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有这样一座城,它的每一处山水,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神话传说,或引人无限遐想,或撼人心魄,而这些神话传说,也给这座城增添了些许的“神仙气息”,令人生出无限向往。
这座城,千年的历史在这里烙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那些悠悠过往也牵引着许多人到此来探秘寻幽。
这座城,它轻易就能唤起人们的“乡愁”,那些记忆里始终如一的味道,填饱了旅人们的胃,也慰藉了游子的心。
它就是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一座千年古城,一个充满“仙气”的神秘而低调的地方。
请横屏观看
绿水仙城 大美武宣
2022年武宣文化旅游宣传片
↓↓↓
01
奇山秀水,仙家在此城
武宣的景色,仿佛是从画卷中走出来的一般,带着抒情诗意。那多彩的神话传说又赋予了这里的青山碧水以缤纷的灵魂,如此的“仙家”栖息地,叫人一睹难忘、一见入心。
百崖大峡谷
“峡谷藏灵秀,胜似九寨沟。”
百崖大峡谷全长十公里,有三十七道弯,十多处瀑布,七处深潭,还有数以百计险峻陡峭、大小不一的侧峡谷,而它也因此为世人所知。
步入峡谷深处,空气清幽,林木葱郁,峡回谷转,耳边荡漾着清泉的叮咚声和鸟儿清脆的歌声。
阳光穿过密林,在雾气中折射出仙境般的光辉,这大抵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吧。
在这奇妙峡谷里,天女散花瀑布从百米悬崖俯冲而下,飞舞的水珠就像透明的花瓣,飘落至深潭,也顺势流进了游客的心里。
峡谷最窄之处,壮王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向每一位到此游览的旅人无言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鸳鸯瀑布的水帘形似两条仙女的白练,形影不离,在峡谷内唱着它们清脆叮咚的情歌。
移步换景,百崖大峡谷里的景色千变万化,连香港《大公报》都称它为“世界罕见的峡谷风光”。
八仙天池
八仙山四周环列着八座山峰,形似翠玉的天然蓄水池点缀在八仙山的山腰上,自天空俯瞰,它就像是八位仙女托着的碧绿玉盘。
这便是广西唯一一个大型的天然天池——八仙天池。
相传,八位倾慕武宣秀丽风景的仙女下凡游览,期间突遇山洪暴发,善良的八仙女便用大葫芦吸纳洪水,拯救了武宣的乡民。她们却因此延误了回天宫的时辰,于是便化作八座秀峰静默地守护着武宣,那吸纳洪水的大葫芦也在她们脚下成了一汪天池,这便是“八仙天池”的传说。
天池的“仙”,体现在它奇特的现象:天池的水源源不绝,不因天旱而干涸,不因大雨而满盈。
如神话故事般充满迷幻色彩的天池,四周满是绿树青蔓,繁花芳草,而水面上却看不到任何枯枝落叶,没有人知道那些落到水面的花叶飘向了何方。
也有人曾说:池中虽有游鱼成群,它们却从不上钩。这或许是因为鱼儿沾上了仙家的灵性吧……
灵湖
苏敏德有诗云:“方爱湖光引兴长,忽闻松籁碧天扬。几声回徹红莲岸,疑是寒蝉噪夕阳。”
这说的就是武宣灵湖。
请横屏观看
灵湖的风景,颇有几分江南水乡之色,它清秀、淡雅,总是默默地的给予游览的人们以恬静的向往。
湖边的戏水人和前来浣衣的村妇,也给那风雅的小景增添了一抹生活的情趣。
灵湖的水,四季不涸。它无私地灌溉着周边的万亩田地,养育着武宣的万千民众。
五马拦江
自高空俯瞰,黔江南岸,有五座连亘山峦,好似五匹骏马。
传说,有五匹天马降临武宣,为这里的景色着迷而忘返,玉皇大帝为逼五马回天,命司雨之神连降暴雨,黔口南岸各村即将淹没于洪水之中,天马不忍民众受难,化为五座石山,拦住洪水拯救了武宣子民。自此,“五马拦江”的佳话在武宣广为流传。
请横屏观看
五马拦江气势雄,精明强悍制洪峰;
横立威武谁能敌?天害豪情万载崇。
年年月月把江拦,放下水流一曲湾;
约对双狮来望阵,摆出一片古碛滩。
一首《赞五马拦江》,便把五马拦江的磅礴气势、壮丽景色生动描画出来,也难怪旅人们来到武宣,凭江而望,总是发出声声赞叹了。
五马拦江所矗立在的黔江河畔,河水流过,在武宣腹地流淌出生命印记,成就了一河两岸美丽山水,充满故事的建筑和人文。
02
历史浮沉,漫步在古城
武宣县,古为百越之地,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武宣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城。
时光飞逝、时过境迁。武宣县就像是一位记录者,将历史的篇章一一书写在每一寸土地上。
武宣文庙
武宣文庙又名“黉宫”“孔庙”,位于武宣城南街一巷,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
这里是武宣最早兴学立教的地方,也是广西仅存两座专门祭孔的庙宇之一。
文庙坐北朝南,布局讲究,中轴线上分别有棂星门、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等,一殿一祠,一门一阁,都充分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格局之美。
传承仁礼双彰之统,弘扬尊师重道之风。
每年的祭孔大典,武宣人齐聚于此,乐、歌、舞、礼等多种形式的祭典活动,寄托着他们心中的殷切期盼与对未来的向往。
下莲塘景区
下莲塘景区由将军第、刘炳宇庄园以及成片的向日葵花海组成。
请横屏观看
将军第位于下莲塘景区的北边,是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的传统四合院式民居,也叫“刘氏古庄园”。
这里,墙体青砖与卵石相结合,小青瓦屋面,山墙搁檩,古朴雅致。
