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皇室贡茶揭秘:历代皇帝钟爱的茶饮

01-05

皇室贡茶揭秘:历代皇帝钟爱的茶饮

贡茶,是我国古代专门进贡给帝王将相享用的高等级茶叶。

贡茶的起源很早,公元350年,晋朝人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就记载:“土植五谷……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宋代《本草衍义》中也记载:东晋元帝时,温峤官于宣城,上表贡茶千金,茗三百斤。由此可见,茶叶在当时就作为土特产进贡了。

唐代贡茶

贡茶形成规模在唐朝。不过唐朝之前的隋朝就有僧人为帝王献茶治病了。

顾元庆《茶谱》中说,隋文帝头痛,有僧人煮茶做药献之,饮用以后病就痊愈了,这件事推动了社会上饮茶的兴起。

唐朝初期,主要是征收各地名茶做贡品。随着皇室饮茶需求的提升,逐渐感到这种土贡形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官营督造专门生产贡茶的贡茶院(贡焙)就诞生了。

当时比较出名的贡茶是陆羽品鉴后建议作为贡茶的顾渚紫笋,每年清明之前,顾渚紫笋制成后,就会被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很有“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味道。除了顾渚紫笋,蒙顶石花,霍山黄芽,常州阳羡等都是贡茶。

唐代的贡茶多是蒸青团饼茶,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大致分为采茶、洗茶、蒸茶、抖散、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解茶、贯茶、烘焙、成穿、封茶等。且产制规模极大,所需人工极多,“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烘焙灶百余所,每年朝廷要花重金生产万串(每串1斤)以上贡茶。

宋代贡茶

经过唐朝数百年的发展,喝茶风气日益盛大。到了宋代,社会上下均以饮茶为风尚,而且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

宋代的皇帝较前代更爱喝茶,而且喜欢研究茶,其中以茶痴宋徽宗为最。因此,宋代贡茶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发展。

宋代除了保留唐代的顾渚山贡茶院,宋太宗年间,还在福建福安建造了专门生产“建茶”的官焙,专门生产龙凤饼茶,其中凤凰山麓北苑贡茶最为出名。

宋太宗时期,北苑贡茶产茶数量并不多,“年仅献五十片”,但到了宋徽宗宣和年间,年产已达四万七片多片,可见其发展速度之快。

宋仁宗庆历年间,蔡襄将大龙团改成了小龙团,很得朝廷赏识,蔡襄也颇为自得,自诩“改而造上品龙茶,二十八片仅得一斤,无上精妙,甚合帝意”。

小龙团茶价格非常昂贵,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茶之品无有贵于龙凤者,小龙团茶,凡二十饼重一斤,值黄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

此后,在龙凤团茶的基础上,北苑贡茶又生产出了密云龙、瑞云祥龙等更精美的茶,其中以龙团胜雪为最,它以精选的熟芽剔去叶子,仅存茶心,有小龙蜿蜒其上,精美达到了极点。

整个北宋期间,北苑贡茶品目多达四五十种,一年分十几次运达京师,欧阳修有诗云,“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试新茶”。

元明清贡茶

元朝时,仍然保留了宋朝留下的御茶园和官焙。元大德三年(1299年),计有茶园120处,并在武夷四曲溪设焙局,焙工数以千计。

明朝时,出现了炒青芽茶,蒸青团饼茶数量逐渐减少。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改为贡芽茶(散茶)。当时产茶之地有茶必贡,数额巨大,且不能减免,因此茶农负担也很重。

他们除了要完成摊派的贡茶额之外,还要分担喊山祭费。当时每年惊蛰日,建宁的官吏要祭拜御茶园边上的通仙井,祭拜完毕后鸣金击鼓,众人一起喊“茶发芽”,场面蔚为壮观。

到了清朝,贡茶产地进一步扩大,江南江北都有贡茶,而且清朝皇帝很爱亲自赐封贡茶。

比如康熙皇帝南巡江苏太湖时,巡抚以“吓煞人香”进贡,康熙皇帝认为名字不雅,改为碧螺春,从此碧螺春成为贡茶,年年都需进贡。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南巡时,为了搜刮地方名产,规定凡是进献贡品者,平民可升官发财,犯人重刑减轻。如徽州名茶“老竹铺大方”就是老朱庙和尚大方创制进贡的。

此外,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还保留着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时风味御茶的18棵茶树。

总体来说,元明清时期的贡茶,经历了很大变革。元朝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明朝开始改贡芽茶(散茶),炒青技术得到很大发展,此时蒸青、炒青、烘青茶并存。

到了清朝,贡茶以烘青与炒青茶为主,技术更为精细,同时创制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广大茶区都形成了多种茶类的贡茶。

参考资料:《中国茶经》,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修订版。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西龟可以干养吗?巴西龟可以干养多久?|爬虫品种

飞蝇钓竿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