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下旬到12月初,海南白沙绿茶和五指山绿茶开采。
2021年1月14日,贵州普安春茶开园采摘。
2月5日,四川宜宾早茶宣布正式开采。
2月中旬以后,云贵川地区春茶已经进入普遍开采的节奏,而地处江南的浙江、安徽等省份,也有茶园零星开采。
要知道,当时大家还在过年。
为何现在春茶开采的时间越来越早?早春茶的品质如何?对整个茶行业有何影响?真正适合老百姓喝的茶,何时采摘最好?今天,老杨就和大家聊聊“早春茶”的话题。
第一,早茶品种越来越多。
过去各地茶园栽种的茶树,大多是本地群体种,也有的地方叫做土种。简单来说,就是当地原生品种或者很早之前移栽,并在当地经过多代驯化之后的茶树。这些茶树品种已经完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应时而生。
现在各地新栽种品种,大多数是外地引进的优良无性系品种,特别是像乌牛早、龙井43号、红旗一号、舒茶早等等,这些无性系良种,无一例外,全都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发芽早、生长快。各地大量引种以后,必然导致茶叶开采时间大大提前。比如说龙井群体种一般要到3月15日前后开园,而乌牛早在2月中下旬就开采了,早半个月以上。
第二,农业管理措施更加科学。
现代大规模种植茶园的管理模式,跟传统分散种植茶园的管理模式相比,完全不同。及时耕作除草,科学合理施肥,让茶树能够吸收到更多的养分,有效减少土壤营养元素的浪费,使得茶树抵抗严寒霜冻和病害的能力大大加强,让茶树的长势更加健壮。尤其是,现代茶园普遍采取覆盖保温甚至采用大棚栽培等方式,提高茶园温度,促使茶树提早发芽。
第三,全球气候变暖不可忽视。
也许大家对较长时间的气温变化历史数据并不清楚,但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应该并不陌生。最近这二三十年来,老杨就能明显感觉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比如小时候,一到冬天就下大雪,积雪超过一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现在一年下不了两场雪,积雪厚度不超过10厘米。温度升高,让植物提早苏醒,春茶上市时间也跟着提前。
第四,外地早春茶冒充本地茶。
由于各茶区所处位置不同,造成茶树发芽有早有晚,就像海南茶区春节前开园而安徽茶区要到3月份开采一样。过去早春茶以本地销售为主,但现在物流系统发达,三两天就能通达全国。所以有不少茶商,将外地早春茶运回本地,当做本地茶出售。
比如,以四川贵州等地早春茶原料,按照龙井或者毛峰的工艺,加工后当做西湖龙井和黄山毛峰,运回浙江安徽等产区销售。一部分消费者搞不清楚其中的猫腻,真的以为是本地春茶提早上市了。
老杨今年也已经喝过早春茶制作的龙井、碧螺春和毛峰,与去年的早春茶相比,今年茶叶品种要好一点。因为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这段时间,老天爷总体还是比较赏脸的,没有特别长时间的寒冷天气,总体气温偏暖,雨水也足够,早春茶长势不错,品质也有一定程度提升。
但是,与本地土种或者说群体种相比,早春茶的品种还是差了一截。
首先,香气不是特别浓郁,夹杂着青气。这是因为大部分早春茶追求干茶颜色,杀青温度不够造成的。当然,如果采取高温杀青,颜色就没那么好看了。
其次,口感比较清淡,回甘很弱。说白了就是耐泡度不够,两次冲泡后就淡而无味,变得比较鸡肋了。
早春茶上市,主要是为了给大家尝鲜。但如果品质不过关,滋味淡而无味,喝起来一点感觉都没有,那它上市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了一个时间早,而牺牲品质,其实已经违背了喝茶的初衷。尤其是那些拿外地茶冒充本地春茶的行为,更是对整个茶行业的一种巨大伤害。
老话说,明前茶,贵如金。以前春茶在清明前只有少量开采,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等到新茶大量上市,一定要等到清明以后,谷雨之前。所以,在老茶客的经验中,真正适合老百姓喝的茶,一定是雨前茶。
一方面,谷雨前,各大茶区春茶集中上市,产量多,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明前茶太贵,动辄大几百甚至上千,普通消费者买不起。等到清明以后,茶叶量产,价格也降下来了。另外,谷雨前的茶叶不像明前茶那么清淡,香气更浓郁,滋味更醇厚,也更耐泡。
现在春茶上市时间整体提前,比如说黄山毛峰,过去3月底才开采,现在3月中旬已经大量上市。在老杨老家,岳西翠兰开采时间也提前了。过去必须等到清明节以后,现在3月底就有本地土茶品种上市。至于乌牛早品种,已经上市销售半个月了。
当然,适合老茶客日常消费的茶品,还是以本地群体种为佳。所以,按照现在的时间节点,清明前后,基本上就能买到300元一斤的新茶了。至于说200元以下的春茶,要等到谷雨了。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最后问问大家,平时喝茶是喜欢喝明前茶还是雨前茶?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喝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