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檀和小叶紫檀这两种木材,外观较相似,仅凭肉眼很难区分。在鱼龙混杂的文玩市场,不少无良商家往往将廉价的血檀冒充小叶紫檀,以牟取暴利。不过,走私分子却反其道行之,将昂贵的小叶紫檀冒充血檀。日前,上海海关接连抓捕到一批走私分子,他们通过伪报品名的方式,将国家限制进口的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等珍稀濒危名贵红木物种,伪报成廉价的染料紫檀(俗称“血檀”)等。
今年1月初,上海海关关员在单证审核过程中发现,一批申报原产国为非洲赞比亚、品名为染料紫檀的货物,启运国却是印度,这批货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港口中转后,再运抵上海。如此蹊跷的运输航线引起怀疑。在上海洋山港货运集装箱码头,海关缉私人员对事先布控的一个集装箱进行开箱查验。发现集装箱内的每一根木头都有单独的包装和编号,且木材本身也做了编号。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木材价值很高,为防止货物丢失或损坏,才会在发货时对木材编号。经现场查验和后期鉴定,该集装箱内的13吨木材都是原产于印度的小叶紫檀。
今年1月16日凌晨,上海海关出动警员90余名,分11个行动组在南京、福州、厦门等地缉私局及地方公安的配合下同步开展查缉抓捕。在这场行动中,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刑事立案3起,查扣涉案集装箱5个,涉及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的檀香紫檀50余吨,价值约6600万元。
上海海关查扣的涉案檀香紫檀。(陈君言 摄)
经查证发现,多个专门走私小叶紫檀的团伙从境外组织货源,通过篡改货物品名和来源地的方式,将大批原产于印度的小叶紫檀走私进境。如犯罪嫌疑人郑某某,其身份为货主,定期前往印度揽货,委托印度当地的通关团伙将小叶紫檀伪报为建筑材料等一般货物申报出境。集装箱运抵中国口岸后,负责国内通关的潘某团伙将印度小叶紫檀篡改成不需要进口许可证的非洲产染料紫檀,向上海海关申报进口。据供述,国内市场对小叶紫檀等珍稀名贵红木仍有较大需求,这些货物原计划运往福建仙游一带的高档木材集散地销售牟利。
此外,今年以来,上海海关还立案侦办了5起将濒危木材刺猬紫檀伪报为缅茄木方料等案件,查扣刺猬紫檀438吨。檀香紫檀、刺猬紫檀等都是高档家具和文玩物品的重要原料,其生产周期漫长,由于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目前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檀香紫檀、刺猬紫檀及其制品均属于贸易管制类货物,企业及个人必须取得由国家濒危物种管理办公室及其授权办事处签发的相关证明,海关才予办理通关手续。
上海海关查扣的走私象牙制品。(陈君言 摄)
上海海关日前举行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1月至4月,上海海关共查获涉及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的走私违法案件92起,是去年同期的10.2倍。缴获象牙制品10.26千克,穿山甲鳞片316.6千克,刺猬紫檀438吨,檀香紫檀80吨,以及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鱼鳔、海马干、河马牙、穿山甲、玳瑁、海狗皮等近千件。
上海海关查扣的走私海狗皮。(陈君言 摄)
上海海关介绍,结合近期查获的案件,当前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违法活动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行邮、货运成走私主渠道。濒危动物及制品因具有体积小、价值高等特性,大多通过邮递或行李夹藏的方式走私入境,而濒危植物主要通过伪报品名等方式通过货运渠道走私入境;二是走私物种种类日趋多样化。除象牙、穿山甲鳞片等传统走私物种外,加湾石首鱼、河马牙、小叶紫檀等以往上海口岸较少查获的物种也日趋增多,反映出走私分子有从南方口岸北上迁移的趋势;三是走私来源地相对集中。上海海关查获的涉案物种来源地主要来自非洲尼日利亚、欧洲英意、东南亚日本等地区;四是团伙特征日趋明显,涉案团伙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分工明确。五是走私主体身份相对固定,主要以回国探亲、休假的务工人员为主。
上海海关查扣的走私加湾石首鱼鱼鳔。(陈君言 摄)
对此,上海海关突出重点,精准打击,在货运渠道,加大对来自重点国家的高风险货物的查验力度,对可疑集装箱实施彻底开箱查验。而在旅检和邮运快件渠道,上海海关加强对重点国家、重点航线、重点人群进出境行李物品和邮运快件的风险布控。针对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职业化、团伙化特征愈加明显的特点,上海海关发挥“智慧缉私”作用,提高情报经营和深挖扩案能力,“盯两头、打中间”,同时加强与公安、邮政、林业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和执法协作。譬如,上海海关缉私部门与云南云林司法鉴定中心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了濒危野生动植物鉴定问题,还加强与世界海关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的执法合作,对走私活动开展联合打击。
上海海关查扣的走私蟒蛇皮。(陈君言 摄)
栏目主编:吴卫群 文字编辑:李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