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石在古时,人们是用来磨剃头刀的,满清八旗起事,用的磨刀石就是松花石。这么一块绿了吧唧的石头能走入宫廷,乃至于成为大清国宝,实在是有一段历史可谈。
康熙平定三藩后,便从以武定天下转向了以文治天下,也因为其深厚的汉族文化修养赢得了汉族的拥戴,就是在此背景下,松花石砚被康熙帝“发现”了。毫不夸张的说,在他老人家心里,松花石砚甚至比绿端砚这样的名砚还好,就因为皇帝老儿一句话,就把这么一块原本被埋没于荒山野岭的磨刀石给抬到了“御砚”的地位,从泥里到天上,绝对的逆袭啊。
关于康熙帝制松花石砚,最详细的资料出自康熙帝本人的《制砚说》,其全文如下:
“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此良砚材也。命工度其小大方圆,悉准古式,制砚若干方,磨隃糜试之,远胜绿端,即旧坑诸名产亦弗能出其右。爰装以锦匣,胪之棐几,俾日亲文墨,寒山磊石,洵厚幸矣。顾天地之生材甚伙,未必尽见收于世,若此石终埋没于荒烟蔓草而不一遇,岂不大可惜哉。朕御极以来,恒念山林薮泽必有隐伏沉沦之士,屡诏征求,多方甄录,用期野无遗佚,庶惬爱育人材之意,于制砚成而适有会也。故濡笔为之说。”
松花石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作为满清的发祥地,被封为禁区。松花石只能由皇宫的造办处单独进入山区采集石料,运回宫中研制成砚,作为国宝御用,少量的也用于赏赐给有功的臣子。康乾时期制石砚八十余方,以后几代陆续研制了八十余方,现世的皇宫御砚有八十方,都存于故宫两院,以台北居多。
《词林典故》卷四记载,康熙三十八年,赐陈元龙“内制松花绿石砚一方”。于是他在康熙四十三年奉旨纂成的《格致镜源》中写了一段获赠感言,绝对不输当下的夸夸群,知道康熙喜爱松花石砚,连吹一顿彩虹屁。
“我皇上得松花江之砥石山石,赏识其佳,创自圣心,命工创制为砚。用佐玉几挥毫,间以颁赐词臣。温润如玉,绀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能使松烟浮艳,毫颖增辉。昔人所称砚之神妙,无不兼备,洵足超轶千古。”
《西清砚谱》卷二十二《附录》共收录康熙款松花石双凤砚、甘瓜石函砚、雍正款松花石葫芦砚、乾隆款松花石翠云砚、蟠螭砚、河图洛书砚计6方(其中乾隆款松花石翠云砚散佚不知所踪)。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康熙款松花石《瓜池砚》、《麒麟池砚》、《嵌螺钿砚》、《夔纹暖砚》,雍正款松花石《如意纹砚》、《葫芦式砚》,乾隆款松花石《旭日东升池砚》,道光款松花石《道光御赏云纹砚》,光绪款松花石《葫芦砚》等,成为现代松花石砚雕的典范之作。
观赏松花石砚,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就是砚台背面刻着同一句砚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于是特意搜了一下。
这是康熙帝亲作的砚铭。文房四宝当中,笔多动而夭,纸无骨而碎,墨常磨而折,唯砚淳朴厚重,静对沧桑,可得永传。
而这句话是取自宋代名人唐庚《古砚铭存》:“不能动,因以静为用。惟其然,是以能永年”。
松花石砚拍卖成交记录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