白垩纪末期灭绝。

此次发现的琥珀化石产自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那里山高林密,河流纵横,当地人将方圆数百里的无人区统称“野人山”。地质学家对该矿区的火山灰测定后发现,这里的琥珀形成于约9900万年前,属于白垩纪晚期的最早期,因此这里被认为是人类能一窥真实白垩纪世界的唯一窗口。目前,缅甸北部琥珀动物群的古鸟都属于反鸟类,胡冈谷地的鸟类琥珀包裹体较为丰富。

鸟类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脊椎动物之一,大约有10500个种。在近1.5亿年漫长的演化历史中,共历经了白垩纪和新生代两次辐射演化,其中的白垩纪是鸟类演化的重要阶段,记录了鸟类如何从恐龙演化而来的过程。

此次学者披露的标本保存在北京的吕铭琥珀展览馆,标本长5.3厘米,重达79.4克,保存了古鸟右翅膀的少量手部骨骼,可识别的骨骼总长不超过1厘米,包括铰合在一起的指骨与可能的掌骨。

羽毛颜色尺寸推断可能存在新的属种

标本中翅膀上的皮肤和羽毛也很大程度地保留了下来,这为学者还原白垩纪反鸟类翅膀上羽毛的形态和色彩提供了帮助。标本中的羽毛保存了原始的颜色,以深棕色为主,初级覆羽末端有列浅斑,飞羽中段的浅斑更宽,末端还有不对称的浅斑呈碎斑点状分布。

复原图。绘图/刘毅

这件标本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硕大的尺寸,最长的一根羽毛达到37毫米。根据羽毛与身体的比例,学者粗略推测,标本所代表的鸟类个体从头骨后缘到耻骨后缘的长度约10厘米。学者对这个大尺寸个体有两种解释:第一,该标本代表了一个比之前发现的所有缅北琥珀反鸟类都更加成熟的个体;或者,该标本来自一个体型更大的反鸟类物种。

总的来说,标本从尺寸和羽毛颜色都和其他缅北琥珀反鸟类标本有显著区别,可能代表着更成熟的个体或新的属种。新的化石记录提升了白垩纪缅甸琥珀脊椎动物群的多样性,帮助学者更全面地还原白垩纪缅甸的森林生态系统。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领衔,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教授(Ryan C. McKellar)、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籍研究员邹晶梅(Jingmai K. O’Connor)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知名古生物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丁天 校对 赵琳

巴西龟很活泼好不好

巴哥犬图片 价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