从清代至民国年间,这里一共生息了八位将军。时至今日,将军第的气势依旧清晰可见。
刘炳宇庄园,系民国陆军中将刘炳宇于民国初年所建,位于下莲塘景区南边,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庭院式庄园,当地人称它为“洋楼”“古楼”。
庄园属于中国传统的四合式院落风格,它布局紧凑,左右严格对称;而它的装饰风格,又带着西方的流动线条和简约美。
当走过绿植环抱的庭院,穿梭在洞门之间,轻抚着饱经风霜的青瓦,仿佛时光就此转换,令人思绪万千。
刘炳宇庄园四周,是下莲塘村的油葵基地。每年九、十月,金葵花文化旅游节到来之时,这里都会洋溢着节气的喧嚣与热闹。
远处的群山为背景,千亩金黄灿烂的油葵掩映,百年古庄园便染上了一抹别样的田园韵味。
来自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纷纷被向阳怒放的油葵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武宣红色革命旅游区
武宣红色革命旅游区,有桂中第一支部旧址、中共武宣县委旧址、韦天强故居等,它们所描摹的是武宣红色革命的荣光华章。
桂中第一支部成立于1926年12月,是广西桂中地区最早成立的一个党支部。
在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桂中第一支部将革命的火种撒向了武宣这片革命热土。
这些星星之火,成为了桂中地区地下党领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奠定了革命精神基础。
1928年1月,由中共地下党领导武宣土地革命运动而成立的中共武宣县委,是广西建立最早的五个县委之一。
武宣县委成立后,先后建立了东乡区委、县直属支部,并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多个支部,领导武宣农民发动武装反抗。
青瓦土墙,木栏石梯,这座位于武宣县东乡镇平岭村委上平岭屯的两层楼房就是革命烈士韦天强的故居。
1948年5月,他在前往贵州省途中不幸遇敌被捕,并遭到敌人残暴的地严刑逼供,韦天强宁死不屈,始终保守党的机密,最终壮烈牺牲。
韦天强的胞弟韦世常、堂弟韦世光也在革命斗争中为国捐躯。解放后,他们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韦天强的故居院内,悬挂着三块“光荣烈属”和三块“光荣之家”牌匾,向后人述说着这一门三烈士的革命家庭光荣事迹。
03
酸甜苦辣,生活在仙城
有人说,“乡愁”是一种味道,是味蕾记忆,是故土情怀。
那武宣人的故土情怀大约都包含着酸甜苦辣的百味,既是化在舌尖的体验,也是融进生活的滋味。
红糟酸
酸、辣、甜、香、脆,是红糟酸最原始的特点,单吃开胃,让人欲罢不能。
在武宣,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或接待宾客,人们都会上一碗红糟酸品或一盘红糟菜肴以示重视。
红糟酸是将豆角、仔姜等材料清洗干净并晒干,用食盐把晒干的食材抓匀,再将抓过盐的食材和红糟搅拌均匀。
然后在干净的酸坛底部铺上一层红糟,放上已经搅拌均匀的食材,再一层红糟一层食材叠放,最后密封好酸坛子,红糟酸就算是完成了初步的制作。
整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但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制作,这样腌制出来的红糟酸才会更美味。
东乡米粉
米粉柔韧耐煮、口感顺滑,汤头浓香怡人、味道鲜美,是给口腔奏起的音乐会;红亮的叉烧,金黄的炸豆子和翠绿的葱花,是给视觉带来的盛宴。
对于武宣人来说,除开米饭的主食可能就属东乡米粉了。
每到饭点时间,粉店里香气四溢,顾客盈门。到店吃粉不只是武宣本地人,还有不少外地饕客慕名驱车而来,就为尝尝这一碗承装着百年历史的东乡美食。
木瓜丝
武宣人将青木瓜去皮切丝晒干,搭配多种调料做成下饭酱菜,不仅锁住木瓜的美味,便于长期保存,也为远在他乡的游子带去了家乡的味道。
壮乡酸笋焖鸭
酸笋焖鸭有着悠久的历史,将仔鸭切块与酸笋下锅闷煮,细调慢炖,一时间入味。
酸笋的酸辣味给鲜美的鸭肉带去了余味绵长,而鸭肉的肉香融入了酸笋中,不仅中和、减少了酸笋过于强烈的酸味,还让笋既脆口又鲜甜,别是一番风味。
三里鱼圆
鱼圆,以当地鲢鱼作为原料打成鱼茸,与鸡蛋、淀粉等材料做成大小均匀的丸子,放入油锅中炸制而成。
它味香细糯,多吃不腻,一直是武宣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是有着团团圆圆寓意的象征。
而说到武宣有名的鱼圆,本地人都会想到三里鱼圆。清香柔软、口感爽滑、久煮不烂、色泽金黄喜庆,是武宣县三里镇独具特色的美食。
武宣米饼
米饼是武宣人春节期间必备的美食之一,被誉为“吉祥之品”。
皮薄得能隐约看到黑芝麻花生馅,而外皮却可以弯曲不断裂。咬下一口,韧、软、糯、香、甜在口中化开,这就是武宣米饼的传统味道。
在武宣,无论是米饼生产厂家还是个体经营户,都不约而同地恪守传统的纯手工制饼工艺,保持米饼皮薄馅多的特点和清甜幽香、细腻柔糯的口感。
正是这样的传承,米饼才能保持着武宣人记忆中的味道,延续着他们的故土情怀。
这座隐藏在广西中部的低调小城,风光迤逦、山水如画,总是让人们为它一见钟情。
如果你想要去到一个既能感受秀丽风景,又能体会千年人文景致的地方,那就来一趟武宣吧!
综合整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罗琳 黄伊莹
校对 |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 才巍 李志雄
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