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经典传承:橄榄核的魅力

12-28

经典传承:橄榄核的魅力

近来的市场真可谓是风云变色,铺天盖地都是星月价格跳水的新闻和古玩城人去楼空的消息。叫人忍不住的要问一句,下一个跳水的会是谁?小编心里也在嘀咕,但是有一种东西,是永远不会跳水的,那就是橄榄核。

为什么呢?橄榄核收藏历史比较悠久,市场相对也比较规范,而消费者对待核雕作品的态度,也比较理性。

这一次,我们先来说说橄榄核雕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明代时,我国的核雕艺术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橄榄核雕》(张晨光、何悦编著)中称:明宣德时代,核雕艺人“夏白眼”技艺精湛,被誉为“一时圣手”,深受皇上喜爱,他的作品也受到热捧。

天启年间,核雕更为盛行,明熹宗不仅喜欢收藏核雕,甚至还亲自操刀雕刻。他所创造的“五鬼闹判”形象生动,造型优美,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当时的一些上层人士更是把精致的核雕视为珍宝,以核雕做佛珠的习惯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出现的。

当然,说到核雕,总是绕不过《核舟记》,这是明末散文家魏学洢写的,文中描述了王叔远首创核雕核舟之事。王毅(字叔远)是一位杰出的微雕艺术家。他创作的核雕小舟,是以苏轼夜游赤壁的故事为原型而创作的,据说核舟长不盈寸,而雕刻的细节却十分丰富。文章最后,作者总结了整条船上的东西:“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并称赞说“技亦灵怪矣哉!”后此文辑入《虞初新志》,得到广泛流传,核雕因此而名扬天下。

当然,明代的核雕用材主要是桃核和杏核,橄榄核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但是从清中期开始,橄榄核开始大量应用在核雕工艺中。这一时期也是核雕名家辈出。清乾隆年间,陈祖章的 “东坡夜游赤壁”核舟作品,人物数量居然已经达到八个之多,而且各个形象生动,神态超逸,舟底还刻有《赤壁赋》全文,真是叫人叹为观止。同时期的杜士元,世人称其“穷极工巧之能事”。据《履园丛话》记载,杜士元所雕核舟,每枚值50两!五十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同时,现在我们在书上常见的橄榄核舟,也是由杜士元创作的。

清末,局势动荡,各行各业都遭受重创,核雕行业也没能幸免于难。直到民国初期,江浙一带才又再次涌现出一些擅雕能刻的高手,像苏州舟山的殷根福,以及其子女殷荣生、殷雪芸,徒弟钟年福、须吟笙等,都是中国核雕业内承上启下的名家,文革之后,钟年福先生在吴县创办了光福舟山工艺厂,招徒传艺,苏州核雕由此得到传承、发展。钟年福、须吟笙成为业内公认的、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到现在,核雕艺术已经发展了300多年,可以说每一个核雕手艺人都能讲出一段关于核雕的传奇故事!这样的文化底蕴,不是靠商业炒作得来的,更不是那些简单的菩提子所能比拟的!

所以,小编认为,橄榄核雕艺术在中国还会继续传承下去,橄榄核雕永远不会过时!而当代的一些大师作品,在今后的时间里肯定被记入史册。而对那些参与其中的玩家们来讲,能与大师同时代生活,并且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到大师作品的艺术魅力,不失为一种幸运。

根雕茶台

冰种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