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古人用石来形容对爱情的坚贞。石之美,在于天地万物之心,万物造化之功,古有《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描述木石姻缘,代表的是自然、原始、不假雕琢的本真。
明清时期,就有着寿山美石赠佳人的典故。而今,寿山石雕印章新婚贺礼仍延续着传统佳话。“石质的文化浪漫”,越来越受年轻人青睐,石不能言最可人,让人体味到“坚如磐石”的浪漫与郑重。
中华千年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笔者生于95后,身边同学朋友婚嫁喜讯频频相见于微信朋友圈,新婚喜庆感染着年轻人的喜悦之情,晒出的各种信物见证着一代代人的情怀与祝愿,定格当下的浪漫,更是激励自己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用心经营婚姻。
随着时代前进,越来越多家庭和年轻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个性体验悄然改变,钻石这一“永流传”的商业操作开始不吃香了,近年寿山石雕作品作为新人贺礼屡见仍鲜,金石刀刻铸就的承诺,传递了婚礼仪式的喜讯和厚重,时间如驹金石不朽,待到双鬓斑白品赏此石,定能忆起往昔的幸福,浪漫依旧。让婚姻回归爱的本质,从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出发,在时光的洗礼中共同经营这段坚如磐石的婚姻,寿山石雕的象征意义与之不谋而合。
寿山石,洁净如玉,大者可一、二尺,柔而易攻,盖珉类也。古人爱石,爱其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美感,无论是它斑斓的颜色,温和柔腻的触感,还是端庄自然的气质,都给人以极高的审美享受。以物喻人,最为贴切。由寿山石的本身特质,联想到自然的关系、绚烂的生活和温柔的品质,构成了一幅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美好婚姻畅想。
去年,笔者将寿山石雕作品《喜狮》对章,作为贺礼送与新婚的表姐和表姐夫,寓意喜事连连。作为一名95后的年轻福州人,思考如何诠释对未来婚姻的美好向往之情,也许可以从这对寿山石雕《喜狮》中得到答案。
《喜狮》对章 寿山芙蓉石 谢麟贤作
静观作品《喜狮》对章,取材寿山芙蓉原石,通体黄白。在中国古代,黄为尊贵之色,白则寓意纯洁无瑕。经专业师傅权衡切割,取吉祥寸章(3.3*3.3*6.8厘米)。特邀请寿山石雕新锐大师谢麟贤施刀创作,我们几经商议确定雕刻雄雌双狮,而因要作为新婚贺礼,双狮作品的风格得不同以往的威风严肃,设计多种方案最终定稿动刀创作。作品雕刻完成后,双狮举止憨态可掬,神情俏皮,意象可人,将寿山石的细腻圆润表现淋漓尽致,公狮鬃毛柔顺,似在爱情的暖风中荡漾幸福;母狮眼神柔和,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无限神往。
《喜狮》对章 创作过程
《喜狮》作品兼具传统与现代的艺术雅趣,通过细腻的圆雕、钮雕技法刻画,展现线条的优美生动,使观者感受到其灵动可爱。从相石、设计,再到雕刻创作,感谢谢麟贤大师的用心。石雕创作从原石切章到设计雕刻过程,恰恰象征美好姻缘从两人的素不相识,到相识相知相爱,最后喜结连理终成正果,共度余生的美好愿景。
中式的浪漫,如我们的中华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它自时光里款款而来,在点滴的生活里悄然生长。托物寄情,这份贺礼表达笔者对表姐与表姐夫新婚快乐的美好祝福之情,也是寄托中华儿女对家族亲情的表述,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如此一份饱含爱意和真诚的贺礼,当它送到这对新婚夫妇手中,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喜狮》对章 寿山芙蓉石 谢麟贤作
以“石”传情,让这份“坚如磐石”的文化浪漫直抵人心。今天,当我们说起浪漫,不止爱人之间的浓情蜜意、缱绻深情,更是一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或力量的审美表达与精神气质,它淬炼于历史长河,以贯穿古今的穿透力勾连出中国人发自内心的集体记忆。
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寿山石雕作品,作为一种重要传播媒介,传递给大众明确的情感价值则显得尤为重要。从情感角度来解释结婚贺礼,兼具审美个性与传承价值。对于寄托了浓厚情感价值的结婚贺礼,如何做到其形式、功能及情感和谐统一的表达,是值得研究与总结的,也是寿山石雕情感化设计理论所一直探讨的意义所在。
这正如《情感与形式》中所言:“艺术是一种符号,服务于情感的表达,使我们认识到主观的现实、情感和情绪。”将淬炼千年的中国元素融入寿山石雕设计中,激活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文化底气去定义“何以中国”,在润物无声中展现新时代的“中国式浪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石喻情的影响力会更加深远。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