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偶然看到一篇文章《京巴留洋记》,谈到慈禧太后为了讨好英国,送给维多利亚女王一只珍稀的京巴狗,英国女王起名为“Looty”。文章将其比喻为“清朝的熊猫外交”。
然而这个故事纯属歪曲历史,这只京巴狗根本不是清朝赠送的,而是英法联军从圆明园的死者身边里抢来的!“Looty”的名字就是直接证据,意译就是“抢劫品”。#零谣谣计划#
英国王室至今珍藏着一幅小狗的油画,画的正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命名的京巴“Looty”。画家是德国人弗里德里希·威廉·凯尔,绘画时间是1861年,也就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第二年。这个时间点就可以证明,所谓“慈禧太后赠送给英国女王”的说法是完全的胡扯。
英国资料对小狗“Looty”的来源,也讲得很明白。据《伦敦新闻画报》记者沃格曼的说法,在洗劫圆明园的过程中,英法联军在园中发现了五条京巴狗(pekingese)守卫着一位自杀的中国女士。第99步兵图案上尉约翰·哈特·邓恩(John Hart Dunne)慧眼识珠,看出了小狗的珍贵(京巴狗当时是中国皇宫内的独有犬种),于是将它们抓了起来。
事后认为,五条小狗守护的自杀女子可能是清朝皇家的奶妈,原本负责照顾这些小狗,当听到英法联军的枪声后,这位奶妈立刻自尽殉国。小狗的主人,可能就是咸丰皇帝的宠妃叶赫那拉氏——即后来的慈禧太后。
京巴狗(英语称pekingese),又称北京犬、中国狮子狗、宫廷狮子狗,是中国古代宫廷培育出来的皇家独有犬种,据称可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京巴狗被认为起源于秦始皇时代,但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唐朝。
在宋代,京巴犬被称为罗红犬或罗江犬。在元代,它们被称为金丝犬。在明清两代,它们则被称为牡丹犬。据称,京巴犬由于可以随身携带,出门时能够藏在宽大的衣袖内,所以京巴犬又被称作“袖犬”。
从有记载开始,京巴一直只允许在皇室饲养,如果民间私养此犬就会被判刑。据史料记载,唐代就有人因偷运京巴犬而被判刑的事例。在清朝时,为了显示皇权的尊严,除了皇宫和王公大臣可以饲养京巴犬外,一般平民仍不许养,否则要受到重惩。据称,慈禧太后就酷爱京巴犬,并给后世留下了一条京巴犬坐在慈溪膝盖上的历史画像。
英军上尉邓恩获得这几条珍稀犬种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进献给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邓恩挑选了五条中最可爱的一条,体重大约三磅,年龄估计在四五岁左右。
邓恩在写给女王的信中说到:“这只小狗是我于1860年10月6日在北京附近的圆明园发现的。它应该属于女王或皇室的一位女士。它是一种最亲切、最聪明的小动物——它一直习惯于被当作宠物对待,我希望女王陛下和皇室能这样看待它,我把它从中国带了出来。”
小狗送到英国后,维多利亚女王很开心地收下了这个礼物,而且亲自起名为“Looty”,意思是“抢劫品”或“战利品”,内涵如此直白,毫不掩饰从中国掠夺所获得的“快乐”。但对于中国人而言,却是彻底的羞辱。
德国人弗里德里希·威廉·凯尔为英国女王绘制的油画中,“Looty”看起来乖乖地坐着,草莓舌头甩了出来。附近的花瓶和铃铛,红色天鹅绒桌,海军蓝的背景,彰显了小狗周围环境的奢华。
《伦敦新闻画报》当时称,凡是见过“Looty”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此狗是英国目前最小巧和最漂亮的宠物狗。《哈珀斯周刊》指出,她“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小动物,皇室的其他狗对她的东方习惯和外表持不同意见”。这些英国报纸都没有提到“Looty”是从燃烧的尸体掠夺的中国财产,相反他们却将它宣传为大英帝国征服世界的终极象征——可爱而且无害,连接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和“Looty”一起被抓住的另外四只京巴狗,也被英国大贵族瓜分。其中两条送给了戈登公爵,另外两条被送给了里士满公爵夫人。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京巴狗作为一种新型犬种在欧洲开始繁衍。
据记载,维多利亚女王养了很多狗,其中多数住在皇家犬舍里。可悲的是,“Looty”在一群西洋狗中并不合群,因为这种造型奇特的东方珍稀犬种在西洋犬里是异类。因此,这条京巴狗在余生的11年里一直在孤独中度过。
“Looty”在抵达英国的第四年,曾留下了一幅黑白照片。小狗趴在椅子上,无精打采地衬托着卷曲的英国皇冠图案,一种孤独和绝望的感觉弥漫在图像中。
“Looty”在1872年去世,没有像其他受宠的皇家狗一样获得华丽的纪念碑或墓碑,墓地没有留下任何标记。最终,“Looty”的墓地位置也被人彻底遗忘,下落不明,留给后人的只有一些油画和版画。(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