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石品鉴网

红虫与蚯蚓:哪种更适合钓鲫鱼?

11-30

红虫与蚯蚓:哪种更适合钓鲫鱼?

冬季是钓大鲫鱼的黄金时间,错过实在可惜,如果再因钓饵选用错误,而错失大鲫鱼,那只能是惋惜了。而蚯蚓与红虫作为钓大鲫鱼的常有饵料,到底哪个效果佳,大鲫鱼更偏爱哪个,本文的重点就是探讨三者之间联系,更充分的说明哪个更合鲫鱼的胃口,以及钓鱼人如何使用它们。

鲫鱼觅食的功能

为分析蚯蚓与红虫对大鲫鱼谁更有吸引力,先了解鲫鱼的觅食器官,因为两者间的细微差距,鲫鱼全凭各项功能器官区分,所以说各项功能不仅是鲫鱼觅食的基础,更是选择合口饵料的前提。

1、鲫鱼的嗅觉:鲫鱼头部两侧各有一个鼻孔,鼻孔内有鼻囊,而鼻囊是由众多褶子状的上皮组织组成的,分布着密集的嗅觉细胞。所以当水流从前鼻孔进入,从后鼻孔流出时,食物气味会刺激分布在嗅觉细胞的神经末梢,从而灵敏的感受并区分出水流与食物的气味。鲫鱼的嗅觉灵敏,远超人的想象,据科学研究大约是人的500倍,因此为辨别蚯蚓、红虫间气味区别提供了保证。

2、鲫鱼的视觉:视觉是鲫鱼的弱项,它眼睛的晶状体呈球形结构,可视范围极其有限,最高在10米左右,遇到阴雨天气,甚至低更多。鲫鱼到底能否可识别颜色,目前存有争议,比较主流的说法,鲫鱼在水中只能将物体辨别为白色及暗灰色色,越是颜色鲜艳如红色、黄色则呈现为连白色;而颜色不突出的如绿色、棕色等则显现暗灰色。所以视觉的辨识功能也为区别红虫、蚯蚓提供了依据。

3、鲫鱼的味觉:首先鲫鱼是有味觉的,可能与许多钓友的认知不同。鲫鱼的口腔分布大量的味觉细胞、神经,当鲫鱼通过嗅觉初步接触食物,认为可吞食后,鲫鱼的嘴唇再触碰食物,或将其吸入口中,便可品尝到其味道。这也解释了,为何用浸泡香料的假饵有些鱼触碰一下,却不吞食。所以一旦遇到可口的食物,鲫鱼便疯狂争抢。

蚯蚓与红虫间的区别

鲫鱼的各个觅食器官,是辨识红虫与蚯蚓的基础条件,而两者对鲫鱼的吸引力,谁大谁小,那就全凭自己的“本事”了。

气味:红虫的腥味,可形容为“冲”、“猛烈”,有股“鲜腥”的感觉;而蚯蚓一股土腥味,即保留土的气息,还含有淡淡的腥味,比红虫弱了许多。钓友知道,鲫鱼在冬季,尤其水温极低的水域,越是偏好腥味。相比而言,红虫的腥味占有优势

颜色:红虫的颜色是艳红色,鲜艳夺目;而蚯蚓是暗红色,黯淡无光。同样在水体,虽然鲫鱼无法识别出,但呈现的亮白色与暗灰色,显然前者对鲫鱼的吸引力更大一些。

味道:红虫体内汁液饱满,颜色鲜艳;而蚯蚓的汁液灰暗。而两者的味道,虽然人无法探知,但实践与实验说明,红虫对鲫鱼来说,味道更鲜美,更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不论从气味、颜色,还上味道上,红虫在各个方面比蚯蚓对鲫鱼的吸引力更胜一筹,这也是部分钓友喜欢用红虫钓鲫鱼的原因。那么红虫与蚯蚓就没有各自的优缺点吗?下面详细介绍。

使用红虫、蚯蚓钓鲫鱼常遇的几个问题

1、红虫易招小鱼?如上所述,红虫对鲫鱼有极强的吸引力,而自然水域中大鲫鱼是少数,小鲫鱼才是多数,另外,小鲫鱼对浓腥等气味的敏感度超过大鲫鱼,所以在某些情况下,有些饵料的优势反而成弱势。

2、蚯蚓钓大鲫鱼?相比红虫而言,蚯蚓钓大鲫鱼的概率比红虫大一些,当然是在同一片水域,大鲫鱼密度不太大的情况下,为何?主要有两原因:一是蚯蚓对小鲫鱼的吸引力比红虫弱一些,所以大体型的鲫鱼才有更多机会接近蚯蚓;二是蚯蚓的适口性比红虫差一些,体型小的鲫鱼吞食有难度,而大鲫鱼容易一些,其实蚯蚓对鲫鱼起到了一个过滤筛选的作用,把小鲫鱼筛选掉,留下了大鲫鱼。

3、使用红虫需谨慎:红虫本身并无毒害,但许多有害细菌藏匿红虫表皮,因此有些钓鱼人用手接触红虫后,出现瘙痒、阵痛,严重者甚至手掌通红、皮肤干裂。笔者的一位钓友曾被红虫感染,用中药调理了一个多月才渐渐痊愈,从那以后他再也不用红虫钓鱼了。建议尽量使用红虫夹和皮筋,尽量少接触。

4、蚯蚓的钩挂技巧:蚯蚓钩挂是有技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不必将其拍时,流出汁液,鲫鱼隔着皮肤能嗅到气味,而活动的蚯蚓挑逗鲫鱼,更易引起它的兴趣;二、钩挂蚯蚓讲究“前不露尖,后不露钩”,钩尖不穿破蚯蚓,鱼情较好、生口鱼多时影响不大,而老滑鱼、轻口鱼多事影响比较明显,所以尽量不露钩尖;钩背没有蚯蚓肉,尤其是蚯蚓尾巴指向钩背,主要为防止鲫鱼咬住一部分蚯蚓,拉动浮漂动作,提竿却不上鱼。

5、红虫与蚯蚓再加工:红虫主要是加工成“肉夹馍”,面饵与红虫两则互补,面饵充分发挥诱鱼、聚鱼的特点,红虫则近距离让鲫鱼吞饵。蚯蚓挂钩后,轻蘸一下豆粉,豆粉在水体散落,起到诱鱼、留鱼的作用。

写在后面

上文详述了鲫鱼、红虫、蚯蚓三者的对比关系,可见鲫鱼觅食红虫、蚯蚓是根本,而红虫比蚯蚓对鲫鱼的吸引力大,也是有原因的。钓鱼人了解其中的原因,知晓红虫、蚯蚓使用技巧,到时想钓大鲫鱼就钓大鲫鱼、想钓小鲫鱼就钓小鲫鱼,难度会降低许多!

原创:野钓分享

齐白石擅长画什么而闻名

南红是什么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