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一带,为历史名茶,在唐代首创,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记载,唐天宝元年,径山开寺僧法钦“尝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他产,今径山茶是也。”
余杭区丘陵山区分布最广泛的土壤是红壤中的黄红壤亚类,主要分布于海拔200米到500米的山地,占丘陵山区总面积的75.8%。
径山茶声名鹊起于宋,宋代翰林院学士叶清臣,曾考察过浙江许多茶区,在他的《文集》中肯定“钱塘、径山茶质优异”。
元明清时径山茶仍享誉不衰。唐宋时径山茶蒸研团茶,基本工艺为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穿烘干。改为蒸青散茶以后,省去中间工艺,鲜叶蒸后直接烘焙至干,饮用时碾成末茶。
近几年把龙井炒法和蒸青制法的径山龙井茶和径山玉露茶也归在了径山茶中。
径山茶原料以本地群体种占主体,另外还有鸠坑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乌牛早等无性系良种。鲜叶采摘标准为:特级、一级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初展,二级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要求在晴天露水干后采摘,不采病叶、虫咬叶,不带茶蒂,鱼叶。
径山茶品质特点为:外形为卷曲形,细紧匀整绿嫩,汤色嫩绿明亮,嫰香,滋味鲜醇、爽,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