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巩义木雕匾额制作技艺:传承与发扬

11-16

巩义木雕匾额制作技艺:传承与发扬

留余文化起源于巩义市康百万庄园,这里现存着一块同治年间的木质匾额“留余匾”。此匾是康家四百多年家族之结晶,俗话讲“富不过三代”而这个家族却富裕了十三代,而其中更承载着康家世世代代的家风、家训、为人处世的传家之精髓。

留余匾名声在外更有着中华十大名匾之一的号称,作为河南巩义的地方名片没有深厚的底蕴如何承担这份重责。匾额总长长1.65米,宽0.75米。造型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黄色旗帜,金底黑字。全匾共计174个字,除标题“留余”二字为篆书外,其余为字体流畅的行楷。该匾是同治年间进士牛瑄所题,做于1871年,已有100余年历史。该匾是康家训示家中子弟的家训匾,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牛瑄其父是“状元”牛凤山,其父字画可称一流,同治四年在状元已定的情况下,皇上更是特例将他奉为金殿传胪。对于读书人来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正可谓是“鲤鱼跳龙门”。时至今日今巩义上街交接处还有牛状元府邸,曾经荣耀清代的“牛状元府”历经百年后到今天破败不堪,荒凉无比,大部分建筑和房屋荒废、坍塌。而牛瑄的笔记却流传至今。

留余匾的开头以四位老者从神祗、国家、社会、家庭来诠释明确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准则。处理好这四种关系,使四个层面的实践理念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自觉,从而达到外在和内心的丰盈与和谐,是留余的题中之义。

(此匾为巩义木雕陈位灿老师群1:1复制的留余匾)

(一)留耕道人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 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二)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三)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四)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

“留余”思想秉承中华文化精髓在为人处事上“得饶人处且饶人”。古往今来,意蕴相承。想一想,其中不无道理。我们日常所说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岂不都是留余文化的具体反映?

后续、、、、、、、

(下期讲匾额制作技艺

天珠是怎么形成的图解

黑青玉为什么不建议戴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